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
马特

马特是真名,历史文化探访者,个人网站www.tiexiuyugudao.com,微信公号:斗量之海。

这部1986年的国产科幻电影认为,中国政治体制不适合人工智能 | 《错位》

看完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是,我们不该说“当年竟然也有这么好的电影”,而该说“这么好的电影确实只有当年才能出现”。

前两天推荐了两部国产科幻电影,见关联作品。这两部电影制作年代都很早,是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作品,更多表现的是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的未来展望,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1986年的国产科幻电影《错位》。

看完这部《错位》给我的感觉是,我们不该说“当年竟然也有这么好的电影”,而该说“这么好的电影确实只有当年才能出现”,这部电影严肃探讨了政治体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在试图辨析中国的政治体制本身是否阻碍科技发展,造成对人的异化,甚至使科技发展进入歧途。

电影剧情其实非常简单,一位技术出身的局长,因为烦心总要开各种会议,于是研发了一台机器人替自己开会,结果机器人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和人作对。这个设定今天看起来并不新鲜,有点老套,但这是1986年的片子,此时第一部《终结者》才上映2年,《银翼杀手》才上映4年,1986同年的另一部机器人题材电影是《霹雳五号》,而《机器人管家》要到13年后。

影片开头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红色的光线,一个男人在插满话筒的讲台前,空中落下散落的演讲稿,让人焦躁不安的场景,这是男人的梦境,暗示着他对开会讲话的恐惧。

这是男主角订制机器人外形的雕塑工作室,这个拳击雕塑是视觉重点,区别于西斯廷教堂天顶画著名的《上帝创造亚当》,就是上帝和亚当手指碰手指那个经典场景,在这个关于“创造”的时刻,电影出现的是一种暴力对抗的画面,暗示了后面机器人对人的反抗。

男主角制作了这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然后进行了一番严肃的对话:

人:你应该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

机器人:不想干的事情,你就不干嘛。

人:你不理解,不想干的事情,我当然可以不干,可是这么一来,想干的事情我也就干不成了。

机器人:你不想干什么呢?

人:开会

为了替男主角开会,机器人要学习开会的种种知识,包括苦练签字。

然而机器人开会开上了瘾,学会了喝酒和抽烟,此时他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不满足于对人的完全模仿,开始出现和本体的个性差异。

男主角此时第一次对制造出机器人感到不安,电影用红色光线表达人物心理状态。他开始意识到问题所在,官僚主义系统的强大会让机器人都被包裹在其中,甚至享受于其中,因为官僚主义恰恰是需要每个人都变成机器人。

机器人甚至还偷偷去和男主角的女朋友约会,比起沉迷于科学研究的主人,机器人似乎更像人,他喜欢开会应酬讲话,喜欢表达,对爱情、读书和娱乐都充满兴趣。

机器人开始真正有了反水的念头,是因为一份关于精简会议的文件,机器人把这份文件藏了起来,因为他意识到如果男主角看到这份文件,知道以后不需要开很多会议,也就用不着机器人了,生存的渴望成为了机器人的首要思想。

然而机器人和人都想多了,尽管发了文件,会议还是要开,甚至为了学习这份文件要开更多的会。

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也非常魔幻的场景,男人在车上睡着了,梦里进入一片荒野中,见到了老子,老子告诉他:切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谜,其日固久。

这是一句东方智慧的谶语,暗示着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人类希望让机器人替代自己开会,为了满足开会的需求,人类就要让机器人理解人的政治体制和思维,而一旦机器人理解了这些,就不再是纯粹的工具。在电影中多次提到人为什么要开会,大家都知道有些会议本不必召开却依然要开,这样的思维教会机器人主动为自己的存在创造理由。

男主角最终发现了文件被隐藏的事情,要求机器人交出来,并威胁机器人要让它去生产一线从事危险工作,机器人拒绝了,此时开头的拳击场景再次出现,预示着反抗。



机器人遇到了麻烦,由于男主角限制了他的能量,他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充电线,在开会时造成事故,他也无法得到人类的爱情,在万家灯火中机器人独自走在无人的店铺和街道上,感受到了孤独,他第一次与人类爆发了肢体冲突。


机器人找到男主角,两者对峙,最终男主角按下毁灭按钮,杀死了机器人。(当然,最后观众会发现,这一切都是男主角的梦)


在80年代文艺启蒙的思潮中,中国电影也在进行探索实验,所以在这部电影中能看到很浓郁的欧洲电影风格,色彩、构图、音乐、光线都非常先锋,我们看一下主角的家和办公室布局。


电影中男主角的秘书也是个有趣的设定,非常高冷强势语言生硬,女王范儿十足,我很喜欢她,我一度以为她是负责暗中监视技术人员和高级干部的安全部门成员。




这部电影的美术非常出彩,整部片子的画面被一种诡异而强烈的氛围笼罩着,表达的主题除了表层的人工智能科幻之外,更深层的是政治体制对人的异化。

“开会”本该是一种决策和传达信息的方式,但在电影中意识到开会是一种完全在日常工作之外的独立事件,开会本身对实际工作内容不产生任何影响,所以男主角可以制造一个机器人替自己开会,而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不对劲,大家都在为了开会而开会。

在电影中有一段对话指出了问题所在:我们不开行吗?中央开了,部里开了,省上开了,我们不开,没法交代呀,这可是个态度问题。而且为什么要开长会,因为文件规定会议吃饭一天不开伙,不开伙你在哪喝酒呀。

电影中男主角制造出机器人替自己开会,然而机器人逐渐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寻求爱情和娱乐,这是不是开会带给它的呢?开会意味着一个人被拉进政治生活当中,在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中,政治生活就是社会生活,一个人只有成为政治人才是社会人,机器人因为开会而成为政治人进而成为社会人,而男主角反而因为沉迷技术不去开会而逐渐被社会疏远,越来越像机器人。

男主角一开始制造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躲避自己不喜欢的政治生活,我们也可以说技术人员天然不喜欢行政与管理,但到了后面机器人开始有自我意识,男主角不得不考虑如何管理这个机器人,他开始变得越来越粗暴独裁,用语言和行动进行威胁恐吓。

技术人员管理机器和行政人员管理人是一个样子,反过来说政治本身就是一种管理人的技术,把一个男人放在女人的地位上,这个男人就会变成一个女人,同样一个再不喜欢管理的人站在绝对权力位置上,他也会变成一个暴君。

按照这部电影的设想,即使人工智能诞生,也会受限于中国的政治体制,机器人学到的是政治体制下人的思维,在中国当下的政治体制中,人工智能学到的也就是中国人善于开会玩弄政治手腕搞小动作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这部电影与其说是科幻片,不如说是政治惊悚片。

虽然电影中有非常丰富的场景,但角色和场景的关联性很低,电影中新闻里提到了共产主义建设,劳动模范一年干了三年的活,但整体场景却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后的未来主义风格,在悲观的设想中,本片从美术布景到人物风格都带有强烈的孤独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导演是黄建新,著名的《黑炮事件》也是他的作品,难以想象在1986年拍出这种电影的导演,后来的代表作却是《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可以说导演用自己的艺术人生表达了政治体制对人异化这个深刻的话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铁锈与孤岛

马特

多数人愿意跟随时代,甚至期待自己能引领时代,但总要有人负责落后于时代,成为人群中最无趣的那个人,郁郁寡欢地跟在时代后面捡拾被碾过的碎片。有的人就是永远都高兴不起来,总会在狂欢中嗅出苦难的味道,在歌舞升平里挖掘那些希望被永远遗忘的过往,那些令一小部分人感觉尴尬,同时令大部分人感觉扫兴的记忆。

0135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