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笨湖
唐笨湖

后知后觉不觉后 先知先觉不觉迟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没有方向感的游离

贾章柯几十年如一日的书写着乡村,可是随着物质的变迁,他的心境发生了改变,对待乡村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关注最贫穷的人家,现在关注富起来的那些人了。
农民们割麦的场景符号

整部电影看完,心里的惊喜算不上很大,期间也有了一些起伏,纵向的来对比科长这么多年来的电影,一如继往的将镜头对准火车站、餐馆饭店、街道上的行人,或端着碗吃饭、或静坐发呆、或双眼空洞,总之,全部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无奇的人们,他们来来去去,毫无目的。电影中第10章余华部分,他发出一些疑问,家乡的人们在街道上走来走去,都不需要上班的吗。

看电影之前,做了一些功课,找到前几天科长的访谈,了解到这部电影经历了改名,原名叫做《一个村庄的文学》,后来拍着拍着,由于余华的一句话,最后修改成现在的名字:《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其中余华说的话还是蛮有感触的,他说小时候经常在家乡附近的海里游泳,但海水都是黄色的,听大人们说,游到海水变蓝的时候就可以了。

回到这部电影,能产生共鸣的部分比较少,不像之前科长的《站台》《任逍遥》《小武》《三峡好人》,其中的人物背景,所做之事,所吃之物,所住之房都能在现实中有一些镜像,代入感强。回过头再来看,你会发现,这部电影里几位作家的人生轨迹是这样的:在农村里长大,上学或其它形式出走农村,居住城市,在城市中写农村的生活出名,出名后写过城市里的生活,失去了原始且较为新颖的写作素材,重新想要回到农村,继续书写最为熟悉,触动最深的话题。其实,这样的情景,和科长本人的人生轨迹离奇的相似,那么,电影所选取的几位主角也就不奇怪了,包括现在可能被大家遗忘的一些诗人或者作家,如欧阳江河,西川等。

进城务工的农二代是新时代的大部分观影群众,他们背离了家乡,在城市里从事着辛苦的工作,而且大部分的他们,处境尴尬:回家乡吧,自己心有不甘,况且回去还会被家乡的人看作失败;不回家乡吧,城里的房价,生活成本又是他们不可能承受得了的。由此可见,电影里的情景与现实里的出入巨大,导演抽取了生活情景中的一小篇章,并将他们在生活的案板上切分成18个小章节,由吃饭开始,到游泳结束,穿插四位主要作家。

大部分时间里,贾平凹是在自己的书房里回忆过往,周边是他的墨迹;第二位余华行走在乡镇街道里;第三位梁鸿是在乡下的河边,游离味十足,有点格格不入,回忆过往,过往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特别心疼后两位,特别是小河边上的高铁高架,时间的洪流带走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微小变化,而是将这些东西的变化糅合在一起,如冰雹一样砸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看电影过程中,一直有一种感觉,电影所描述的怎么就那么像80年代的伤痕文学,从过往的陈旧的伤痛的沉重的生活环境里找寻最重要的写作素材。有人说贾导的电影大部分时候像是纪录片,本片也是,开篇吃饭的场景,西安火车站,以及最后农民收割小麦,每一部分都是浅尝辄止,最大的感触就是两个字:游离。很多年以来,科长都是‘固执’的在自己的作品里堆叠着不同的符号,一招鲜吃遍所有,虽然指向性比较强,但是会有一种偷懒耍奸的感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电影叫做《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意思是距离岸边会越来越远,距离最坚实的依靠越来越远,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游离,游离了最原始的触动,还剩下什么呢?

中国的乡村文学还存在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