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中年
北漂中年

從高雄北漂到台北,轉眼間已近二十年。 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倏忽間成了禿髮大肚的大叔。 對兩岸政治、中國歷史和女壘運動攝影有莫名的喜好。

台灣企業女子壘球聯賽

對大多數的台灣人而言,女子壘球運動應該是個「熟悉的陌生人」。

這怎麼說呢?首先,熟悉的是比賽規則和運動方式,除了投手投球的動作不同、沒有投手丘,以及場地面積較小這些較為顯著的差異之外,幾乎和棒球沒有差別。

而感到陌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棒球不但有萬眾矚目的國際賽,平常還有固定的職棒電視轉播以及媒體報導,即使是一般民眾也多少聽過幾個明星球員的名字。反觀台灣的女壘運動除了早年間 (1982) 在台灣舉辦的世錦賽,中華隊拿下史上最佳的銀牌成績而風靡過一陣子之外,接下來就一直高低起伏不定,只有在亞奧運這樣的大型比賽中,中華隊展露佳績時才偶有媒體報導和曝光度。

2018年在日本千葉舉辦的女壘世錦賽,中華隊和中國隊雙雙表現欠佳。這是當時最後一場,和中國隊爭奪第九名的敗部冠軍之戰。

而培養一項運動,市場大小絕對是關鍵因素。在人口僅有二千三百萬的台灣,要如何培養出女壘運動的觀眾呢?講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佩服現任中華民國壘球協會秘書長,張家興老師的構想和毅力。

台灣成年的女壘選手,僅止於高中體育專科班和大學體育科系的學生。自學校畢業後的學生若非尋得壘球相關的教職,或受聘成為中華隊培訓隊員,大多數選手不但立刻面臨無球可打的窘境,某些家境不佳的選手甚至要為生計問題大傷腦筋。試想,一個小孩從國小或國中時期因為興趣加入壘球社團,接著花了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和研究所兩年,前後加起來十年左右的光陰在球場上艱苦訓練,卻在離開校園後的巔峰時期被迫離開球場,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都是一種資源浪費。

張老師早年擔任過中華隊的總教練,之後也一直在壘球協會工作,對這樣的狀況知之甚深。於是在2016年邀請了四家企業,透過冠名贊助的方式支持四支大學女壘球隊,以大學生為主幹球員,再另外徵召少數高中在學和社會人士的優秀選手,正式組成企業女子壘球聯賽,以類似半職業聯盟的方式在週末時間舉辦比賽。

雖然能領到的薪水不多,但選手們可以經由一年共八十場的比賽,達成經驗交流和世代傳承的功能。另外由於這幾年有了穩定的電視和網路轉播,慢慢累積了一批關心比賽的觀眾,選手們也因此有了小小的知名度,大大增加了年輕球員在球場上拼戰的熱情。

當然,相較於職棒的規模而言,企業女壘聯賽發展的規模還相距甚遠。不才在下北漂中年大叔我,因緣際會參與了一點企業聯賽的外圍工作,假日有空時得以在場邊拍照,為台灣的女壘運動留下一些影像紀錄。雖說是興趣使然,因而開發了正職之外的斜槓技能,但最期待的還是透過拋磚引玉的方式,吸引更多對女壘有興趣的觀眾,甚至得到各種金玉良言,幫助台灣的女壘運動有更蓬勃的發展。

以下是幾張企業聯賽的場邊相片,請大家不吝賜教。

臺北臺產隊,同時也是中華隊主力投手林盈馨。
壘包間的攻防戰經常是棒壘運動的精彩畫面。圖為新世紀黃蜂的林鳳珍,以及臺北臺產的陳雅萍。
擊出全壘打後回到休息區,全體隊友列隊歡迎是必不可少的。
選手在球場上彼此加油打氣的畫面,頗有巾幗不讓鬚眉的英氣。圖為新世紀黃蜂隊一壘手池亦庭。
本壘攻防戰。這個瞬間可看到掌握全局的捕手已經放棄守住這一分,指揮隊友轉而注意壘上的其他跑者。


雖說不是標準的接殺動作,但倉猝間奮勇撲球的畫面更令人緊張。圖為凱撒勇士隊外野手陳筠婷。
凱撒勇士隊教練陳妙怡。中華隊過去二十年來固定的外野手,目前擔任台灣師範大學講師。
揮棒瞬間的力量是我很喜歡的畫面。圖為凱撒勇士隊選手樂育軒。
掌握場上選手「生死」的裁判
福添福嘉南鷹的游擊手楊依婷。
企業女子壘球聯賽週六固定由福斯體育台 (Fox Sports) 進行電視和網路直播,週日則透過企業聯賽的臉書粉絲頁進行網路直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