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ar噏
Gear噏

認識本土 思想武裝

【心態武裝】你覺唔覺得有時個罪疚感好重?

「唔啱聽嘅說話你想唔想聽?抗爭咗成年我發現咗啲嘢,你唔覺得有啲人好似買贖罪券嘅咩?雖然佢壓力大不過罪疚感好重,見到咁多手足受苦你就一定急住贖罪,尤其係宜家咁無助嘅時候,好多人都搵唔到方向。除非你改善到呢個現象,如果唔係你冇得同我中共鬥...中共鬥....」

第二集Gear噏想同大家講下「贖罪券心態」。

何謂贖罪券

「贖罪券」一詞來自中世紀羅馬教會,神職人員聲稱用金錢購買贖罪券就可以免去罪孽。對香港抗爭而言,「贖罪券」就係某啲人希望透過金錢捐獻畀政治組織或抗爭者,搵人代理抗爭,從而免去自己嘅抗爭責任。

唔係淨係捐錢先會有「贖罪券心態」,任何以罪疚感主導嘅抗爭都會有:只係想做完心安理得,忽略行動成效同目的。

共同體嘅罪惡感

基督或天主教徒認為自己有罪係出於教義,咁點解人哋抗爭會為你帶來罪惡感?你睇到細路被扑爆頭、好多香港人前仆後繼咁去抗爭,你會覺得自己「欠咗佢哋」。因為你覺得香港人係一個共同體,面對同樣命運,爭取民主自由係「共業」。抗爭者唔係為一己私利,而係為咗香港而犧牲。

抗爭者代替你犧牲咁多,但你又好似無以為報,所以你想像自己係有罪。事實上每個人都係自願出嚟抗爭,冇話邊個欠邊個,但你都覺得有所虧欠就係香港民族嘅體現

贖罪唔等於贖罪券

天主教相信人犯罪後需向神父告解懺悔,承認同反省自身不足,再用行動去彌補過錯,罪先會得到赦免。我哋成日會諗自己對唔對得住手足,將前人嘅付出同犧牲,化為抗爭嘅源動力,用行動彌補過往嘅不足,務求完成手足嘅心願,就係「贖罪」嘅過程。

為手足「贖罪」本身冇問題,重點在於心態要正確。「贖罪心態」係甘願承擔前人所托,認為只有贏先係真正贖罪,但「贖罪券心態」係為求心安,贏輸並唔重要。如果我哋用「贖罪券心態」抗爭,好多時會原地踏步,甚至會有反效果。

藥石亂投

抱住「贖罪券心態」嘅人一般嚟講好被動,依賴其他人提供行動方向,對抗爭冇咩認識同睇法。因為對佢哋而言行動對抗爭有冇效並唔重要,重要嘅係贖罪嘅感覺。正因為行動時缺乏理性判斷,好容易就會藥石亂投,有時好心做壞事。

例如見到網絡瘋傳某個消息,冇諗清楚就幫手傳開,可能助長咗未經證實嘅假資訊;上街抗爭搵唔到角色,又覺得出到嚟點都要做啲嘢,於是就亂咁set路障、亂咁掘磚,搞到條路塞死晒走唔到;見到有手足被捕覺得內疚,就是但搵個地方話要開花,冇宣傳冇計劃冇目標,可能會造成不必要嘅犧牲。

部份「贖罪券心態」嘅人樂於捐獻,希望從捐獻中得到心靈慰藉,情緒主導嘅判斷有可能助長各種歪風。例如會有人「鬥慘」,係因為只要夠慘夠煽情,就容易得到捐獻同支持;會有人「呃錢」,係因為售賣嘅係贖罪嘅感覺,而唔係實際對抗爭嘅幫助。「贖罪券」心態只係呢啲歪風嘅其中一個成因,如果係為做而做,冇諗過成效,資源就會用喺唔合適嘅地方。

抗爭設限

「贖罪券心態」嘅人容易預先為自己抗爭設限,缺乏抗爭想像,思想僵化,停留喺固有行動方式,唔願意走出舒適圈。自己覺得做咗某樣嘢就已經贖咗罪,可能會誇大自身條件限制,作為留喺舒適圈嘅藉口。

例如可能你覺得食咗黃店就夠,唔可能全職抗爭,但其實你仲可以得閒出街貼下文宣;可能你覺得去咗大遊行就夠,唔可能要求你去衝,但其實你仲可以幫手做下哨兵;可能你覺得都捐咗錢買物資,唔可能捐晒佢,但其實你仲可以幫手帶物資去現場。

我哋必須要時刻反省,檢視自己有冇誇大自身條件限制。如果每一個人都為抗爭設限,唔嘗試主動求變,固步自封,但求做完減輕罪疚感,抗爭就會原地踏步。

贖罪係為咗未來

抗爭真係好攰好無力,但當你每次諗起身陷囹圄、已去逝嘅手足,一切痛苦同辛酸,相比起嚟都顯得微不足道。「對唔對得住手足」唔需要掛喺口邊,唔需要道德或情緒勒索同路人,我哋當初都係自願去承擔呢份責任。「贖罪」唔係為咗過去嘅悔疚,而係為咗一個更好嘅未來。

「香港人報仇」就係一個贖罪嘅過程,只有報仇成功嘅時候,罪先會得到赦免。正所謂「自己香港自己救」,冇人一出世就注定成為拯救香港嘅英雄。與其消極咁買贖罪券,將抗爭假手於人,不如喺自己最擅長領域入面,積極咁為呢個共同體付出。

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

民族自強 香港獨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