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ghtFu
WrightFu

不學無術的香港廢中一枚,被醬缸社會不斷磨蝕的齒輪。珍視香港,也對羊城有複雜的情感。同時遊走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閱讀為主,偶爾隨心寫寫,努力練習讀文「斷捨離」,著有《港穗情緣》

表態的兩難

不論極權的魔掌有沒有伸至自己的腳前,其實這都是一個逼著要表態的年代。

極權強逼的表態,恐怖程度,已有不少人闡述過了。他們要你做的,不僅是要明確宣示自己反對一些極權不接受的立場取態,也要是做一個「十全十美」的啦啦隊,當沒有真誠明確地為極權的思想吶喊助威,甚或沒有充當「污點證人」舉報違例人士,他們也可以視你仍有離心,不是一個及格待君主擁護者,配合全面監控的社會信用系統(或更赤裸的健康碼),把你打造成脫軌的壞份子,影響日常生活。

但就算極權的槍頭仍未指向自己的頭顱,在社交媒體上即時地就各大議題爭相(高調)表態,對KOL也好一般網民也好,也是一項難以逃避的行為。

誠然,在當下的香港,我們知道,(高調)表態,是一種對極權的對抗,一來讓自己的聲音不被有識之士無故代表(比如N年前唔得掂說沒有參與反國教遊行的人都是支持國教,到現在柒婆仍會用上同樣邏輯legitimate黨安法的正當性),同時為歷史留下多一筆(相對實質的)記錄,也是對(僅存的)言論自由的珍視,避免自己日後真的有很多說話要說的時候,已沒有了自由自主地發聲表達的權利。

不過,我們也看見,在遇上大是大非的時候,如果一些人、一些團體機構,因種種原因沒有(或含糊地)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事件的立場取態,同樣會招來不少非議、質疑和猜忌。為了息事寧人,有些人只好高調地「重申」自己的立場,但這等措舉又往往會引伸出新的爭論。

這裡無意討論中立騎牆或保持沉默,是否會成為極權暴行的幫兇,但就算一個人不接受極權的暴行,抗爭的表態方式,還是可以有很多種,社交媒體的帖文,並非唯一的途徑。比如上星期蘋果日報被黑警高調掃場,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憤怒,然後附上翌日買實體報紙的打卡照,彷彿這樣才能清楚讓人知道你對黑警粗暴踐踏新聞自由的憤慨;可是,有不少人,他們沒有在社交媒體高調表態,卻會加入訂閱蘋果(或把已有的訂閱計劃升級)、天天買實體報紙,甚至自掏腰包登(匿名)廣告、瘋狂購入壹傳媒股票。這些也是表態的不同方式,可是這等「回應」就顯得相對低調,不易被人看見了。

又比如黃色經濟圈,在店面裡貼上文宣、不播放CCTVB、在貨品標籤和消費單據上附上抗爭口號等的店鋪,往往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注意,但沒有作出這等行為的店鋪,他們暗裡對運動的支援和付出,可能亦會比那些相對高調的店鋪更多,但這等「黃店」卻會被更多人忽略,甚至惹來猜忌,形成早幾個月的「鬥黃」風氣。

在相對太平盛世的日子,一些「鍵盤戰士」只會在網絡上高調宣示自己的立場,可是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卻沒有就著這些「立場」有所實踐,甚至有著大相逕庭的生活習慣,這的確是一種惹人反感的行為。可是,在寒憚效應越加嚴重的日子,單純的在社交媒體表態,風險也越來越大,慢慢地,出一個status和暗地做實事,分野也變得更少了。

只是,不論對極權和一般人來說,每個individual仍是要透過在社交媒體上的表態,讓別人能夠定義自己的身份和取向,無法迴避。社交媒體的急促發展,讓不少人「有你冇你」都要先就一些大事說兩句,或多或少,也促成了如今這種逼著要表態的「共業」。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