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樓C室
9樓C室

蝸居斗室,隨讀隨想。

識育都市與性自主——讀《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儘管今天女性平權步伐加快,婚姻與生育純粹出於愛而非責任,但社會普遍對女性應該已婚並育有子女的「完整」觀念仍然揮之不去。單身、未婚、單親、不生、無孩……諸如此類的形容詞套在現今女性身上,一般都不會引人稱羨或以為榜樣。透過走訪過百名無孩女性以及從她們娓娓道來的故事裡,作者著力指出膝下猶虛只是旁人能夠看到的表面。
Caption from Bookwalker

書名︰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原著︰Kate Kaufmann
翻譯︰趙盛慈
出版︰大塊文化 (Taiwan)
版次︰2020年5月 (原著2019年4月刊)
ISBN︰9789869760386


碰到書名「無後」這個詞,自然想到《孟子.離婁上》家喻戶曉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然而考據原文,孟子所指的「無後」應解失去後人尊重,跟未能事親和事君並列「三不孝」,故說孟子談孝道無關生育,只是後人張冠李戴罷了。偏偏繼承香火的想法深入民心,萬一傳宗接代無功而還,便得從家族福蔭的因果業報勉強找答案。

免生歧義,以下還是以「無孩」代替「無後」較為妥當。相較之下英文選詞開放多元,可以Childless、Childfree、Non-mum(非媽媽)或借用醫學用語Nulligravida(未孕婦)形容無孩,悉隨尊便。

在經濟發達的後工業地區,女性獨身、遲婚和少子都漸趨普遍,人口老化對各地政府都是頭痛難解的問題。於是從社會福利政策折射出分配邏輯而言,不難看出社會始終以家庭為中心,甚至視生育為家庭的專利歧視婚外生育或採取差別待遇。一般而言,家庭會比個人更優先獲配公共資源,同一性質的援助對家庭(特別是育有未成年子女)亦較慷慨。

儘管今天女性平權步伐加快,婚姻與生育純粹出於愛而非責任,但社會普遍對女性應該已婚並育有子女的「完整」觀念仍然揮之不去。單身、未婚、單親、不生、無孩……諸如此類的形容詞套在現今女性身上,一般都不會引人稱羨或以為榜樣。作者作為其中一份子,固然切身感受到社會與傳統觀念加諸在女性身上不切實際的預期。女性步入某個年齡之後,亦容易與成為人母的姊妹疏遠。

作者在此書的首要關懷,就是指出女性正面對的刻板印象,以及促進非媽媽與媽媽之間的互相理解、尊重和對話。透過走訪過百名無孩女性以及從她們娓娓道來的故事裡,作者著力指出膝下猶虛只是旁人能夠看到的表面。撇除嚮往自由自在不願被教養責任束縛,有些女性為了生育曾經耗費心神仍不得要領,或在生育黃金時期另有規劃或被突發事情耽誤而白白錯過。

就算女性(不論情願還是不情願地)不當媽省卻了養育的負擔,工作、社交、慈善活動甚至是別人的孩子還是會佔據時間充實生活。她們亦可能要面對照顧老伴、婦女疾病、退休規劃、財務預算、臨終安排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都不是非媽媽獨有,但獨自面對帶來的身心挑戰仍然不容忽視。

除了在書末各自給非媽媽與媽媽的溝通貼士,更重要還是公共服務配套能否建立完整的社區支援網絡。不論是讓無孩女性同一屋簷下的共享住宅,還是由非牟利機構為已屆退休年齡的無孩女性提供財政援助及臨終服務,都能從政策層面著手使無孩女性在社區被看見和真切感受到尊重,進而一步步破除社會既有成見和刻板印象,讓女性可以真實地充權,為自己的生命創造更多可能性。

有了自主的選擇權,才有N種可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