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路得
柴路得

影像研究者

闲书单:《大裂》、作家之死与科学文艺混合读物

迟到的接力:

@思聰 实在心虚又惭愧,拖了这么久才能坐下來好好想想去年(非常零碎又不扎实的,学术研究之外的)阅读体验。之所以强调“非学术”读物,真的是因为无比心酸地发现,在学校教课、上课和写论文所必需看的书挤占了绝大部分时间,其中又几乎没有太多现在能立刻回味起来且有特别趣味的。

所以,还是说说“闲杂读物”好了。

春天时看了《流》和《建丰二年:新中国乌有史》,一言难尽。阴差阳错的幸运是在博士资格考试期间看了林奕含的《房思琪的初恋花园》,双重高压下的昼夜颠倒虽然令人崩溃,却有种奇怪的欢喜:对她人痛苦的体察和想象力总是在深夜、蹲坐在客厅一角灯光下的时候才能展开;越觉得痛苦,越难以自拔地想要读下去——有时候如果一本书能使读者心甘情愿地“自虐”,大概也说明作者是成功的。

夏天趁着回国时看了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和《聋哑时代》,尤其喜欢前者;读后者时是在一趟有些意外的火车上,参加完FIRST西宁青年影展,全身心的疲惫和沮丧竟然因为双先生的少年记忆得到某种“治愈”。现在想来,那时刚好与后来自杀的导演胡迁(波)间接面遇过......晚些所读的另一本伤害之书便是胡迁的小说集《大裂》,文字拙朴,含着真诚而艰难的一口叹息,故事俱为奇葩的日常。出版于2017年年初的“非畅销”新书,谁也不会想到年终之时已是胡的遗作。追踪过胡之死的伙伴应该知道,其故事背后种种难辨真假的"内幕"传言及更鲜为人知的部分,足见世界遍地恶(四声更精确)心。

昨天的最新消息则是其电影遗作《金羊毛》(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英文直译《大象席地而坐》改编自其同名小说,《大裂》一书有收录)入围今年第68届柏林电影节论坛单元展映片单。这远不是迟来的命名“正义”,而是非正义的极致。到头来,青年人之死成为一部影片最直接、迅捷的宣发方式(不再需要制片人的下跪,或者导演悲怆的讨伐宣言)且将持续被以各种方式消费,这和林奕含著作的畅销与“被畅销”之路是殊途同归的残酷。今年看到泪目的两部小说(集)均与作者之死绑定,除了心痛,还有心痛后无限的恍惚。

伴随多个热点事件(“嘉年华”、“metoo”,“高校教师性侵”),林奕含可能早已成为某种“必读”,此处就重点推荐《大裂》给任何不惧怕心理阴影,愿意一窥这个“离队少年”跨界电影与文学的天赋心思的伙伴们。

冬天又回国,终于看了《飞行家》。和思聪一样,最喜欢《北方化为乌有》一篇。如果有人对此感兴趣的话,也许可以后续详细交流,连带聊聊几部同样可归入“乌有北方”序列中的新老影片:

比如耿军的《轻松+愉快》,比如《暴雪将至》.....比如《豆满江》,王兵系列.....

期待有机会读读双雪涛更早期的作品。

-----------------------这是一条不太情愿而尴尬的分割线T_T--------------------------------------------

以上是很难用“最”字概括的,现在终于由这些顺手敲下的题外话转入正题:

看到子文老师、思聪分享的关于科学/科幻的阅读体验,真心被打动,还有“心心相印”的激动,哈。

这一年最让人读来兴奋的“闲书”也多少和科学有关。

起因是我所在领域研究需要读一本名为《Atomic Light(Shadow Optics)》的学术小书。日裔电影学者以“非视觉”(avisual)为题,在后“广岛长崎原子弹事件”背景下纵论弗洛伊德之“梦”、X光技术与战后日本/法国电影的文化话语纠缠——因为是小书,话题新鲜,算是写得漂亮的,但其本质还是理论的,理论的,为了理论必须理论的........

o乏味之时,我巧遇了Philip Ball的《Invisible: The Dangerous Allure of the Unseen》。话题与前者异曲同工,都是对“不可见的”一切有话说,但风格、语感、写法(当然体裁从根本上也是不同的)完全不同。《Invisible》其实是一部“不可见物/人”的科学文化史,莎士比亚及其“神神鬼鬼”、光学的隐形实验、中世纪魔法书、纳米技术、情色巫术、电信通讯、奇葩动植物、原子物理、童话、奇幻片惊悚片、军用伪装术、透视法与消失点、暗黑能源等等共存于一书,看似猎奇大杂烩,其实满含显而易见的“未知”,还折射出我这种恶趣味不务正业者的严重无知。

有些乏味之时,我巧遇了Philip Ball的《Invisible: The Dangerous Allure of the Unseen》。话题与前者异曲同工,都是对“不可见的”一切有话要说,但风格、语感、写法(当然体裁从根本上也是不同的)完全不同。《Invisible》其实是一部“不可见物/人”的科学文化史,莎士比亚及其“神神鬼鬼”、光学的隐形实验、中世纪魔法书、纳米技术、情色巫术、电信通讯、奇葩动植物、原子物理、童话、奇幻片惊悚片、军用伪装术、透视法与消失点、暗黑能源等等共存于一书,看似猎奇大杂烩,其实满含显而易见的“未知”,还折射出我这种恶趣味不务正业者的严重无知。

当然,重点不是这本书有多优秀(事实上的确有不少槽点),而在于作者是个值得关注的英国科学家兼作家(而这一类科普作家,或者是有其特别领域专攻的非虚构作家还有一大梯队)——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的出身颇为豪华:牛津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取得布里斯托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担任《自然》杂志的物理编辑和后来的常务顾问二十余年,常年跨越于科学与文艺之间写作,其数十本著作涉猎的题目有水的本质、分子学、艺术中的色彩、石头的宇宙、社会与政治哲学的科学构成、音乐的认知、自然界中的模式形成、群聚效应、好奇心的来源、纳粹德国的物理学等等。浪漫的他还经营着剧团,专门演出介绍科学世界怪奇种种的剧目...(其他的就不赘述了)。其最新一本书还转向了中国:《水王国:中国秘史》(没看过,不知如何)。

特别钦佩他的可持续好奇心、跨界想象力、深耕精神、自律和时间管理能力....嗯,尤其是,不拖稿的能力。他大概真的活成了一种很多跑路人的理想生活方式:想家里蹲就蹲,想出去浪就浪,做着喜欢的事且足以自力更生,以既接地气又充满高级趣味、专注而广泛的写作造福身边人、远方陌生人和可能的知己。

鲍尔给予学术圈中人的启示还包括:一定要选个开阔、有劲的研究课题,不求绝对专一,但求“说人话”;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在严肃知识海洋里一本正经地一边自由泳,一边偷渡、携带“低俗私货”:比如从人的角度谈谈情说说爱,再科学地论一论妖魔鬼怪。

这对生活在1949以后不能成精的国度中的探索者们尤为重要。

总之推荐鲍尔这样的“畅销书”跨界作者供感兴趣的小伙伴参考!无望的世界,科学与人文只有彼此拥抱才能取暖吧。。

附:另一本有趣的新书叫作《Thoreau and the Language of Trees》

眼睛发炎好转后,欣喜难眠,以上胡言乱语一阵,请见谅~~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