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field
Greenfield

学习一点人生的经验

随便谈谈所谓“研究的意义”


(豆瓣的日志,在这里不定期备份)

已经离开学界了,写这个只是突然想起来,以前求学时候的困惑,现在心理有了答案,虽然职业上已经没用了,但又觉得想写一下。没有参考书,一家之谈,不一定能帮到大家,可能已经有人写过,算是我突然想写的一种发泄,大家姑妄听之。

很久之前,刚开始接触社科,对研究的想法是,研究的意义就我的兴趣,我有兴趣这个研究就有意义,为啥要问意义呢?科学家努力去发现电也不马上就知道它的用处,只是有兴趣不行吗?后来才发现,”这个研究有啥意义“本身,并不是否定”兴趣“本身,而是有特定观众。需要考虑的无非是对谁有意义,当我们无特指地问:”这个研究有什么意义”,那首先是对他人而言,而不是对自己,那通常的他人无非是:专业团体、专业团体以外的其他团体和大众、全人类。研究需要考虑让他人觉得有意义也不外乎几种:求学、发表、申请资源、宣传观点。但无论对这些人中的谁,社科研究能被他人认可的研究意义都离不开四点,道德伦理、远近、创新、传承。


道德伦理而言,和大是大非有关的研究总是得到更多关注,比如研究大屠杀,没人会觉得奇怪,研究不平等、贫困、犯罪,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因为这些都和“世界应该如何”脱不了干系。世界应该如何是一个道德话题,越是和这些普世价值相关的话题,一般而言,需要解释”为什么要研究“的压力就越小。当然在不同期刊、平台,各自解释需求不同,但大多人会认为,这些话题属于普遍的、无论是否社科专业的人都会关注的话题。


其次是远近,即你研究话题和你要向其解释研究意义的对象,到底有多近,这可以是地理上的、也可以是关系上的。比如,谁都知道环保问题影响全球,但被环境问题逼出危机来的地方,相比危机没那么大的地方,肯定会更受关注。如果研究只是要描绘一个社区,那这个社区的人比和社区关系不密切地区的人会更觉得这个研究有意义。同时,如果一个地方要给人洗脑特殊教育、那受影响的自然无论赞成这种和反对这种教育的人都会觉得关于”特殊教育对人影响“的研究有意义。一个小话题可能会被学科分支认为有意义,但却被学科总体觉得鸡毛蒜皮,也是关系远近的问题。


第三是创新,有些事情虽然和道德无关、又离人不近,但或违反常识、或者没人知道和解释过,好奇心人人有之,同样这点无论学科内外都会认可其有一定意义。


最后是传承,也就是学科脉络、专业要求。没有涉及这点,只有前三点,那作品就没有学科内的认受性,至少在专业内不会被认为有意义。这就和科目有关,社科不是科学,不太可能不关注经典,而经典和其后发展就赋予了一些业内研究研究意义。比如某某大师、某某学派的研究传统留下了一个大问题,回答得不够妥帖,那发展他的理论,就成为了一个意义。同时专业也要求创新,如果有一个创新,能颠覆这些前人的想法,突破他们的思维,那也是一种研究意义,但这种创新还是必须和这些人对话,才会被吸纳成为专业意义,因此还是应该在传承的脉络里面。所谓对话无非是:他说这个,但我觉得他说的不对/不够/可以细化,我的贡献是xxx。但如果只说“我发明了一个新东西特别棒“,在专业内就难以服众,因为人们总是会问:我为啥要知道这个。


传承脉络的意义追寻里面有时候还包含学科存在感。比如社会学学生经常会听到的问题:这个研究和人类学、历史学什么区别?这种纯粹是一个常年专业性被质疑的学科的应激反应。并不是说社会学没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是这种特殊性并不是排他的。对社会学很多人而言,专业意味着区别和资源,制度化意味着身份和存在感,这些都和解释”我们是谁“有关。社会学这种早期自诩为科学的学科,就曾长期陷入这种泥沼不能自拔。当被问这些问题时,需要考虑的意义并不是对人类和社会、对总体知识、对应用有什么意义,而是考虑对学科本身的”身份“感有什么意义。这问题的功能就是划分我和他,确认你是忠诚的该学术社区的一员。有些研究,可以同时属于人类学、历史学或社会学,但总是有人这么问,于是就有人就会去对这些”不纯洁“人士更友好的地方。这并不是这些人研究本身的逻辑、洞见有什么问题,纯粹是身份问题。社会学界想清楚了自己是谁,自己的研究的特殊性,而社会学已经在各大学普遍设置多年后,问这些问题的渐渐少了,但仍然能在一些人口中听到。


我时常觉得,为什么有些社科文章让人觉得鸡毛蒜皮、索然无味,有些却成为经典,但明明说的是同一个话题(比如都是在说”权力“),是因为有一些研究的话题只在传承中打转,但无论在学科内、外,都无法和你的读者拉近关系,也没有特别大的道德关注(也就是所谓不涉及和人类存亡、正义等等相关的话题),而有些研究却能横跨道德、远近、创新、传承四个维度,形成多层次的意义感。能做到这点除了学术能力以外,有时和运气相关。比如一种全新的影响全球的现象,你是业内第一个写的,哪怕写得比较浅,也可能会有很大影响,很多人会觉得有意义。


有时候甚至涉及写法。比如”这个XX地的革命的例子,发展了XXX的理论“,如果”XXX理论“是学科内大部分人关注的东西,或者是在社会上被用来作为治理工具,而XX地的革命很少人知道,规模也很小,那这么写研究意义,可能会比,”我用XXX和XXX的理论,来解释XXX的革命”,更让学界的读者和普通读者感到有意义。但如果“XXX革命”是个大规模、影响多人的事件,却只是用来注释”理论“,固然在学界会有人觉得有意义,但对于外人就会觉得很无聊。但还是会发现不少人这么做,通常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个”革命“已经被写烂了,无法大幅度创新,只能往传承这个维度钻,这种场景通常和发表相关。


由于对学科热爱到geek程度的人毕竟不多,有些研究以现象注释理论,不免给人本末倒置之感,或许是因为大部分人是因为对社会现象好奇才学社会学,而社会学的崛起就是为了解释宏大的人类问题(涉及社会急剧变化导致人类的发展生存苦难不适、而这种变化切切实实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即道德、远近问题上,道德问题普遍,解释现象离每个人都很近,而当时这还是种全新的现象、让人好奇),解释的同时为其注入意义的学科,专业化发展到最后,反而只能钻入牛角尖,只为学科本身找意义,未免让人感到好像失去了方向。


此外,关心意义感,除了自己爽,当然也是有对象的,有些话题虽然看起来很有意义但不一定能帮你求学、发表、申请资源、宣传观点。那就需要道德伦理、传承、远近、创新排列组合,组出最能让你发表对象感到有意义的组合。一般而言,求学发表、申请资源,只要专业范围内,必须关注传承问题,那道德、远近、创新,如果有能加成,如果你关注的话题真的很个人、但兴趣很强烈,那就可以尽量往传承上寻找意义,让评审接受。如果是想向大众宣传观点,那无疑道德伦理、传承、创新就比传承要重要,这种情况下理论分析不那么专业化也不打紧。


总的而言,似乎专业化给了社科作品一些地位,但同时又可能降低了它的总体意义感,让人觉得很多文章为作而作,很是无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很多人需要恰饭。当然,有些作品以上四个维度全无,还能发表在学术期刊上,那些就不在本篇讨论范围内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