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逃装逼犯
在逃装逼犯

意识有着大片盲区,让人性犹如魔法般的存在 发布“人的自然属性”相关的内容,突破魔法结界,潜入魔法世界……

意识的盲区

“意识”天然、广泛的“盲区”,使得人们的注意力顽固地停留在现象层面。

来自客观世界的信息通过(替代了原本真实存在的“演化环境”的)“印迹环境”方能充分作用于人,“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也隔着天然的信息屏障。在“人性机制”之内,“意识”只能是基因的“后级代理人”①;(无法感知到“前级代理人”的)“意识”(自然也感知不到自身的被动性,)感知不到重要参照点之后,其自主性的假象,犹如星辰绕地球转动的假象般(参“李贝特自由意志实验”;该实验这里仅作参考,而非依据)。“意识”意识不到自身的“盲区”,如同眼睛看不到自身的盲点②。

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开展讨论的时候,基因“造物”的地位被忽略了。然而,不死不灭的基因其主宰地位不可动摇,容纳“意识”的“矩阵”严格依照它的蓝图而建;或者,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意识”被运用于一个个按照(根据基因所录有的)规则临时配给的“沙盒”中,而“沙盒”的配给方式和“意识”获得的一次次的资源赋予是基因的“前级代理人”结合各种后天因素(包括“印迹环境”)决定的。③

能被感知得到的“心理”只是人性的一个微小而且失真的的表现通道。

“意识”(基于其从属性)对人类世界信号的采集与信息的解读,天然存在严重的局限性,关键信息被隔绝于“意识”之外(以至于一个人所看所思与真实世界全然不同)成为必然,就连视觉也是。

透过“人性机制”,不难理解这种“丢失”了的信息的价值,及“丢失”的原因所在。

注:①“在人性机制”之下,“前级代理人”捕捉的信息必然不会直接转达至“后级代理人”。

    ②对盲点的无感,相信也是“意识”盲区的一部分。

    ③若资源赋予减少到很低的程度,(在他人眼中)“意识思维”表现的低效或不连贯性就会变得明显起来。(“意识思维”表现的不连贯性还会受到其它因素干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