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擦
擦擦

希望可以参与建设一个更有质量的中文社区。

在互联网上留下什么样的言语才是恰当的?大家一起探讨!(作为普通人)

我是个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言的人 。新闻评论区、论坛、社交媒体群组及微信朋友圈都可以看到本人不同程度的口水印记。虽然有时感叹自己在互联网留下了一堆废话,只不过作为一个“老派”的文科生总觉得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社会,至少互联网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尽管也有限度)的public sphere。而这样一个没有门槛的公共领域,需要我们 —— 世界公民或者互联网公民,去参与和表达。特别当川普胜选和反智倾向的媒介内容开始不断“爆款”于中文世界后,这份莫名的“使命感”愈发强烈。于是我每天都会“有所行动” , 如在“朋友圈”转发文章、点评时事和发表感想。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涉及不同领域、覆盖整个地球、甚至是跨语言的价值竞争自己有义务参与,哪怕做到的非常有限。

“这哥们看来是想得有点太多了”,我相信这会是周遭绝大多数人类看到以上这段文字的反应。我无意去论证自身主观行为意愿的建设性,我更想去探讨和反省的是一个纯粹技术性的问题:作为一个关心社会的普通人,在互联网上该留下什么样的言语才算是恰当的?

首先总结一下不断公开发表言论对我的生活产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

  1. 公开发表言论让我结交一些新的朋友,特别是价值取向和兴趣爱好相近的朋友。他们看到我的言论或文章会主动取得联系。
  2. 更加得到一些朋友对你的认可、尊重甚至喜爱。
  3. 是一种个人品牌的建构,周围的人会知道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找你,甚至有涉及经济和事业发展的机会产生。
  4. 养成了阅读、思考和写作的习惯。
  5. 某种程度训练了讨论和辩论的能力。
  6. 当很多人认可或阅读自己文字以及朋友告诉因为自己而改变想法和观念的时候,满足了成就感、虚荣心和存在感。

负面影响:

  1. 因为特定议题和政治立场而得罪人,包括原本生活里跟你非常亲密友好的人。
  2. 在不熟悉的圈子里,容易被标签化 —— 如“愤青”、“书呆子”和“政论狂”。这影响部分人想要进一步与我接触的意愿,包括潜在的约会对象。
  3. 类似第二点从而失去经济和事业发展的相应机会。
  4. 当引发争议的时候,周遭特别亲近的人会感到担忧。
  5. 被谩骂或鄙视,会影响心情。
  6. 行为惯性导致会顺便发表一些没什么意义,甚至自己会后悔的公开言论。

从列出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可以看出选择习惯性公开表达言论基本是一体两面的效果。结交一些朋友同时会得罪一些朋友,得到一些机会就会失去一些机会,满足一些情绪就会被一些情绪冲击。有没有更合理的方法增强互联网公开表达带给我的正面效果同时减弱负面效果?并且,所谓的公开表达,真的能达到让身边远近人等更进步一些、启蒙一些吗?(当然这里的进步与启蒙之定义一定是根据个人主观标准而言的。)

我收到了一些建议。

一类的建议是分层表达。如facebook和微信这种所有人都在的场域不应该发表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言论,因为这些地方有一个个体不同区块的社交关系在里面,而有些立场的公开表达会不经意间得罪或者让一部分人不舒服从而影响人脉网络。于是要分层,比如有些言论只适合在知乎、豆瓣或者某些特定平台出现而不带入生活圈中。另一种分层就是在微博、微信或者facebook这样的众人平台实行分组确保可能引发争议或者颠覆性思考的东西不被普通朋友接收到。

这个建议的悖论就在于,既然作为一个“亲友关系网”内的意见领袖(非公共知识分子和有一定粉丝数量等级的“KOL”),愿意花费业余时间不断写文章、评论和转发文章无非就是为了影响身边跟他们一样普通的人群。若“分层表达”的意思就是把言论限制于爱好和领域相同的“发烧友圈”,而不扩散出去的话,那么无非就是在玩类似于同温层的游戏。只不过有些同温层同温到具体某意识形态阵营内的取暖,另一些同温层是某个领域内的“大乱斗”与外界无关。

当我把“悖论说”回馈出去的时候,朋友们给我了一个明确的答复 —— 这种“启蒙情结”式的初衷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他们不认为价值上要在“公共领域发声”有什么问题,但在技术层面上就是用处不多。我们大多数时间混迹的是中文互联网世界 —— 请问这里面有没有真正的“公共领域”?不论有无公共领域,使用中文的网友有无“公共领域文化”为一种认知基础?更重要的是,有一些人、一群人、甚至一个世代的人在一些问题和价值取向上是无法改变的,又何必浪费时间?

朋友们的逻辑是这样。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关系有远近;有些人心地善良,心地不善良;有的人非常爱护我们,有些没太大感情。但是他们很可能在一些我们觉得天经地义或者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无感”或者“观念错误” —— 如,他们可能会发表或转发涉嫌种族歧视的言论。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个体,我们可能会去理论,讲一堆道理,甚至批判。由于没有“公共领域文化”的基本熏陶,外加上许多人(特别是前辈)有自身的时空背景,他们不但无法、没有能力吸取你的论述更可能因为你的“讲道理”或者“批判式”的言论对你产生反感,甚至感到受伤。他们很难去理性切割说我们正在讨论一个公共事务,而是认定你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很远的事情”,跟我讲那么多道理,你是不喜欢我、不尊重我吗?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非是转发了一个什么东西,一时兴起发表了一些“性情”言论,有必要被如此严肃对待吗?

这里的核心点就在于当世界上有很多人完全无法改变、同时又没有“情绪和理智消化能力”进入一个公共事务讨论的时候,何必去engage他们?特别当中可能有你的至亲和好友?为了一个不可能达成的任务而让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无谓”的矛盾,值得吗?这样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从一些朋友的建议看来就是生命无效率的实践。这就类似于选举的时候,对方的铁票区是不应该花太多时间的。候选人应该关注的是巩固自己的核心选民,并且争取“中间选民”。

是的,“中间选民”!有朋友就认为,应该想办法采取更聪明的分层,而不是公开言论给所有人看到。我们还是应该去与非“爱好圈”和“领域圈”的身边人沟通,但要认定谁是可以被“启发”的。一种简单的分层就是年龄段分层,成年人在一定年纪都是有认知局限,并且绝大多数人是很难接受新思想的。于是有人就认为“四十岁或者五十岁以上”的人他们发表再奇葩、反智主义和富有歧视性的东西都不要去回复和沟通,因为无法沟通。这当然不是说中老年人都不可能改变,而是有能力去改变的概率太小不属于“中间选民”范畴。比如歧视言论的问题,同辈的亲人就跟我这么说,“他们没有能力去理解,种族歧视和地域歧视是多么的不对和不道德。但从日常生活来说,长辈的确是爱我们的。所以我们没必要去跟他们沟通,做好自己就好。沟通了破坏家庭感情,何必呢”? 当然这种年龄分际有无科学性无法论证,只是朋友们的一种思路。

反过来的逻辑就是,若从年龄层做坐标,这种“启蒙活动”应该放在年轻人身上。有一次跟朋友讨论上海交通不守规矩和次序问题如何解决,我和一位男生聊了半天从政策面和公共宣传面该如何去做。旁边的女生朋友忍不住插进来,“现在这几个世代的人死光了,素质就自然好了。现在的孩子从小教育好,素养就会慢慢提高,遵守规矩的人就会增多。政策面讨论都是无用的,因为当下的人不可能进步”。所以有一些朋友会建议我发表言论可以屏蔽年纪大的,25岁以下的可以无限制向他们表达、不论他们喜欢与否。因为年轻就有弹性,就有潜力。

这是第一个大类的建议,结论就是技巧性分层表达,而不是完全无限制表达或者完全放弃对身边人表达。其中关键的技巧点就在于如何有效认知谁是你身边的“中间选民”,而谁是不该浪费时间去做沟通的。

第二类建议就跟沉重了,主要来自于我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建议是:永远记住不要过早消耗自己!什么意思?我不是学者也不是职业媒体人,不存在一个专业“公共知识分子”需要承担的义务。我就是个普通人,有热诚去参与是好事情,但这笔“参与的帐”要算算清楚。一方面有外部客观环境,谁都知道存在着“数字利维坦”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全球性的 —— 只不过谁是利维坦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状态。现在很多舆论平台和内容制造者是没有空间的,而这种没有空间你问一万次为什么也不会有用。让你没有空间不需要理由,直接技术上就处理掉了。而时代的普通个体,再关心社会也只不过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切面而已。我们有作为普通人有自己的事业、追求的生活目标和需要积累的财富,如果纯粹要满足表达欲或者“启蒙情结”在互联网留下言语从而影响消耗掉现实生活的路径,回过头看可能会是非常后悔的。有的人可能可以在自己的,与“公共事务”没任何关系的领域有很大的潜力,若因为自己在互联网的言论得罪一些人,失去一些资源是不值当的。“你是一个聪明、有想法并愿意耕耘的人。你可能真的有一天会达到某种程度可以make a difference,所以更没有理由去提前把自己消耗掉”,这也是讨论过程中我得到的一份劝诫。

为了更长远的将来(通常是个人的),我们或许要适度自我消音?

最后我要做个自我批评。先看一段我的朋友圈:

卢卡库关键时刻有啥用 啥用没有。吉鲁节奏慢半拍 但后面摆大巴的时候基本站中前卫的位置 格里兹曼顶最前面 战术还是成功的。这种比赛旗鼓相当 定位球一下就决定结果。法国队这种配置上半场都摆大巴 说明大巴没什么丢脸的 怎么能赢球怎么来。明天期待克罗地亚干掉英格兰。很受不了一个风气,去哪儿留学支持哪个队。今天朋友圈一堆法吹 明天一群英吹。哪天拿人家国籍再来吹。

这是世界杯半决赛法国战胜比利时后,我发表的言论,我想就是种不恰当的言语。据说让一些朋友感到受伤和被攻击。自己当时的心态就是调皮地想“讽刺”一个现象,于是真的就“肆无忌惮”地发了出来。说实话这番言论背后潜意识的观念,我可能自己都不能认同。反省一下就发现自己由于太习惯去“发表言论”,从而形成一种“行为惯性”。与公共事务没啥关系的事情,也习惯性地去批判和讽刺。像这样的“行为惯性”,我应该去注意。

最后就是想听听看到我这篇文章的人的建议。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