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展
學展

學展,政治工作者。台灣中壢人,是七年級也是90後,關注數位產業、台灣政治、媒體、兩岸議題。

脫離在地脈絡的城市行銷

這兩天看到台灣和中國發生類似的事情:各個城市用一些很特別的方式,想要吸引觀光客。

相關新聞舉例:

全球最長玻璃吊橋在河北 開放民眾體驗「空中漫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obhvJ_Y20

打造「變形金剛村」 知本溫泉拚觀光競爭力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92597

失去城市記憶的花蓮香榭大道

https://www.twreporter.org/a/hualien-champs-elysees

更多台灣新聞舉例:

嘉義高跟鞋教堂無展示品 遭遊客諷是「空心鞋」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15746

網友評為失望景點 溪頭妖怪村:創意不是10分鐘逛得完

https://udn.com/news/story/7325/2506850

除了單純的批評這些地方政府的官員或議員不知道腦袋在裝啥,我真心好奇他們到底為什麼會「決定」這樣做?

這個決策的目標是什麼?決策的過程又是什麼?

他們是單純想要「提高(國外)觀光客人數」嗎?他們確實做過研究,發現這種模式可行?因為某個民意代表的小孩喜歡變形金剛?博取全國新聞版面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弄一個大型專案工程比較好貪污?

類似但不這麼相同的還有,大約2010年,台中出現了一個「彩虹村」,不是政府主導的,而是一個村子快被拆掉的老爺爺,開始在村子的牆上到處塗鴉,然後就引來大量關注。後來村子就被保留下來了。至今還是台中的一個熱門景點。

這幾年,台灣也陸續出現很多「塗鴉村」,例如:桃園大溪台中沙鹿高雄左營...... 剛一查竟然找到「全台彩繪村列表」這種東西,列出全台灣79個彩繪村,就知道這有多普及(氾濫?) (可參考有圖blog版本)

絕大多數的彩繪村、或是前面提到的幾則新聞,這些主題、內容、形式幾乎都跟「在地」毫無關係,更像是硬生生的把某個東西「砸」到這個地方,不管是一面塗鴉、一座雕塑、或是一個裝置,顯得非常暴力。

倒也不是說城市行銷只能主打「在地、歷史、記憶」這種主題,但台灣最近這種「暴力城市行銷」真的是普遍到變成主流了,可是我真的不懂這個現象是怎麼來的。

跪求 @Jiahe @豬小草 解惑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