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木蘭
灰木蘭

一條鹹魚

西雙版納:貧窮真的是因為懶嗎?

在雲南西雙版納,隨處可見的扶貧標語

這幾年,全中國都在「脫貧」,快速「脫貧」意味著有人忙著「扶貧」。這是我見過的一個比較有趣的扶貧口號。說「治窮先治懶」,便很好奇當地人有多懶,要當作一種病來治。

在版納謀生的東北漢人說,他們之所以有很多機會在這裡創業,是因為當地人真的很懶惰:愛喝酒、愛唱歌跳舞,就是不愛工作(好喜歡這樣的版納人哈哈)。本地傣族打工者經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漢人開一個小買賣,雇當地人做工,要冒很大的風險,因為這些人可能拿到工錢就去喝酒,喝到天昏地暗,再也不回來上班,直到把工資花光,才會忽然問你:最近有什麼可以幹的活兒嗎?

相形之下,東北漢人似乎非常勤奮。版納的餐廳、酒店老闆,以及工作人員,還有出租司機等,不少都是來自東北或靠近東北的內蒙古地區。版納的房地產業自然也少不了東北人的身影,因為按照「現實的邏輯」,本地人無心無力處理諸多複雜的事務,比如很接地氣地到處送禮找關係,更不要說面向來自四面八方的客戶看人下菜碟,兜售自己蓋的房子。

我也曾到版納本地老闆開的餐廳去吃飯。之前做好了服務不會很周到的心理建設。不過,兩個簡單的炒菜,等了將近一個小時才上桌,讓作為顧客的我吃到了一些挨餓的苦頭。可菜真的很好吃,讓我覺得等待是值得的。

我也接觸到一些「勤勤懇懇」的傣族人。他們長年給一家旅遊機構打工,利用熟悉本地風土人情、懂傣語的優勢,幫助機構更順暢地讓項目落地。其中有一位傣族女孩讓我印象深刻,她家有大片土地,種植著經濟作物,已然衣食無憂,但還在這個機構很努力地工作,追求更多元的人生意義。這樣的實例與東北人的描述似乎有些出入。

不知可否下一個這樣的結論:大量漢人湧入版納,就如一些本不屬於熱帶雨林的經濟作物被種植在雨林當中,是一種從文化經濟等諸多方面「入侵」當地的行為。

在西雙版納,人們本來有自己的南傳佛教信仰,雖然偶爾想吃野生動物,做一些不當的砍伐,但總體上,因為教義的關係,他們會傾向於維持當地生態。但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心中並無這種精神上的限制,他們更渴望來這裡紮根謀生,如此強烈的需求,終究會漸漸改變版納的「生態」,不僅是自然意義上的生態。

「河長制」實施方案「」

耐人尋味的是,如今,當地的和尚往往來自老撾(寮國)、柬埔寨之類的周邊國家。原本,按照版纳的習俗,只要能維持正常的雨林生態,足夠多的資源就可以維持和尚们的衣食。選擇做和尚,对當地人而言也算是穩定且受到尊重的職業。但如今,因為雨林已遭到過度開發,環境的變化致使寺廟的經濟來源得不到原本的保障,再加上更「賺錢」的工作的誘惑,當地人已經不願意做僧人。為了維持「非遺」獲得持續傳承的面貌,廟裡面還是需要和尚,所以當地政府和宗教部門就找來了外國和尚。這好像有一點諷刺。

寺廟的情況或許只是當地各類複雜事務的一個縮影,很難說,懶惰就會導致貧窮。我更願意相信,是生活方式的變化,映襯出不知所措的人,他們可能是所謂貧窮落後的吧。也許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轉型,從事像東北人所擅長的、不太周到但比當地人普遍更高效的服務業。總之,局面就是現在這樣了。

最近因為拼多多的關係,陸續聽到更多「用命換錢」的中國「大廠」故事。或許對西雙版納人來說,這也很不可思議。我相信如果互聯網大廠開到那裏去,恐怕也不容易招到太多當地人,這樣或許會更顯得他們「懶」。也許我想多了,幸運的是,那裏交通並不方便,希望當地人仍舊可以維持現在相對自由的狀態,再久一些吧。

美麗的西雙版納

「懶」的人為什麼不能有持續「懶」下去的理由呢?難道不是,當更為純粹、追求自己生命節奏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才能證明有一些人的過法是有問題的?至於在中國溫暖的土地上開枝散葉的東北人,他們的確需要到這些地方找到適合的謀生方式,因為他們有回不去的家鄉。所謂「不求上進」的海南人、西雙版納人的生活習慣,給了東北人巨大的商機。南北人民之間,久而久之,似乎又形成另一種「生態平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