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de
fide

希望學會聆聽

2019年度問卷|輪到我裸奔了

(编辑过)
  1. 2019年只剩下不到十天,分享一件在年初想不到今年會發生的一件事?這件事對你個人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加入Matters。
    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噁心,但確實意想不到自己會重新在一個網路平台上發文章、與人互動。我不玩網路社群多年——我的FB是拿來看新聞、看台灣公知、KOL說了什麼,感受一下台灣的脈動;雖然僅限於同溫層,雖然也知道即便被動使用,也逃離不了臉書演算法。
    因為喜歡潔平的關係,一直在看、關注Matters,但很慢才註冊發文,因為我知道一旦開始玩我可能就會不知節制,正如賭徒不可以進賭場一樣,我覺得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不要下水,但我看到一篇又一篇令我心折、令我很想和作者說什麼的文章,當我發現我已經開始在腦中和十來篇Matters文章對話時,我覺得這樣好像已經不太正常之後,就乾脆下水了。

    改變:

    如預期的花了大量時間掛在Matters上,比我預期的看到更多令我心折的文章,無預期地有了許多精彩的對話。一開始最驚訝的是連Matters、LikeCoin團隊都會去讀普通用戶如我的文章,並且非常認真且深度地回覆,大概這就產生了一個positive feedback loop、正向循環,讓我有動力繼續跟人對話、交流,接下來就遇見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靈魂...那都是後話了。
    (不過我仍需要習得如何正確健康地使用Matters的紀律跟節制就是...)






  2. 說一件在2019年讓你覺得最無能為力的事。你有沒有試圖改變它?如果改變不了,你是如何與它相處?
    今年香港發生的一切。(以及延伸的、或一直以來,台灣的事。)
    身為一個海外台灣人,無能為力的不止我不能做什麼,而是我甚至沒有心力、時間、或坦白說足夠的動力,去持續了解、關注每日每週的新發展,以及新聞背後的千絲萬縷。我可以勉強跟得上大的新聞,但事件之巨大、那麼多被生活被翻轉撼動的人,遠遠超乎我能夠賦予的關注力,我為自己連付出更多時間精力去關注都做不到而感到某種虧欠感。

    改變不了。在我能力、意願可負擔之內關注下去。新聞讀到一個程度,訊息超載、麻木無感時,往往是個人的故事、經歷幫助我重新鬆動無感,所以我很珍惜在Matters上讀到的個人的聲音、故事(太多了無法羅列),也很感謝花許多時間釋疑、整理新聞、做懶人包的作者如@goodwill  @DrunkenMarxist  @盯著鏡子的呆子 ,幫助我navigate新聞超載的失焦、疲乏..
    (當然我們也還是需要好新聞)







  3. 在2019年,獲得了什麼讓你最有力量感?
    我不知道獲得力量感是不是好事耶。工作上也許算?



  4. 描述今年遇到的一個让你想起就感到温暖的人?
    一年想起來太大,就講一下上個禮拜才剛發生的好了:
    過去幾年,MC和我通常會在同事各自去放聖誕新年假前,派一點小禮物,今年我按慣例給同事們巧克力,料想不到MC給了我一瓶酒、特別的巧克力、寫了一張卡片、外加一個擁抱。

    今年對MC來說是壓力特別大的一年,公事上非常忙碌,私人也發生一些事。我每天早上手機一連上線看到她六點鐘以前發來的郵件,就在心裡想天哪她今天又要做上幾個小時了。得空的時候,幫她做一些事,但自己工作也忙,也就只能做一點。結果沒想到十月時MC就因為壓力過大被大老闆強迫放假(好像是,過程我也不清楚),剛聽到的時候嚇到——早上才收到MC的郵件,不到中午就收到老闆發的M不在時工作分配、進度的開會通知,一開始我還以為她家人出事。知道後深感因為我們疏忽、分攤地不夠多她才會爆表。
    總之後來她復工了,大家繼續忙碌,然後也終於過完這一年,雖然收假後還要去收尾,但大致上完成。
    給我禮物時她說:I couldn't have done it without you.
    我在心裡又想了一遍:我才是。(之前我就跟MC說過,我要不是看到你(跟大老闆)的work ethic,我應該沒辦法繼續下去)

    共事三年多(四月換了個職務後,MC就不再是我的直屬上司了),相處愉快,私底下沒有交集。平常大家各做各份內的事,如果不是今年公司事多,大概也沒機會"患難見真情"。











  5. 有沒有什麼時刻讓你意識到時間消逝,你會不會對此感到慌張?
    過了一個年紀之後,都會感到時光飛逝,幾年前可能還很在意自己一事無成,但現在好像沒那麼在意了。

    我很幸運,我爸媽雖然年紀不小了但都很健康,我最怕的是那個終於意識到「他們老了」的那個時刻。





  6. 2019又被稱為割席年」,在这一年,與朋友、親人、愛人保持親密,对你来说,是更容易还是更困难了?
    我所在的環境,周圍並不是那麼多人在關注香港的事,再加上我現實中的社交圈很小,沒什麼人讓我割。
    至於台灣的事,反而同溫層的想法都一樣,我不喜歡太意識形態的深色跟許多人對中國及中國人幾乎本能的偏見(許多無知傲慢到讓我得握住嘴巴幾欲出口的惡言),所以我喜歡Matters,儘管我有我的傾向跟立場(以及無可避免的、我的偏見),我也不否認很多說要突破同溫層,本身即是一種同溫層的行為,但是我還是覺得Matters是個可以幫助我接觸不同視野的地方。




  7. 相比一年前,你與身体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有更喜歡現在自己的身體嗎?
    我一直都不是一個擅長「住在自己身體裡」的人,對身體的知覺挺遲緩的,也欠缺打理。
    好像每年體重都比上一年多..... (滴血)
    不過我真的沒有意志力可以少吃不吃或大量運動,澱粉控又嗜甜,雖然不情願,但搞不好我真的是個開心的胖子。(啊啊啊啊啊啊,不能接受,接受了就不可挽回了)





  8. 你喜愛你現在所在的城市嗎?你會如何描述你和她的關係?
    在一起的時候喜歡挑她的毛病,離開的時候想念。



  9. 過去一年,你能說出一個被他人改變的觀點嗎?
    具體的有點難說,我是一個主觀很強的人,所以我很需要可以讓我反思反省的人事物,能讓我意識到自己偏見、能夠打破我既有觀點的人事物,我都覺得很珍貴,用口語說就是我需要被打臉



  10. 請填空:2019,__ matters
    2019, every story matters



  11. 最後,能否分享你在 2019 年最常聽的一首歌、最愛的一本書、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電影或最大的一個腦洞?
    :選擇。(中年人喜歡懷舊,忘記哪天這個bug上身,然後從這首歌一路牽絲往回聽我以前沒聽過的林子祥粵語歌 )
    假掰一點的答案:從巴哈的cantata,找到其他巴洛克作曲家像巴哈的叔叔Johann Christoph Bach, Monteverdi, Heinrich Schutz..

    電影

    :Agnès Varda阿涅斯(艾格妮)華達回顧展:Jacques du Nante, Vagabond, Daguerréotype, Varda by Agnes. 不止一部有點作弊,但是同時看幾部同一個作者的作品,可以建構出作者比較完整的圖像,尤其是像Varda這種沒有單一代表作的大師




這篇答題積欠數日.. (@IrisChen @gai: 我交卷了!)

據說完成這個靈魂裸奔(語按)的人可以點名下一位,我覺得大家都很想看,所以我就鼓起勇氣、挑一下龍鬚好了:@Matty @張潔平 ——Matters貌似會發團隊版(?)但我猜社區比較想看私人版,然後其實我不知道@Matty 是一個人還是很多人

本來想順便寫一下走過2019徵文期中感想,但是寫作業寫太久已經累了。先這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