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澤霖
賴澤霖

初出茅廬的寫作者/嘗試當個給予者。期許自己能在這分化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立足點。 如果對我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是有任何疑惑,歡迎寄信到s10355186@gmail.com 更多文章>>https://medium.com/@Felix.helps.you

訪談Minerva大學生黃岳涵:主動學習是一切的起點

推薦閱讀對象:對新興教育體系有興趣的你、在一般學習體制內有些迷茫的你、想培養批判性思考的你

此篇文章目的: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Minerva這間學校也認識它背後的概念,不過別誤會,這篇文章不是盲目推崇,Minerva有優點也的確有它的缺點,我希望以此借鑑能改善現有學習環境的方向

現在網路上已經有越來越多報導Minerva的文章,因此本篇會更深入探究為什麼Minerva要這樣設計課程?又有哪些概念讓人耳目一新?

前言

Minerva成立於2012年,於2014年開始招生,本次訪談對象黃岳涵現為大二生,主修認知科學與電腦科學,更多關於Minerva的基本介紹可以參閱黃岳涵撰寫的>>密涅瓦大學(Minerva School)- 這是一間什麼樣的學校?以及學校官網。

黃岳涵在進入Minerva前也經歷過不同教育體制,包括體制內、自學都有接觸過,也是在讀完交大一年後才決定前往另一所大學,在閒聊時,我問過岳涵是因為待不慣體制內嗎?岳涵的回答其實出乎我意料,他說:「就是因為太適應了才決定離開」,熱愛挑戰的岳涵也因此認為他與Minerva非常契合,一個喜歡變動的環境,Minerva正提供這樣的條件(4年7座城市、大大小小與社會相聯的專案等)。



訪談內容

入學以來你有經歷什麼改變嗎?

最大的改變應該擁有更敏銳的自我覺察,在Minerva的環境、課程、同學都讓我重新反思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每過一學期到新的城市時都會經歷一段陣痛期,得想辦法融入當地並掌握自己的生活步調,這是個挑戰,卻也是個機會發現自己的潛能。

再來是學會用英文看世界,面對同一個事件英語的報導、評論比中文來得更多,有更多專業人士、更多元的立場讓我得以從不同角度切入,英文也是我的一個管道去認識這世界,有許多新奇或令人耳目一新的觀察都是以英文撰寫而成的。

最後是格局與野心,在更認識這世界後,得以從宏觀的角度盱衡全局,身邊的同學也一個個臥虎藏龍,無形之中也讓自己有為社會帶來改變的野心。


你認為理想的教育是怎麼樣?

我覺得是學生更有明確的學習責任,帶著自我反思的心態常常回顧自己的學習方式。其實大家在學習時是有自主意識的,他們知道自己在學習什麼,知道能夠怎麼運用,像是線性代數在資訊領域就有許多應用,每一個學生其實都是知識探索者,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伸手去要。

在Minerva上課都是用Forum這個工具線上進行,雖然一天只有大約3小時的課程,但每一堂課的課前準備都需要花費至少2小時,包括文本、Study Guide,如此一來,才能在課堂上充分討論,這就是主動學習。


Minerva有作業與考試嗎?

我們一個作業會有十個左右的學習點,每個學習點各自會有 1–5 分的評分,最好的5分,最差的1分,除了分數,教授還會給予實際回饋,告訴學生為什麼這樣寫是3分、為什麼那樣寫是4分,以及要如何繼續進步。

另外,我們沒有期中考、期末考,但是每一堂課的表現都會被評分,所以其實壓力也不小,有時會有些小評量,評量的意義在這邊不是評斷一個人,而只是非常單純的檢驗學習成效,了解自己哪裡還不熟悉。


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如果不在Minerva,cornerstone/HCs的內容可以怎麼練習?
小提醒:cornerstone/HCs分別為Minerva授課內容,前者為大一全體共同課程,教授各種分析、溝通、互動知識,旨在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創意性思考;後者全名為Habit of minds& Foundational Concepts,是一套技能模組,詳細內容可參考岳涵的文章。

在生活中我建議可以透過拆解知識的方式,如果是平日閱讀的文章,其實就可以不斷問自己,為什麼作者要用這個說法闡述?而不是另一個?文章中提及的知識背後最基礎的點在哪?有什麼應用?並自己衍伸出其他問題。

而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素材可以參考,像是最近的武漢肺炎,就可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口罩的配發是如何才能最有效率?從哲學的角度,封城合理嗎?(情境類似於電車難題)

將一個大議題不斷剖析,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這就是如果不在Minerva而能練習思考的方式。


你覺得有哪些學生在Minerva會比較吃力?這樣對他們來說不會不公平嗎?

英文能力稍嫌不足的可能會有些吃力,Minerva並沒有特別排斥這些人,從入學不看SAT/TOEFL就知道,但因為在課堂討論、作業、乃至於生活都要用到英語,如果英文不足以面對需求,會過得頗辛苦,但如果依然相信自己能在Minerva收穫滿滿且有信心克服語言挑戰,那也不用怕,放膽來報。

同時,也如同每間大學,有些人在進來後承受不了壓力或是發現在此他無法得到所要的而選擇退學,目前我們這屆170人已經有4~5人離開。(註:Minerva就學穩定率為165/170=97.05%,而108學年度台大為96.21%、政大為96.62%、交大為95.29%,與台灣的大學相差不遠,也超過美國的88%。就學穩定率=當前大二生且為前一年大一錄取生/前一年大一錄取生)

至於會不會不公平就要先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人權還是產品?Minerva畢竟也不可能涵蓋到所有人的需求,我們學校有想培養出來的人才,包括領導者、創新者,這部分可能就不是符合所有學生的需求。


你覺得Minerva有什麼缺點?

從我入學到現在,我個人認為主要有四點與我最初想的不同。第一是教學互動與傳統方式不同,在 Forum 的環境學習雖然是Minerva一大特色,也的確在學習效率、互動性上有所提高,但實際體驗起來與板書上課不同,Forum 上少了傳統教室步調輕鬆的溫和感。至於這點是好是壞,我覺得取決於個人喜好,我自己還是喜歡 Forum 的學習,只是同時也懷念交大教室,過去在交大課堂時,都能跟身邊的同學討論,或是在下課後和教授聊聊。

第二是在Minerva要平衡更多方面的事務,包含人際、城市探索、自主生活以及本來就有難度的課程,更要習慣不同國家的文化,平日生活中要面對更大的壓力。

第三是談戀愛(別誤會,Minerva沒有禁止),Minerva 的班級是個小而多元的群體,意味著不一定有很多跟你文化相似的人 — — 這點就要看運氣還有個人的感情觀,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另外因為不斷的旅行,也經常有同學在面對遠距離戀愛的課題。

最後是社團。雖然學生主導很多活動,但是形式與一般台灣大學「玩社團」的概念很不一樣。「學長姐」因為在不同城市生活,學生社團的傳承也比較特別。因為班級人數少,遇到完全志同道合的人機率也比較低。舉例來說有一個同學就覺得對建築與都市計畫興趣的人是少數,她就也試著調整,往學校外去發展自己的興趣與嗜好。

但是不同的學生也都有不同的適應方式,跟前面提到的英文能力一樣,環境的限制永遠都能被克服,而克服限制的過程就是成長。例如我大一舉辦的 Minerva 黑客松,就是我們克服限制的例子。


為什麼Minerva在挑選學習城市時,會選擇台北?

在台灣,既可以學習到中華文化言論自由又不受箝制,同時,更具體的考量是台灣物價相比日本、香港、新加坡來得平易近人,Minerva有來自數十個國家的學生,在選擇城市時也有考慮到他們不同的家庭背景及經濟狀況,再來就是台灣的建設非常完善,網路、交通等都很符合需求。


你覺得台灣教育的哪些點是需要被改善的?

在台灣我覺得有很多認真的學生,但太少支持他們的資源或者是說社群,這類學生的學習型社群在台灣是幾乎沒有,如果能把他們聚集在一起,讓彼此知道彼此的存在,或許能互相交流並提升效率。

另外是提升國高中學習的體驗,也就是讓他們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因為我發現在國高中階段學生面對學習的態度是會影響整條未來人生的,如果在這個階段就失去對學習的熱忱、對世界的好奇,那接下來的生活會變得很痛苦。

最後一點跟教育比較沒相關,而是現在的學生容易被大量充斥的資訊、娛樂轉移注意力,很難給予自己一段放空的時間,但卻正是這段放空的時間才能讓學生去追尋目標或是尋找到底什麼是自己想要的。


為自己的學習歷程下一句註解

野生的學生。如果把知識比喻成食物,體制內教育就像在餐廳裡每天有人端出營養均衡的飲食,而自主學習或是 Minerva 的環境下,使得我帶著強烈的動機去尋找知識,並從經驗中學習,改善自己覓食的方法。我覺得這樣在野外求生找食物的精神。

(訪談關於Minerva的部分皆為岳涵本人的想法,並不代表Minerva的立場)


結語

岳涵跟我談的許多點都讓我深有感觸,尤其是主動學習的部分讓我大有收穫,也促成我上一篇文章>>解密迷思:自學等於自我學習?附贈三大自我學習訣竅

能夠找到自己要什麼、然後付出行動,如果看到了體制的缺陷,而且也通常會有,抱怨不會讓你更好,或許試著去外面的世界探索會是個途徑,你問我怎麼探索?思考一下現在是如何看到這篇文章的或許你就會有答案。

如果現在還覺得迷茫,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不必慌,把手機關機24小時,然後坐進誠品或是圖書館一整天,你總會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一區,用一天娛樂的時間換取那把通往未來的鑰匙,怎麼看怎麼划算啊!一切的決定都在你身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