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瑞德 | Fred Jame
傅瑞德 | Fred Jame

曾任某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主業是數位行銷與媒體管理顧問。長年的寫作者、譯者、編輯、重機騎士、雪茄和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 我也是養兩隻貓的犬派潛水員、健身教練、書法家。 關於我/https://fred.mba

小兵不拉馬要做什麼?從軍事角度看「不拉馬的兵」

本文延伸了先前關於「不拉馬的兵」這個概念的討論,以更接近軍事實務的例子,來說明「不拉馬的兵」至今存在的原因、在技術解法出現之前扮演的「過渡緩衝」角色、以及在系統最佳化之後如何讓他們功成身退。
本文原載於《吐納商業評論》電子報,歡迎訂閱。

本站作者程天縱老師發表幾篇以「不拉馬的兵」為主題的管理文章,談企業在型態改變之後,如果對於工作和人力的配置、或是運用的思維沒有改變,就可能會產生冗餘的人或位置。

日前另一位作者Konrad Young也藉由《也來談談「不拉馬的兵」》一文進一步延伸,談到組織的成就來自所有人努力的「向量整合」,所以在這其中傷害最大的還不是「不拉馬的兵」,而是「拉不同方向馬的兵」,這一點也非常精闢。

雖然最原始的「不拉馬的兵」故事或許發生過,但作為一個寓言的機會比較大。既然這個故事牽涉到軍事、而軍事又是我比較在行的事情之一,那麼就讓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延伸討論這個話題。

以下的討論並不是要混淆上述兩位前輩的理論,而是繼續延伸、並且從軍事實務的觀點,加進一些原版寓言故事中被忽略掉的元素。

軍事上「不拉馬的兵」真的存在嗎?

事實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已經不可考,但即使存在,也可能只有很短暫的時間。戰爭中人力需求孔急、甚至陣亡人數眾多,隨時需要補位,大概沒有空間讓閒人在第一線站著不動。

然而,軍隊是一種特別的組織;因為人力素質良莠不齊、隨時可能有損耗、特別是專業軍士官養成不易,所以雖然經常號稱「精實」,但在可能的情況下,多少會允許一些冗餘存在。

而多餘的人就代表著多餘的人力,所以在沒有作戰任務時,軍官必須找一些掃地割草之類的事情平均分配給每一位士兵做,而不會是一部分人精實操演、一部分人站在旁邊當「不拉馬的兵」。

商業組織則比較簡單。至少比較不會有「傷亡」問題;過去或許有些公司會以重要職位「重複配置」或是「都有副手待命」來因應大家口頭上開玩笑的「陣亡」問題,但現今由於有人資機構處理、求職求才管道也暢通,所以已經比較不需要先把人存著備用。

總而言之,軍隊或某些企業刻意留存「必要的」冗餘人力有它的歷史原因;而且因為程天縱老師所提到的蕭規曹隨、或是制度跟不上時代的緣故,往往造成原本的「備用人力」膨脹、使得單位裡到處都是「不拉馬的兵」。

只是你看到的他們不會站在旁邊不拉馬,每個人都還是有自己的事情忙進忙出,至少看起來都像是在掃地割草;但他們還是會希望有一天可以替補上去、或是順利撐到退伍。

不拉馬就等著被取代

前面提到的這些「等替補的冗員」,或許在一段時間之後會被機器取代;機器原本就會取代一部分正職人力,而被取代的人力如果還在,就成了自己的替補,不再需要「另一個人」。

而軍隊一旦進步到不再需要「人海戰術」、許多攻守策略都由機器來執行,對於「備用人力」(這個和「冗員」意義不太一樣)的依賴也會變低。

換言之,理論上「不拉馬的兵」確實應該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消失,重點在於「主管機關」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且即時透過政策做出反應。否則,你可能還是會在21世紀的戰場上看到他們。

不拉馬要做什麼?

不過,前面說的這些都是理論上的大方向;在許多實作的細節上,還是有些微妙的考慮。這邊還是來舉個軍事上的例子:

對於軍事稍微有些涉獵的讀者可能知道,俄系戰車多年來一直都是採用「三位乘員搭配自動裝彈機」的配置,而其他歐美、亞洲國家的設計則是以「四位乘員,其中包括一位裝填手」為主。

也就是說,俄系戰車已經透過自動化設計,取代了那位基本功能只有「將很重的砲彈拿出來塞進主砲」的裝填手;不僅節省了一位寶貴的人力/人命,也可以把戰車體積做得更小、更不容易被敵方發現,重新裝填砲彈接戰的速度也更快。

西方的軍事評論者幾十年來一直都在討論這個問題。支持者由於上述這些理由,認為西方戰車也應該仿效俄國設計;但奇怪的是,美國、德國等西方主要戰車設計國,就是不願意採用這一點,而是一直堅持四位乘員的設計、並且因而把戰車做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重。

說到這邊,你可以猜猜看這是為什麼嗎?

美國M1戰車(黃色)和俄國T-90(綠色)的大小比較。

依照原本的「不拉馬的兵」理論,在自動裝彈機成熟而普及、而且體制和戰術跟著調整之後,裝填手就變成了那位無馬可拉的兵,應該要被淘汰掉。

但西方的戰術思想認為,「裝很重的砲彈」只是裝填手在接敵時的任務;一輛戰車要保有作戰能量,平常的保養、維護、補給、甚至戰時的衛哨勤務都一樣重要。如果廢除了裝填手,等於接戰之外的工作要由三個人來做四個人的事情。

有部隊實務經驗的讀者,看到最後一句話就知道這對分工的影響有多大了。

此外,在戰場上子彈不長眼,萬一三位乘員之中有一人失去作戰能力,就少了一位可以替補的人;這在關鍵時刻可能是能不能繼續作戰、甚至生死交關的生存機率問題。

而更嚴重的是,俄系戰車為了配合自動裝填系統,車上存放的彈藥跟乘員幾乎沒有分隔(這一點最近在改善中),所以一旦被擊中,往往就是整個砲塔被炸飛、車上人員無一倖免。

砲塔被炸飛,經常被戲稱為「開罐頭」的俄軍戰車殘骸。

由近年來俄系戰車的作戰經驗,特別是今年以來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慘澹表現,都讓西方國家進一步質疑俄式三人配置、以及自動裝彈周邊設計(而不只是自動裝彈機本身)對於整體作戰表現的影響。

俄系戰車與「那個兵」的啟示

在「自動化」、「AI化」的風潮之中,用機器取代部分人類的工作、並且減少對於冗餘人力的需求是必然的走向;但為什麼會有俄系戰車這樣的反面案例出現?

(戰場案例分析起來很複雜,所以我們這邊只挑相關的、有啟發意義的點來講。)

1. 整體系統的設計問題

在自動化的過程中,並不是將某個環節粗暴的抽掉人力,直接把機器放進去就好。或許直接抽換可以看到一些帳面上的效率提升,但放在整個脈絡(context)和流程(workflow)之中,並不一定是加分的因素。這一點在俄系戰車上、以及很多「xx機取代人工」的案例上都可以看到。

2. 流程的最佳化

上一點提到「流程」,而流程是由很多步驟,以及連結步驟的物料、資訊、人力流動所組成的。如同我在〈你今天被系統智力測驗了嗎?〉一文中提到的:

流程圖上的方塊很重要,但魔鬼往往藏在連結方塊們的線條裡。

光是改善流程圖上的方塊,而沒有改善這些線條,就可能是事半功倍的結果。而且對於這些方塊的改善,並不只是將它們變得更自動、或是功能更強,有時候必須根據需求的改變,去增加或刪除這些步驟,最後再檢討整個成效。

我經常舉的例子是,將某些步驟自動化、電腦化、網路化之後,卻因為必須跟著增加驗證身分、防呆、防弊的設計,反而讓系統變得更複雜難用、甚至出錯的機率更高;而最常見的狀況,則是必須調用多餘的人來協助使用者,避免使用者觸發防弊機制、或是「自動獲得」錯誤的資訊。

德國人的解決方案

再回到軍事上的例子。雖然俄系戰車的三人設計間接導致傷亡慘重(相對來說,美軍的M1在戰場上服役40年來仍維持無乘員在作戰中喪生的驚人紀錄)和妥善率問題,但透過自動化來減少人員負荷、提高產能仍然是廣泛的趨勢。

而在這個趨勢和美俄等國的作戰經驗之下,誕生的就是德國的KF-51戰車。

簡單的說,KF-51採用自動裝彈機、而且也只有三名乘員,但保留了第四位乘員的座位(連級指揮官或無人機操作員),也避免了俄系戰車彈藥易爆的問題。KF-51可以說是幾十年來僅有的全新的戰車設計之一(另外還有三位乘員都坐在車體中、採用無人砲塔的俄羅斯T-14,這邊先略過不談)。

它之所以「全新」,一部分是因為整體設計根據自動化、少人化、資訊化的需求,推翻了大部分過去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而不僅僅是粗暴抽換部分元素(前面提到的1.)。

同時也針對這些改變,將工作流程最佳化(前面提到的2.)。例如在電子線控和網路技術的進步之下,所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可以頂替其他人的工作;所以即使有其他乘員受傷,也比較不容易因此無法操控戰車。

簡言之,就是技術進步和系統最佳化,使得合理的縮減人力變得比較可行(但先前提到的補給後勤工作還是無解,必須靠更有效率的補保體系來加強)、造成的負面作用也比較少。

至於要不要多一名暫時沒有拉馬的兵,就多留一個座位、讓指揮官來決定。

結語

這篇文章的重點,並不在於「戰車」(您可以將它想成是一個運作中的系統或組織),而是拿更接近軍事實務的例子,來說明「不拉馬的兵」至今存在的原因、以及它在技術解法出現之前扮演的「過渡緩衝」角色。

而在軍隊(或類似的組織)中,這樣的角色或許冗餘,也遲早必須切除、讓系統更精實,但未經考慮的直接置換、或是忽視脈絡的改變,卻可能帶來災難性的結果。

戰車或軍隊的例子不見得適用於所有的組織,但或許可以幫助你回顧一下對於「不拉馬的兵」的看法、並且印證一下在自己的組織中的狀況。

至於他們該不該存在、用什麼樣的方式存在、什麼時候該功成身退、用什麼樣的機制來取代,要不是看什麼時候有心改革、就是看什麼時候會是「不得不改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