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ghtFu
WrightFu

不學無術的香港廢中一枚,被醬缸社會不斷磨蝕的齒輪。珍視香港,也對羊城有複雜的情感。同時遊走Medium、Matters及方格子,閱讀為主,偶爾隨心寫寫,努力練習讀文「斷捨離」,著有《港穗情緣》

初探Mewe,再思社交平台的價值取向

近日香港網絡界蔚為成風的趨勢,乃不少網民從Facebook移民至其他社交平台。在眾多社交平台選項中,較多香港人曾提及過的分別有Mewe、Gab和Parler,經過了一段時間,Mewe似乎吸收了最多的香港用戶,讓社群篷勃發展。

Facebook過去也出現過多次的移民潮,自己就是三年前其中一次「移民潮」裡決意大幅減少使用Facebook,轉場至Medium(及後來的Matters和方格子),輔以其他會刊登長文章的新聞或評論網站,作為自己接收訊息的主力(反送中爆發後,Telegram的各大頻道也佔了一席之地)。Facebook在個資保護、內容推送演算等範疇,一直臭名遠播,但過去不少次的「移民潮」在香港並不持續長久。不過這一次,「移民潮」在香港的聲勢卻來得更為浩大,也許不斷對異見人士作無故禁言,和針對美國大選訊息的不中立取向,成為了港人決意「移民」的催化制。

「Mewe港人入門群組」截圖

Mewe的特點和功能,相信已有不少網民提及過,在此不贅。好些熱心的網民,主動設立了「Mewe港人入門群組」,詳述了「移民指南」和整合各大由香港人設立的群組,執筆之時,群組的數量已達二百多個,包含了不同社區的街坊群組、海外港人聚合、新聞訊息交流、飲食購物、旅遊和興趣等,而不少群組的管理員為免被小粉紅和五毛洗版,在加入群組時也設置了一些題問審查,內容大多跟「真」香港人的思維共識或運動衍生的梗有關。自己暫時初步的觀察,網民使用群組的習慣跟以往的Facebook並沒有太大的分別。

在大幅減少使用Facebook之前,雖然自己也有加入一些群組,但訊息量的巨大,加上無法時刻追縱最新的議題和討論,所以也甚少在這些群組「蒲頭」發帖留言。也看過有一位文友指出,Mewe的無審查特點,可能會成為另一散布假新聞假訊息的溫床。這才讓我思考更多,「移民」是單純轉一個地方,繼續既有的社交平台行為,還是把網絡使用的思維也換過來。

當日自己選擇Medium為落腳地的其中一個原因,乃覺得Facebook充斥不少沒有養分的內容,打算得到更多深度長文的滋潤。雖然實際上Medium、Matters和方格子的呢喃文章亦有不少,但碰到高質量內容的機率,也總比在Facebook來得高,讚賞公民基金會的Liker Land閱讀器,也有著類近的初心,不追求大量的瀏覽,更追求深度的閱讀(當然實際操作成效,則另作別論)。無可否認,不使用Facebook會令自己跟不上一些香港的網絡熱話和趨勢,但在這搶佔注意力的年代,要學懂避免上癮,選擇接收適合自己的訊息,難免要有取捨;而各種訊息滿天飛,真假難分,(未經消化的)即時轉載和立場宣示,偶爾亦會導致失言或出現「炒車」的情況,反而追求一些事後較為深度的分析或核實,才是更為重要。

當然,自己從不否認地區群組的作用,好些如街坊拼車、黃店團購、口罩再分配等,沒有了這種平台,就不容易催生。但也許自己過去一大段時間也是以接觸長文為主,最初遊走於Mewe的群組時,思維上也要花一點時間,才能適應過來。

有些時候,自己也會覺得有些網絡資源的運用,出現了錯配的情況。一些經營著Facebook專頁的朋友,帖子內容頗長,且並非毫無深度(有些時候,立場新聞會轉載一些public figure的Facebook帖文,也可以是一篇中短長度的文章了),但社交平台的帖子顯示功能,其實並不切合他們的需要,單是無法排版,已是一大敗筆,這些個人/團體的內容,倒更適合透過博客/網站等方式呈現(這一批人應該有不少被Patreon吸納了,但Patreon畢竟是獨立的山頭,且各自設有付費牆,無法促進用戶間的連結和交流),他們繼續使用Facebook,很可能只是其他平台的觸及面始終不夠廣泛。相反,在長文網站裡的呢喃型文章和用戶間的社交閒聊,也許更適合置在社交平台的群組裡,我也樂見有熱心人會在Mewe裡創建衍生自Medium/讚賞公民/Matters的群組。

當然,香港人這一次極有意識地要脫離Facebook的「魔掌」,絕對是一個好的勢頭,也希望這次「移民潮」不會慢慢的寂靜下來。針對現實世界的移民,不少人都說要入鄉隨俗,不要到了他方都仍然用香港的生活方式;而網絡上的「移民」,倘若把網絡使用習慣也換過來,我不知道這是否太痴人說夢,始終好些使用習慣是大勢所趨,但倘若Mewe的港人社群能跟Facebook展現較大的分野,這就會是更完美的景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