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ch
Zach

UIUX設計師,練習將設計師的日常觀點轉化爲文字

01 設計師下班後的社會創新 - 信任關係篇

以下是在 UI UX 設計師工作之餘,嘗試戴著設計師的帽子,踏入地方公共事務的淺見和心得,正在練習把想法轉化為文字,這些年來心得多而雜,預計分為 4~5 個篇章撰寫,非常謝謝你/妳選擇閱讀,歡迎交流指教,我會持續努力!

2014年一群看似不務正業的年輕人湊成了一支地方團隊,我在第二年時加入,與夥伴共同營運 Co-Working Space,如今 4 年過去了,因多項因素團隊選擇轉型,各自運用下班後及週末的時間,相聚討論各種地方議題。2020年初,感謝朋友邀請,整合了跨域的團隊組織,成立協會,以更大的能量具體實踐公共交流,讓資源公平分配,發揮社會正向影響力!

以下正文開始:



學習>改變

接觸的地方工作,著重在如何讓地域的文化生活與都市發展,找到正向共存的方式,與居民和議題關係人,如何互動並建立關係,面對社會議題如何讓人有感,而被看見,如何取得有效的共識,進而往前推動。投入地方工作後,認識到不同的結構性問題,才發現自己受益良多,「跟地方學習」是提醒自己有意識地整理從中獲得了什麼,而不是「改變」了哪裡。

從事地方事務跟設計工作很像,不是以幾場創意活動或靈感創作當作驅動,是透過了解關係人的回饋進而慢慢調整,非單向的資源給予,而是長時間優化彼此的信任關係,換位現況、互相學習、定義共識。


不要有教育對象的心態

關於地方議題,常會透過公部門計畫案,引薦專業人士來引導居民共同解決問題,很多設計師會潛意識地抱持著菁英思維,認為自己帶著某些資源或經驗來「改進」這裡,當抱持這樣心態,便已經產生上對下的關係來溝通或做事,我們需要的是以朋友的立場,共同探討問題,避免「信任關係」的破壞,不會讓「你們這些不住這裡的人提出的idea,我為什麼要接受?」的排斥現象發生。


複雜的群體網絡

以往工作經驗常習慣去滿足對象所提的需求,但一個地方的居民群體組成,遠比想像中的複雜,一個議題,涵蓋的群體非常多,個別的需求不同、踩的立場不同,彼此建立著不同程度的關係網絡。

最難的不是如何解決問題,而是解決問題同時,「如何將其他關係人的損害降到最低」、「釐清所有訴求是否能追溯回同一個根源?」,收斂關係人的想法、達成共識是非常重要的關卡。


現階段的角色限制

面對議題,團隊擁有的資源有限,在事件中所處的角色定位不同,影響力和話語權的大小也可能不同,為了爭取達成目標,對抗是一種選擇,但更多時候選擇以「平衡代替對抗」亦是一種對議題推動的投資。


一個議題,多個活動

針對同一個議題,嘗試用多個活動來發酵,例如東南亞移工議題,曾舉辦邊吃飯邊聊議題的「共食派對」、向新住民媽媽學習做道地越式三明治的「技能交換課程」、如果要帶剛認識的同學來東南亞商圈,要去哪裡玩的「設計工作坊」…等不同活動,以觸及到不同的受眾,增加議題的能見度,亦為議題注入更多不同群體的思維。



今天就先聊到這裡,非常感謝你/妳的閱讀!
下一篇來聊聊,地方公共事務的「共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