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主任的經濟筆記
孫主任的經濟筆記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孫明德主任以多年景氣分析經驗,從故事、時事和局勢切入,解析全球及台灣總體經濟的變化。除已出版書籍《孫主任的經濟筆記》之外,也不定期在此分享對景氣的觀察與解析,讓我們在人云亦云、真假難分的資訊亂流中找出通往未來的方向。

美中科技戰 (2) 盤點軍備 不可忽視的人民幣數位化【聲音檔】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累積了超過30年經濟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陸續推出「中國製造2025」、「中國標準2035」及「十四五規劃」各種政策,展露成為全球製造第一強國、中國標準做為國際標準的強大企圖心。這也成為引發美中貿易戰的主要原因之一。於是,美國從高築關稅壁壘開始,再針對中興、華為開刀,發動科技戰早已勢所必然。

美中科技戰2

2021年美中科技戰的戰略

2021/07

美國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分別與德國、解體前的蘇聯以及日本,針對原子彈、人造衛星到半導體等領域交戰,對於科技戰十分有經驗。這次與中國交手,關鍵武器仍是半導體,並以此為核心,與國際同盟夥伴結合,從供應鏈、5G、數位基礎建設、能源等領域全力圍堵中國,將科技優勢留在美國,保持領導地位。

對中國採取新戰略:「小院高籬」

我們目前看到美國這次對中國科技戰所採取的戰略,是美國朝野與智庫都提到的「小院高籬」,小小的院子、高高的籬笆,很像明朝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戰略目標。為什麼叫「小院高籬」?因為美國人的房子前面通常有個院子,現在要把這個院子籬笆架高,讓外面的野狗和人進不來,也就是美國必須在重點科技上架高障礙,讓中國無法侵入美國的核心領域。

但是,什麼是美國科技的核心領域?以下將分成幾個部分來看。第一個部分,是美國必須保持領先、絕對不能輸的,通常指的是有巨大軍事與經濟優勢的領域,例如二戰時期擁有就可能改變戰爭結果的原子彈,現在可能是半導體或人工智慧;其次是顛覆性的技術,當下看起來不一定那麼重要,但可能改變未來遊戲規則,就像跟蘇聯打冷戰時期的一些太空科技、衛星火箭。那現在呢?可能是量子電腦,或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國會聽證上提到的數位貨幣。

第二個部分,美國不一定什麼都要做第一,也可以做「之一」,透過跟別人合作研發,例如與盟友日本共同研發6G通訊標準;或者最近跟韓國共同進行一些生物科技的合作,在這些領域都可以做「之一」。

第三是美國可以保留實力的部分。在賽局理論裡有一個「智豬賽局」,智豬就是聰明的小豬,聰明的小豬不會跟大豬比快,因為有些由小國家先研發出來的科技,大國家很快就能跟上,再用市場優勢碾壓,先跑不一定能先贏。所以聰明的小豬、小企業或者小的國家要跟在大的國家後面,跟隨他的創新再加以發揮,反倒是比較好的策略。就算是美國,也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是大豬,也會需要在部分領域上選擇保留實力,待技術或應用有所突破之後,再快速跟隨別的國家即可。

最後是美國需要持續投入基礎科技的研發,就像二戰後持續投入研發經費給企業、大學,或者像過去「拜杜法案」的規定,持續投入大量經費提供中小企業進行研發。

科技戰美國必須要做的六件事

從過去經驗中,美國這次對中國的科技戰必須要做六件事:第一、高層要支持,二次大戰時若沒有羅斯福總統的支持,不會提早研發出原子彈;1960年代沒有甘迺迪總統,美國也不會有衛星和後來的登月計畫。所以拜登總統必須支持對中國的科技戰。第二,政策必須導引資源的分配,如同 1980年通過的「拜杜法案」,現在美國政府對於公私部門的研發,仍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支持。

第三,考慮成立專責部門來打贏這次的科技戰,就像過去的美國太空總署引導的太空爭霸一樣。第四,美國必須在重點領域上干預,讓中國的發展腳步遲緩。就像在1980年代,美國開始制裁日本東芝,讓東芝無法賣數控工具機給蘇聯,提升蘇聯軍備武器的能力一樣。

第五個是美國的管理軟實力,必須藉由管理軟實力,才能確保技術擴散能夠最大化,不會有太大的數位差距與城鄉差距。最後,人才當然至關重要,沒有愛因斯坦不會有原子彈,沒有張忠謀也不會有台灣今天的護國神山,那未來的量子電腦、人工智慧的張忠謀或者是愛因斯坦,又在哪裡呢?這也是美國必須掌握的幾個方向。

控制設備與盟友 斬斷中國半導體國產夢

美國現在對中國全力制裁的是半導體,中國在「製造2025」中提出,要把半導體自製的比例提高到七成以上,因為中國現在進口半導體的金額甚至比原油還要多,對外倚賴太深。美國知道不可能讓中國不買半導體、不用半導體,這會傷害到自己;但起碼讓他買魚,但是拿不到釣竿自己去釣魚,這是具體可行的辦法。

所以美國從控制半導體製造設備著手,例如濺鍍設備、CVD設備,這些美商的市占率高達八成以上,如果再加上日商的話,甚至可以高達九成。這些設備就可以牢牢掌控中國自製半導體的能力。

另外也可以結合盟友,比如說日本企業在圖層顯影設備、洗淨設備的市占率高達九成,前兩年就靠這些設備卡住韓國的半導體發展,強悍如韓國都不得不投降。最後當然還有曝光設備,全世界曝光設備88%掌握在荷蘭廠商手上,另外12%掌握在日商的手中,所以美國可以結合盟友,完全切斷中國半導體國產化的夢想。

讓美國備感威脅的人民幣數位化

但是,難道中國沒有哪一些部分會讓美國備感壓力?有的,就是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特別提到的數位貨幣。前幾年在周小川擔任央行行長的時候就提出DCEP,「DC」是「Digital Currency(數位貨幣)」縮寫,「EP」是「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其實指的是兩件事情。第一個是數位貨幣、第二個是電子支付。後來中國發現,他們的重點其實不是電子貨幣,因為它本來就有人民幣,數位支付才是真正的關鍵。

所以他們的方向是把現有的人民幣交易數位化,後來更名為eCNY,參與者是現有的央行與金融機構。由於早有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經驗,本來的交易金額就很大,速度也夠快,光是每年的雙十一,每一秒就能進行高達9萬筆的交易,所以中國評估要朝這個方向進行難度並不高,目前每秒已可同時進行30萬筆交易。

如果跟其他的數位貨幣比較,無論是比特幣或是Facebook推出的DIEM都有明顯差距。首先,這些數位貨幣並非以現有貨幣進行數位化交易,而是創造一個新的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位貨幣,或者是混合式區塊鏈。其次,目前參與貨幣買賣的人相對而言並不多。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一度宣稱要以比特幣進行交易,被視為重要市場指標;但不久後就以耗能太多、不夠環保宣布放棄。

另外,交易速度是另外一個大問題,比特幣每一秒只能進行7筆交易,而且要花10分鐘以上確認每筆交易的正確性,並不符合我們一般人日常交易的需要,DIEM當然目前更不普及,雖然聽說很多家企業參與Facebook的合作計畫,但目前看起來普及的程度並不是很高。

另外,以貨幣的功能來看,中國人行的數字貨幣是以現有貨幣為本,使用者跟現在相同,具有法幣的基礎,政府可以直接承認它記帳的基礎,但比特幣使用量就不是很多,也有2,100萬枚的上限,且價格波動非常大,很多國家將它視為投資或虛擬商品,並不承認是一種貨幣。

至於DIEM採用的是混合式區塊鏈,雖然號稱有27家企業參與,但目前還有很大的擴展空間。不同於中國人行的eCNY本有法幣基礎,DIEM為了維持貨幣價值,必須跟一籃子貨幣存款準備掛勾。但這就產生一個謎思:與其買DIEM,為什麼不直接去買一籃子貨幣?

在風險方面,DIEM或比特幣常常被用來洗錢、黑市交易、跨國詐騙,這也是許多國家的憂慮;中國人行的數字貨幣則剛好相反,比較令人疑慮的是,會不會因此容易掌握人民的交易紀錄而監管過嚴,各有其優劣。不過中國對於金融原本就有很強的監控,用數位人民幣會不會增加更多?大概也是相當有限。

究竟人民幣數位化隱含什麼意義,以致對美國形成壓力?其中關鍵在於經濟實力與金融實力並不相同,從上個世紀前半美國跟英國的爭鋒上就看得出來。美國經濟在1870年就超越英國,經濟實力最強的時候,曾經佔全球GDP的4成。但是美國的金融實力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50年以後才趕上英國,美元成為全世界外匯準備、外匯存底最重要的部分,超越了英鎊。

所以經濟實力超越,不代表在金融市場同樣可以勝出,反過來說,是不是也有國家可能從金融市場彎道超車?我們看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後,雙方經濟實力就開始變化,美國原本占全世界GDP 40%,在1966年的時候降到現在的25%。中國在1966年只占全世界4%,現在增加16%,雙方距離越來越近。所以中國大陸現在金融開始追趕美國,特別是數位支付、行動支付的快速提升,更讓美國備感壓力。

迎戰數位金融新戰場

這場數位金融的科技戰接下來會怎麼走?首先,比較一下雙方目前的數位金融實力,中國在2020年數位支付的金額高達60兆美元。但是美國只有1800億美元,相差幾百倍,所以讓美國有壓力的是中國數位行動支付的發展。

第二,中國央行會不會跨越界線去跟商業銀行搶生意呢?答案是不會,央行本身也強調不會,因為想取代的不是現在銀行裡面的活存或定存,而是取代每個人口袋裡都有的錢包和面的現金,讓錢從原來的紙幣、硬幣變成一個放在手機裡面的數位貨幣,就算手機不上網,也可以互相支付。

第三,大家會擔心人民幣會不會挑戰美元,答案是人民幣現在只占全世界的交易2%,大概跟加拿大幣差不多,普及率並不高,現在使用支付寶、微信的也都是大陸的民眾,一般外國人都不能使用這些支付方式,所以挑戰美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儘管如此,美國面對「人民幣電子化」的挑戰也不能掉以輕心。美國的智庫特別提醒,首先必須先強化支付環境的基礎設施、成本、速度和可靠性。美國人到現在仍然習慣用信用卡、支票,必須先有好的基礎設施,再加上值得信賴的誘因才可能讓人民改變習慣。

第二點,美國常利用的金融制裁,像是像制裁北韓或伊朗,這個方法可能弱化美元主導地位。這些被制裁的國家,都希望能夠跟美元脫鉤改用別的貨幣,人民幣可能剛好成為他們想要使用的貨幣。

最後,中國的創新很多不是金融業者自己在做,而是由電商與科技業跨領域投入,所以建議美國要像中國的支付寶、微信支付一樣,讓更多創新的公司加入數位支付的領域,才能有效加速美元的創新。

科技是21世紀驅動產業與國家前進的動力,所以「科技戰」的定義也和美國在上個世紀打過的科技戰大不相同,對手的實力也跟過去不同,交戰領域也更為擴大。例如2021年上半年的「疫苗之戰」,就可以看到其中夾雜著政治、經濟、醫療、生物科技、AI、晶片等不同領域,涵蓋了法令、專利制度與行政程序各種關卡。可想而知,影響的產業也會更多,未來如何發展,值得大家持續關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