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MattersAMAhost
ExMattersAMAhost

【重磅對談】媒體付費訂閱改變了什麼?從社會性與公共性出發的探討

你是否還記得,上一次看紙本印刷的報刊是什麼時候的事?在什麼情境下看的呢?

2017年,是華語新聞媒體網路內容採用付費訂閱制頗有「突破」的一年。

以台灣來說,除了跨地域經營《端傳媒》在財務危機下斷然轉型,為網路原生的新聞性媒體建立付費牆開了第一槍,本地老字號的菁英媒體《天下雜誌》也開始推動「全閱讀」計畫,力圖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建立數位時代的付費訂閱型態。一時之間,付費訂閱制似乎在許多新聞媒體經營者心中都成為可以認真考慮的選項。

這些改變當然都有跡可尋,新聞媒體並非單獨站在浪頭上。

由自媒體(self-media)的內容生產模式,結合集資工具,逐漸發展出顯著規模的網紅與知識經濟,近幾年來也急欲擺脫大型社群平台對內容傳播渠道的宰制,因而催生出了整合內容生產者的訂閱式寫作平台,例如英語世界的Medium、華語世界的簡書、SOS、PressPlay等等。這些平台的發展,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新聞媒體對付費訂閱制的看法。

在這樣的脈絡下,絕大多數對於媒體付費訂閱的討論,自然而然都聚焦在究竟「可不可行」的商業模式探討。

然而,回頭想想,付費訂閱對新聞媒體來說,其實從來都不是新鮮的玩意兒。

過去紙媒以大眾(mass)播傳為主要的範型。雖然銷售往往並非最主要的營收模式,但不論訂閱或零售,在「前互聯網」時代都曾有過不可與今同日而語的經濟規模。有趣的是,這種付費購買新聞內容的傳統型態,除了完全不強調個人化,銷售實體的獨佔性也很低。

在早餐店閱讀店家準備或其他客人留下的報紙在理髮店、速食店、咖啡店翻閱開架取閱的雜誌(視不同地點,從小報八卦、生活消費到嚴肅時事都可能俱備),一直到今天,這些應該都還是不少台灣人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經驗。在印刷、發行量不斷下跌的網路時代裡,這些消費場所流通的報刊,甚至是傳統紙媒繼續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模式之一。

換句話說,從某個角度來看,相較於電腦與行動裝置上不太容易與他人私密共享的內容訂閱帳號(特別是在強調個性化推薦的平台上),紙媒反而因為其「大眾」與「非個性化」的特質,仍一直發揮著線下世界裡人際連結與信息共享的效用,儘管可能強度不高。

這是傳統紙媒在大眾傳播範型下一種隱微的「社會性」功能。某種程度,它也與新聞媒體因面向大眾而強調客觀中立、立基於「公共性」的古典信條相輔相成。相反地,網路媒體適合這個時代分眾傳播的範型,而人們的閱讀行為也變得更個人化,當每個人都能被演算法量身訂製「應該接收的信息內容」,「公共」的意義似乎也產生了一些微妙的轉變。

緣此,今天(1/11)晚上10點,Matters想邀請大家一起來聊聊新聞媒體的付費訂閱。

然而,我們不打算對媒體終極的商業模式究竟是不是「內容為王」再做過多的探討,而是要想要帶大家一起回頭探討,在網路內容付費訂閱的機制下,新聞媒體的「社會性」與「公共性」究竟意味著什麼?它還重要嗎?若然,它可能怎麼被實現?又可能遇到什麼挑戰?

兩位主談人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熟悉的《端傳統》總編輯張潔平和「泛科知識」知識長鄭國威。@潔平會跟大家聊聊《端》建立付費牆半年以來的經驗與階段性的反思,而@鄭國威則會分享泛科旗下性質差異頗大的《泛科學》和《娛樂重擊》,在看待付費訂閱制時有什麼不同的想法。

從兩位重磅媒體人的具體經驗出發,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帶出以下的討論方向:

  • 媒體付費訂閱的本質是一種「更強的商品化」嗎?
  • 出錢的是老大?付費訂閱是否改變了新聞媒體與讀者的關係?
  • 採編獨立的界線劃定:付費訂閱是否會影響編輯室的工作方式與價值判準?
  • 對付費訂閱媒體而言,公共性/公共利益究竟意味著什麼?

這個議題雖然看似有點「古典」,甚至陳義稍高,但其實跟大家日常使用媒體的習慣緊密相關,兩位主談人都有非常豐富的第一線工作經驗可以跟大家交流,期待大家今天睡前都可以稍微空出一點點時間,一起來參與談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