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
马特

马特是真名,历史文化探访者,个人网站www.tiexiuyugudao.com,微信公号:斗量之海。

在流量平台包围中,我这只鸭嘴兽建起自己的个人网站

每次我浏览流量平台,感觉就像回到帝国博物学时代一样,每个人都被平台精准分类归纳在系统里,“美妆博主”“旅游博主”“知识博主”等等,那些难以归类的用户和内容通常流量不高,就像鸭嘴兽一样被藏在角落里。

​最初发现鸭嘴兽的时候,人们认为是个恶作剧,当时的帝国博物学认为所有的物种都能在已知系统里精确分类,而鸭嘴兽过于奇怪无法分类,人们索性不承认它存在。

每次我浏览视频平台,感觉就像回到帝国博物学时代一样,每个人都被平台精准分类归纳成不同物种,“美妆博主”“旅游博主”“知识博主”等等,那些难以归类的用户和内容通常流量不高,就像鸭嘴兽一样被藏在角落里。

我就是一只鸭嘴兽。

依稀记得小学五年级家里买第一台电脑的场景,当时的家居习惯是所有的电器都要盖起来,从冰箱洗衣机到电话遥控器,算是物资紧缺时代的朴素遗风,所以那时候电脑要配一套电脑罩,把厚重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包住。

和电脑罩同期的是古典的上网方式,需要用外接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只要上网就不能拨打座机,因为调制解调器连网的时候会发出叫声,俗称“猫”,和鼠标的“鼠”是一个老梗。

那时候觉得互联网是一个特别“高科技”的领域,只有极少数高学历的尖端人才能够从事,上网聊天是一件很新潮的事情,最开始在公共聊天室,后来腾讯模仿ICQ推出了QICQ,也就是QQ。

各种网络论坛是“流量”最集中的地方,当时的网络论坛有点黑板报的形态,早期网络文学创作也是在这里开始的。拨号上网时代网速非常慢,打开一张稍微大点的图片都要半天,所以当时有个提示语“多图杀猫”,类似今天流行标注本文阅读时间需多久(顺便提一下,这种标注看似服务用户,其实非常低级)。

如果要类比,这是中文互联网文明的早期,“雅典学院”与“百家争鸣”的时代,人类如孩童般天真可爱。之后博客和微博诞生,黄金时代到来了,人们憧憬互联网会把全世界真正连接在一起,地球村的概念被不断提及。

那时候的互联网从业者还残存着车间工人的遗风,喜欢把技术含量高的事情简单化口语化,现在就反过来了,喜欢把技术含量低的事情人造术语复杂化,净整拗口小词儿一套套的。

再后来,网络管控加强,举报不断盛行,流量经济兴起,饭圈抢占空间如蝗虫过境,人类回到了黑铁时代。

一个人如果30岁就开始怀旧,要么是他自己无可救药,要么是社会无可救药,我宁愿相信无可救药的是我自己,所以接下来停止怀旧咱们说点新的。

2018年我搭建了自己的个人网站“铁锈与孤岛”。最初是因为在人人网之后,没有平台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现在大部分的平台都是基于时间流更新发布,而我需要一个基于空间的,也就是可以平面展示我的全部作品。这样的需求目前多是纯粹视频平台,比如YouTube或者B站,可以平面展示一个人的全部视频作品,但我需要的则是一个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全内容高度个性化的。

这种需求本身是不符合流量经济的,流量经济要求发布者充满攻击性,基于时间流不断发布过量信息把用户包裹住,保证用户随时打开都有新东西可看,争取占据用户全部剩余时间,而平面展示用户个人作品则过于内敛,让用户沉浸于自我世界中不去专注消费平台内容。这种规则天然反对个性化而追求同质化,强调同类型作品稳定大量输出,让用户容易进行分类管理,学会自己给自己贴标签。

既然没有能满足我需求的平台,那我就自己做一个。

下图是我的个人网站手机版页面截图,此外还有一个电脑版页面,最上面的横幅“铁锈与孤岛”是好友钱赓给我手写的题字,网站还有背景配乐也是钱赓给我做的。

下面是网站的第一部分内容,我去年年底做的个人记录片《琥珀里的书与我》,内容关于我的历史文化探访写作,以及我和钱赓的“斗量之海”联合创作项目。因为我日常不制作短视频内容,所以只需要这样一个版块放长视频。

我的个人网站主体部分是我的文字作品,上图是之前在澎湃新闻市政厅栏目的连载系列,我走的国内外8条文旅路线,中东铁路、新疆北部、西康省、南满铁路、马来半岛、伊斯坦布尔、伊朗西部、乌兹别克斯坦。

在个人网站上还有我的朋友们各自的作品平台链接,在门户网站时代,很多页面最下方都有友情链接,类似现在的公众号互推。

网站最下面是我的个人电台“北方废墟”,我把网易云音乐的界面设置在了个人网站上,于是这个网站把我的文字、视频、音频作品都整理在了一起。

网站最下方还有赞助方式,我最早是看到维基百科这样做,网站没有收入只靠用户自愿支持,这种方式比起付费阅读更符合我的价值观。遗憾的是,目前个人网站无法备案,所以包括微信在内的很多平台都把我的网站屏蔽了,只能通过浏览器输入网址打开,比较麻烦。

曾经有人问我,在流量时代使用个人网站是不是为了表现某种反抗。我觉得可能有那么一点别扭,但谈不上反抗,最直接的动力还是基于现实需求,也可能是如一位友人所言,我就是把自己看的太大了,不愿为了平台而修正自己的作品,宁可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平台,坏处是一直被排斥在流量之外,不被人关注到,好处是保证全部作品的完整集中呈现,也不用小心规避不同平台的敏感词。

在我童年的时候,做个人网站还是一件非常前卫的事情,结果现在个人网站竟然成为了一件复古的事情,可见这个世界的时间线是在加速的,连“互联网考古”这种概念都出现了。

社会时间与个人时间是有关联的,当社会时间不当加速的时候,个人时间也会异常波动,也就是说现在人确实衰老的越来越快了。都说人的寿命在延长,可是我小时候四五十岁才是中年人,现在三十岁就开始被当成中年人了,人的社会寿命其实在缩短。

回归使用个人网站除了实际需求之外,还有心理建设问题。早期的互联网进化是一个把人放大的过程,大家发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他的作品只要有趣也会被传播和关注,即使他什么都不会,也有权利在各种聊天室、论坛和qq群里吹水,互联网被认为是人的自由扩大,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可是随着互联网的畸形进化,出现的状况是少数人被过度放大,多数人开始被缩小矮化,彻底变成数据流量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社会心理问题,个人再一次变得无比渺小,成为几十上百万点赞中无法凸显的数字,成为评论留言中被埋没的那一个,“刷存在感”成为一种居高临下的嘲讽,难道个人不该表达自己的存在吗?

人们变得无比驯服于平台制定的规则,如同“楚王好细腰”一样拆卸自己。比如用拼音或者谐音的方式规避平台的敏感词,导致国民汉语水平整体下降,本来整个国家文化程度就不怎么高,现在更低了。

在社会集体意识层面,人们也在时刻咀嚼“一夜成名”这个概念,一方面人们无比期待这种大流量降临在自己身上,类似“范进中举”一样狂热,流量就是这个时代的金榜题名,另一方面,人们对流量本身充满了怀疑,大家都默认所有的数据都是刷出来甚至后台修改做出来的,所有的热点都是事先策划好的,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任何惊喜。

建立个人网站,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让一个人全面看待自己的创造力,而不是将自己视为某一个平台某一种规则下的产品。在自己的网站上,你可以不局限自己是某个领域的创作者,也不局限自己是某种载体形式的创作者,美妆类视频、旅行类文章、读书类播客可以同时出现在你的个人网站上,共同呈现一个完整的你。

当然我并不赞同完全用作品来定义一个人,就如同我的一位做视频运营的朋友感叹说那些内容生产者都有自己的作品,但她的工作却不产出自己的作品,我说你的作品就是那些内容生产者,你可以决定他们的作品有没有人看。

不过在这个时代,用作品定义一个人同样是自我重塑的一部分,比如某个平台上扭屁股耍怪态能吸引流量,那么用户就会倾向于都去扭屁股耍怪态,这是一种激励,有点像教小狗作揖。但当人们离开这个平台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可能会感觉扭屁股耍怪态挺无趣的,不能定义自己,于是就会想做点别的,这就是自我拓展。

做个人网站并不难,也并不是完全没人看。我基本不懂任何互联网知识,所以是使用建站平台建立个人网站,完全是傻瓜式操作,如果连我都能做那多数人肯定能做,从2018年到现在,没有任何推广的情况下,访问量也有小五万。

VICE有句口号“世界在下沉,我们在狂欢”,说白了就是在这个倒了血霉的年景,人得能自己哄着自己玩,做个人网站就是一件让自己乐呵的事情。

最后再说一次,我的个人网站叫“铁锈与孤岛”:www.tiexiuyugudao.co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铁锈与孤岛

马特

多数人愿意跟随时代,甚至期待自己能引领时代,但总要有人负责落后于时代,成为人群中最无趣的那个人,郁郁寡欢地跟在时代后面捡拾被碾过的碎片。有的人就是永远都高兴不起来,总会在狂欢中嗅出苦难的味道,在歌舞升平里挖掘那些希望被永远遗忘的过往,那些令一小部分人感觉尴尬,同时令大部分人感觉扫兴的记忆。

0136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