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 CHEN 人生花滿院
PY CHEN 人生花滿院

禪修經驗超過十五年,曾於印度與尼泊爾旅居三年並於2023年正式完成五年高階禪修大手印的學習。目前於章成禪師門下學習。 個人生涯諮詢I豐盛意識自我覺察I 🌼 https://linkbio.co/pinyentara

[生活篇] 從柬埔寨詐騙事件看見自己的「盲與茫」

打破固著,增加看事情的角度,讓我們走在趨吉避凶的人生道路上
(Photo from Mel Elías)​

最近吵得沸沸騰騰的新聞莫過於「柬埔寨淘金夢」,一心想去賺大錢的年輕人在異鄉發現這一切都是騙局,有人繼續待在騙局裡、有人逃了出來、有人犧牲了生命。新聞媒體裡許多專家名嘴紛紛討論爲什麼年輕人會做這樣的選擇,理由很多種,其中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就是「為了多賺些錢」,在大家都想賺大錢這個誘惑下,看不見其中佈局的不合理,因而中了圈套,這個看不見也就是自己的「盲與茫」,它不是只有這群年輕人才有,我們的生活裡普遍都有這樣的片段,只是地方不同、時間不同、主題不同,我們先聚焦於如何化解讓人掉入騙局的「盲與茫」。​

以最近火熱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第四集「三兄弟之爭」的故事作為例子。劇中老三非常尊敬自己的兄長,相信兄長總是為自己著想絕對不會虧待親兄弟,所以當大哥、二哥帶著切結書要求分政府一百億的補償金時,即便自己當下有懷疑,但在兄長的勸說下,還是簽了這份對自己不利的合約,事後才發現,兄長拿了八成的補償金,自己雖然有二成因為還得要負擔稅金,反而產生負債二億六千萬,這個負債將會拖垮自己和妻女的生活。老三因一味的相信兄長而未針對切結書內容和兄長勸說的話術進行觀察與評估,導致自己必須負擔龐大的損失。老三的「盲與茫」來自於「親人絕對不會騙我」的固定信念。有些人說「盲與茫」是建立在人各式各樣的欲望裡,這是其中一個因素,但是無論是欲望或信念,都形成了「固著/執著」,就是這份「固著/執著」導致看不見其他的角度。​

💡無法流動的「固著」形成「盲與茫」​

​在我們認定蘋果是蘋果時,當別人說那是紅色的果實,我們心裡就會有個聲音「蘋果」,甚至會糾正說紅色果實的那個人,告訴他「這是蘋果」。當我們認定它是「蘋果」的那刻,蘋果已經永無翻身之地,注定在我們眼裡,它只能是「蘋果」。事實上它可以是「紅紅的圓球」、「上下都凹下去的紅色果實」、「上面會有一根小支的紅色水果」…..甚至你可以叫他「紅果」。這時候的蘋果就不是只是「蘋果」,他變化成各式各樣的名字,任何人都可以賦予它一個新的描述,所以當我們以這樣的角度看蘋果時,就不會直接說「這是蘋果」,然後畫上句點,而是會觀察眼前這個水果,然後賦予我觀察他之後給予的名稱或描述。有發現其中的差異嗎?​

💡固著時不會有「觀察」,而「觀察」建立在可流動的空間裡​

回到「非常律師禹英禑」故事裡的那位老三,如果他讓自己的信念裡多了一份「可以流動的空間」,當大哥二哥找他談政府補償金時,即便過去兄長對他一直很好,但畢竟這是大筆金額而且自己過往沒有類似領取補償金的經驗,他想多思考一天再簽切結書,當然當他提出要求要「觀察」時,兄長一定會反撲,畢竟這張切結書是建立在不合理的騙局裡,所以一定要逼迫老三當下簽切結書。如果老三信念裡多了一份「空間」,他就會發現奇怪的地方,假如兄長真的是對自己好,為什麼不給他時間來思考呢?兄長在跟律師討論這份切結書的時候應該也花了些時間,而且事情也不急,但是為什麼卻要求要「當下立刻」呢?這時候原來堅固的信念就會開始軟化,不會只有那個「一」,而多出了「二」。​

佛陀在《深厚密嚴經》提及:「一切比丘或智者,如燒砍磨練純金,三加觀察我所語,方可接受莫恭從。」所以即便是釋迦摩尼佛這樣的大智者都告訴弟子對師長、智者的教言需要「觀察、觀察、觀察」,更何況是跟自己不熟悉親友或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增加看事情的角度,讓冰山變成流動的溪水,化育無限的可能​

​​

劇中的老三如果在當下走出「只能相信兄長」的固定想法:兄長從我小時候都一直照顧著我,這份補償金只有我一個人領走也不好,所以我也想和兄長們一起分享這份補償金,只是分配的方式我需要諮詢一下專業人士,即便兄長們看起來很急迫,但是專業的建議是我現在更需要的,而且補償金也還沒撥下來,還有商量的時間。」在這一刻,老三就走出了「盲與茫」,這個騙局也因此會破局。​

當我們給眼前的人事物多一個觀察的角度,會發現,也許我們可能會做出不同的決定。​


*臉書上這個apple手機好便宜喔,剛好我需要支新手機 ​

​ ​ ​ → 賣家是誰?是來自知名商家或是有實體店面?為什麼他們可以訂出比正常售價便宜三成?​

*他好可憐,爸爸得癌症需要醫藥費,自己還失業,反正我還有些存款,幫他應急也算做善事 ​

​ ​ ​ → 我認識這個人多久?我了解他嗎?我認識他的親友嗎?需不需要去醫院關心一下他父親?​

*這是內線消息,外面都打聽不到的,投資之後,每個月可以固定收到10%的分紅,投資金額跨越不同的等級,還會有額外的回饋​

​ ​ ​ → 這家公司的背景是什麼?他們的產品是什麼?有公開的財報嗎?會計師是誰?​

所以多一個角度看事情時,往往可以看到原來看不到的地方,而這個多出來的地方化解了原本的盲點,多了份清楚與理解,無論是那群想去柬埔寨賺錢的年輕人,或在寶島為生活的柴米油鹽醬醋茶打拼的我們,當固著的信念產生流動時,原來因為這份固著而產生的情緒與執著,也會因此轉化,因為這時候我們看到的蘋果不再只是蘋果,那件事也不再是「只能是這樣」的角度,那個人也多了一面我本來看不到的地方,這份「盲與茫」就會被打破。​

​​

章成禪師在「金剛經」一書提到:​

「這個『人相』會讓你一直產生固定的反應,也會讓你一直看不到其他的角度。那就像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也有人真的還活在:日本人是侵略者、法國人很浪漫、印度人又髒又臭...的想法裡面。這些標籤,就是你跟世界互動時,產生衝突與不順的原因。所以減少對別人固定的印象、增加看事情的角度,這就是在修『無人相』了。漸漸你會感覺到,很多事情確實可以有改善的空間,可是也有它的存在,已經值得感謝的理由。那這樣的心境,是不是更讓你自己活得更美好呢?」(*註)​

當我們跳脫出那份固定的想法,增加觀察事情的角度,不但能夠讓我們趨吉避凶,避免掉入別人設下的騙局、降低因為一時衝動導致的錯誤選擇、拿掉對別人的濾鏡而多了份包容與降低衝突,慢慢的,我們的人生就不會一直在「避凶」,而是一直在「趨吉」,就如同章成禪師所說的,這個不同的心境,讓我們自己的活得更美好。​

🌼好書推薦🌼​

「金剛經」。 作者:章成、M・FAN。 商周出版社​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