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
GC

九零後中部人,分享生活觀察、自我對話,簡單說就是你我都會碰到的事。

Podcast紅在哪?未來發展該怎麼看以及你適合入坑嗎?

(圖:flickr)

第一次聽Podcast(以下稱音頻,這樣不用切換英文比較方便)是在2018年11月,從高中到現在都是Spotify的免費仔,當時無聊滑到音頻的介面,那時台灣音頻節目真的少得可憐,馬力歐陪你喝一杯、科技導讀、佐編茶水間、百靈果,屈指可數,當時聽的第一檔節目就是馬力歐陪你喝一杯,我相信這應該也是許多人的第一次。

兩年前其實並沒有深入去看音頻到底是什麼,只覺得多了一個吸收資訊的管道,而且有一種專屬感,再來也可以在一心二用的時候收聽,所以一直就保持這個習慣,同時我也覺得是一個陪伴孤獨的方式。

Spotify殺進音頻市場 與台灣的關聯在哪?

很多人都說音頻會紅,將會是下一個Youtube,也因為前陣子Spotify簽下Joe Rogan,另外也在自家頻道推出新功能,但不妨都會提到因為Spotify的一些動作所以才會看好。

就我自己的想法來看,我會認為Spotify可以作為一個指標,但如果要以此標準放在台灣,可能還要再想想,畢竟Spotify其實在台灣聲量沒有很大,就我自己觀察,並沒有太多朋友在用,反而是本土的KKbox比較多人在用,也許跟他們有和電信公司合作有關。

所以在兩三個月前,我覺得重點要觀察KKbox的動向,先承認,這並不是馬後砲,我這幾天有聽到風聲說KKbox要進軍音頻市場,畢竟他們的一舉一動才會牽動著台灣市場,首先,他們是在地化經營,早就累積一定的自有用戶,再來,他們也並不一定要去發展一個商業模式,試水溫的方式也好,除非他們其他業務破產,簡單來說,他們的包袱並沒有那麼大。

或許Spotify的一舉一動說著未來音頻市場的可看性,但他們簽下的巨星還是西方明星,除非他們簽下華語知名主持人,不然說實在,他們跟我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音頻市場:一塵不染的伊甸園

而在上半年,音頻節目大爆發,從2008年智慧手機誕生以來,有Youtube、臉書、IG、抖音、音頻,他們都是由軟體起家,他們同時更也是一個社群,也就是可以無國界的靠人來運作,只要人不滅亡,就有利可圖。

但是,不管是Youtube、IG又或是臉書,其實人口紅利早過,再來他們也不像初期發展時,為了吸引人,相對較無規定,現在Youtube有黃標,臉書也有話語掌控權,IG目前沒看到,也許是我不知道,但IG背後老闆是臉書,所以我認為是早晚的事。

同時,以上三者都不再專屬於年輕人的平台,早就漸漸被老人入侵,現在唯一的清流就是抖音和音頻,同時兩者又是新興市場,前面三者因為發展較為完善,早有許多的制度規定,不像音頻,在台灣算是西部蠻荒地區,什麼都沒有,也就代表甚麼都有可能。

人們早就對於Youtube、甚或是臉書有種自我審查的感覺,音頻就像是一片淨土,還沒受到制度荼毒,但對岸的音頻市場已經淪陷,可以谷歌搜尋「剩餘價值」,所以現在音頻市場處於混亂狀態,慢慢的將會受到市場的自我調節。

現在可以看到榜上有名的音頻節目,不管是前三名的股癌、百靈果又或是台通,節目辛辣、有梗、但觀點也有,現在在Youtube則較少看到相同節目,那為什麼一些台灣的先驅者卻榜上無名?

說穿了,那只不過是因為有先行者優勢,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從前年到去年中的節目,現在在Apple Podcast前十名榜單上的還有幾個,這並不是說他們的節目無料、沒內容,而是就現在台灣音頻市場來看,就像剛上大學的新鮮人,什麼都好新鮮,什麼都想嘗試,但是絕對會選那些最刺激的,絕不會是最枯燥的,你不會想要剛開學就跑圖書館看天下雜誌,你會想要每天都衝夜店,就算夜店中有放書架。

就像股癌說的,現在有很多聽他節目的聽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現在音頻市場已經有一個隱形進入門檻,這並不是技術門檻,而是指能不能抓到聽眾注意力的能力,不像去年或前年,因為市場中節目少,聽眾也少,所以新節目一發布,聽眾本來就沒有什麼選擇,反觀現在,要蟬聯榜上,不僅要有獨特鮮明特色,還要有精彩內容,只有其中一項只能確保你至少還有生存的能力。

本土Podcast公司大廝殺 誰能存活下來?

兩年前,台灣本土音頻公司只有Firstory,接下來就是去年中誕生的SoundOn,在SoundOn出來前,我有使用過Firstory的應用程式,當時並沒有太吸引我,直到SoundOn推出他們的應用程式。

一開始發現有很多的原創節目,但後來發現Spotify也可以聽到後,就轉換了。

當時聽到他們的想法是先把市場做起來,再去發展平台,同時他們也想發展出一個商業模式,相比Firstory,他們較少去推出原創節目,所以當時我認為SoundOn把Firstory壓過去,但處在現今角度,反而認為Firstory略勝許多籌,原因如下。

Firstory身為一家軟體服務公司,我認為就是站在製作方的角度,包括做節目的一條龍過程,只要是製作方可能會做到的,像是上架平台、提供文字稿又或是接收贊助,Firstory都加入功能到他們的應用程式,就像他們說的,你就專心在製作內容。

看向SoundOn,至今商業模式還沒有發展出屬於台灣的模式,現在的發展模式就是業配,我認為SoundOn會被壓過去,或是說還沒有自己的代表作,原因是在,他們沒有想到今年上半年音頻會在台灣爆紅,甚至是推出幾千檔的節目。

而當大家蜂擁而至時,最一開始想到的就是器具,SoundOn提供的是平台,同時雖然有自製節目,但仔細看主講人都會是SoundOn去找的,要自己去找SoundOn幫忙錄,除非你是大神,或有一定的內容,所以Firstory提供的一站式服務,不管是立即的進入,又或是因為無聊退出,都是零成本。

再來轉向商業模式,如同前面講到的,我認SoundOn並沒有想到上半年,不管是聽眾又或是節目的大爆發,簡單來說就是市場太混亂沒有秩序,在SoundOn在還沒找到一個商業模式前,加上廠商依照自身需求自己去找節目談合作,在人人都是Podcaster的情況下,造就市場的混亂。

也就是說,SoundOn目前給我的感覺像是還沒有一個定位,沒有屬於自己公司的一個特色,不僅軟體服務倍Firstory搶先,同時商業模式又因為市場的混亂,所以較難推出一些方式測試,畢竟假設廠商自行與前幾名節目合作,並且效果良好的話,那為什麼又需要透過SoundOn找尋商業模式呢?

以上是我對於音頻市場這半年在台灣的發展的看法,有任何地方寫錯,都歡迎和我一起討論。

另外,我也有另外兩個平台MediumVOCUS 方格子分享,也可以來這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