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ryKwan
GerryKwan

八十後妄想退休生活,不辱召命又可活出自己,悠然看蒼生。人生似乎無法擺脫「萬有理論」,糾纏於自然科學、基督教信仰、思潮文化、甚至神秘學,深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在Medium上開設「虛妄與卑劣的圖書館」。

2021 香港基督教大事回顧

現在看來2021年還未去到教會生死存亡的階段(但又有誰知歷史的步伐到底可以有多快?),但勉強維穩也許是不少地方堂會的現實和寫照:教牧和信徒的流失,動搖到教會的基礎,從前的撕裂帶來之影響還是無法評估。
圖片取自《Dustykid》面書專頁,2021年12月30日的帖文。連結在本文後方。

前言

筆者在2020年的二月開始在Matters上寫作《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這個系列(首篇的傳送門及〈2020 香港基督教大事回顧〉),還不到兩年時間就經歷到香港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督教會或許還是相對穩定,但隱然有種面臨「唇亡齒寒」的感覺。去年「大事回顧」文末盼望「香港教會在2021年如寒梅綻放」還言猶在耳,2021年最後一件還未登上《香港基督教一週時事》的大事:《信仰百川》的結束(後來還有一大面書信仰討論群組宣佈刪版),展現著的是寒冬正隆、白雪皚皚的景致。

Honorable Mention

十二月廿九日《立場新聞》宣佈即時解散,這在表面上當然與基督教會無關。進深一層,去年「大事回顧」提及的「抗爭者」簡家堯和自稱牧師、記者和醫護的姜嘉偉皆是《主場新聞》的博客,更不用說《立場新聞》曾是LikeCoin的其中一個節點。

沒有「政治」的教會

2021年比對2020年,「政治」議題可以算是全面地從教會時事中退場,基督教書展正反映這個現象:從大量關懷社會的著作回到著重信徒靈修和心靈需要的出版。本來基督教出版業界已經艱苦經營,缺乏教會整體關心的主題和閱讀的氣氛,也明顯影響了出版量和銷量。不少帶有政治色彩的基督教書籍,亦從公共圖書館之中下架

當然政治之所以為政治,它其實從來沒有離開教會。

隱憂下的教會

2021年由歲首到年終,其中一個最大的主題莫過於「移民」(對整體香港亦然)。不少著名教牧離港(如梁永善羅慶才)、或退休移民、或以宣教的形式到外地牧養移民港人,甚至也引起私自挪移教會資產的疑雲有調查指約有三成信徒較大機會移民或已移民,而教會的人口流動未有停下來的趨勢。

香港教會外在的隱憂也就離不開政治壓力。在社關上走得較前的好鄰舍北區教會春天教會先後解散(後者解散原因出現爭拗),曾被建制點名批評的香港教牧網絡亦宣佈解散。《屬公共性質的慈善機構及信託團體的稅務指南》的修訂,相信亦會以「註銷慈善團體地位」而在教會中間製造寒蟬效應。香港路德會作為辦學團體率先配合國安法修訂教材元朗信義中學亦因政治因素給自己的學生記大過

值得一提就是2021年圍繞基督少年軍的各種爭議:「終止請任現任贊助人」議案被否決,該議案的其中一個發起人陳建榮被停職

仍然關懷社會的教會

2021年教會辦得最多、接觸或關懷社會的活動,可以說是辦市集或嘉年華會。除了一些如常的派飯分享物資以外,教會亦開始探討開放共享空間予社會人士

2021年香港教會的歷史功課

去年的「大事回顧」,筆者當時認為2020年教會的歷史功課是指向一條分岔路勉強維穩還是莊敬自強。現在看來2021年還未去到教會生死存亡的階段(但又有誰知歷史的步伐到底可以有多快?),但勉強維穩也許是不少地方堂會的現實和寫照:教牧和信徒的流失,動搖到教會的基礎,從前的撕裂帶來之影響還是無法評估。當然,我們亦能看到2021年教會嘗試不同於近年之關社策略,開拓新路線並繼續在社會中實踐信仰。

展望2022年會如何?基督教的傳統是等候基督再來,所以沒有任何秘傳或預知末來的途徑。現實地想,本土政治環境、地緣政治和疫情在近這幾年,除了使一些末日訊息或秘傳宗教預言興起,實在無法叫世人踏實地作出預測和評估,只能看著天災與人禍如箭在弦。筆者想,這個時代要祝願和祈禱世界和平,比任何事情更有深層意義。

所以,我勸你,最重要是為萬人,為君王和一切在高位的,祈求、禱告、代求、感謝,好讓我們可以敬虔莊重地過安穩平靜的生活。(提前二1-2,漢語譯本)


Dustykid 面書帖文

2021年是遺憾、憤怒、失意的一年,有很多我們所愛的人和事,或分離、或消失;2022年的路,未開始已恐懼… 所以,讓我們一起走吧😊 至少,沿路可以扶持、可以談笑、可以拖着手面對一切可怕的事。

NO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