ExMattersAMAhost
ExMattersAMAhost

關於城市與地方: Matters精華討論合輯 (持續更新)

21世紀,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都居住在城市裡,這是人類史上首見的現象。

城市,不只是一處一處的地理空間,也是人類文明集中體現的態樣,暗示著相似且趨同的生活方式。在全球化的時代裡,城市是人、資本與技術流動的節點,也是情感依附的符號,無論大小,都面臨著拉扯:一端,要積極連結世界,超越地域的限制以維繫成長的動力;另一端,要打造專屬認同,強調在地的脈絡以展現獨特的價值。既瞻望未來,又承繼過去,這是城市的宿命。

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總結了現代世界的經驗,也拋出了一個看似普世共同邁進的目標,但在各種迅捷便利不斷進展的同時,有愈來愈多的人開始反問:「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了嗎?」因此,我們也見到了愈來愈多探索地方性社區性可持續性的思想與實踐。

Matters立基於亞洲,正處在當代城市化經驗摩擦最激烈的風口上。我們既擁有資訊/信息社會多方面的前端生活體驗,也可能會遭遇如「北京切除」這般不留餘地的權力影響。或許正因如此,我們發現,過去一個多月之間某些看似互不關聯的討論課題,其中都可以用對城市發展與地方生活的關切加以收攏。

以下,我們便將既有的討論重新做了一番整理。

建築是城市的基本構成,透過對建築的思辨,我們看見打造城市的人(建築師、城規師)與使用城市的人(民眾)之間的關係:

@jiahe Vann Molyvann:打造現代柬埔寨的男人

@曉雅 反刻奇(kistch),是不是刻奇?

建築的形象除了涉及美學,也聯繫著城市財富的流通與積累,更是一個政治經濟的問題:

@jiahe 城市,做為當代華語文學交流的舞台

@chan 脫離在地脈絡的城市行銷

@曉雅 你是審美,還是審美警察

@chan 中國的大型觀光區,也充滿著「台灣老街」的影子?

城市的政治經濟說穿了就是怎麼調用、分配資源,其中往往涉及「排擠」甚至「排除」的爭議:

@chan 被商業力和 XX 夾殺,上海的公共空間「季風書園」

@chan 舊金山:最適合居住、但越來越多人住不起的城市

@jiahe 疫情防治?還是驅趕遊民?美國城市最近的爭議

除了實質空間,如今城市生活已是線上線下交融的體驗,看似自由,卻仍有懸念:

@chan 為什麼微信支付不能用在上海地鐵?

@chan 在上海辦手機門號不只要台胞證,還要「拍照」

@chan 沒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很像被夾在兩個平行時空之中

@chan 觀光客想要體驗「無現金社會」是個錯誤的期待

但無論如何,城市仍是抵抗與創新的重要實驗場,「地方」與「社區」可能扮演關鍵角色:

@豬小草 [OPEN UNIVERCITY] 先從最近混亂的工作狀態談起

@jiahe USR:大學與社區的關係想像

對Matters來說,「城市與地方」應該是一個高度開放的母題:不同專業領域的用戶,其經驗或思考都可能與此題有所聯繫。不過,目前平台上也有一些特別熟悉相關課題的用戶了。

任教於港大的朱濤(@Tao)老師,長期致力於中國當代建築理論與實踐的公共討論;在台大負責推動「無界大學」計畫的黃書緯(@豬小草),近年來積極探索大學如何加入社區、地方政府與專業者,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扮演實驗性創新的催化劑;與書緯有相似位置的@梁啟智,除了是香港城市議題的資深評論人,也對大學如何進行社區參與、社區如何自我培力發展媒體都有豐富的直接經驗。

@葉蔭聰和管中祥(@benla)則分別是港、台兩地經驗數一數二豐富的獨立媒體推手,一直以來都特別關注地方、社區型媒體的角色與實踐;遠在荷蘭的林穎資(@YT),過去有在事務所擔任規劃師的實務經驗,也是台灣獨立媒體《眼底城市》的發起人之一,對城市規劃/設計的公眾參與、城市公共議題/專業知識的科普素有熱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