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鹿吃書
餵鹿吃書

至少我還擁有自由

台灣出版業的下一種可能?(1)

2017/10/26

兩件事情引發我的思考。一是臉書毫不掩飾地恐嚇,未來粉絲專頁將進入不付費無法獲得觸及的時代;第二件事情是鏡文學出實體刊物了。

第一點

對於不怎麼習慣使用社群行銷,或是成效比起其他產業感覺相對低的出版業來說,影響可大可小。但對於某些長年經營已獲得數萬粉絲數量的出版品牌來說,應該還是巨大傷害吧!臉書已經不只像是親友間的社交連結,同時也是一種幾近免費的商業宣傳平台,讓個體戶以及小企業能夠以小額費用獲取一定的曝光,這對必須經營讀者的出版社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另一方面,自己很殘酷地看到幾位年紀不同的編輯,對於臉書的概念大不相同導致「行銷」的效果天差地別。即使有充分的做書、編輯功力,卻因為時代變遷導致把書傳達給讀者的引介失去許多可能,我覺得好可惜啊!

相反地,熟悉使用臉書、善用臉書也讓「編輯」明星化、意見領袖化這件事情變得越來越容易。隨便就想到許多個例子像是八旗文化富察、王家軒、(衛城)春山出版總編,小瑞、新經典的葉美瑤總編。他們透過自己的臉書將自己選書、做書的理念直接地傳達給讀者,在所謂小眾或者分眾的時代,一本書的詮釋權首先地透過生產上游迅速地傳達給讀者,文宣、講座活動反倒不再那麼重要。

明星化的現象,也透過另一種互相幫襯形式顯現,YOUTUBER、網紅、中國大 V 的說書影片越來越常以一種十分暴力猛烈的速度把一本書推上及時榜。囧說書《雪球速讀法》、啾啾鞋《結果立刻去做的人得到一切》、超級Y還有許多例子。

同樣的這些知識型說書人以及中國得到、知乎的大神們也成了書籍暢銷保證。例如「成甲說書」的成甲出版《精準學習》、萬維鋼《萬萬沒想到》、《囧星人的奇思妙想》等,誰掌握了網路使用者的愛好,知識變現轉換的速度就越來越快。

假使更進一步推演這個現象,有沒有在可能不遠的未來,出版社編輯或者行銷直接跳出來向讀者報品,通路採購下的量當然很重要,但是最後真正買單的人是誰?

讀者

那為什麼不能夠直接面對面好好地跟讀者闡述說明一本書的好呢?


PS:(本文由Medium搬家轉移,寫於2017年10.29)2019 年的延續追蹤,後見之明補述:博客來的 OKAPI 多出一個新的編輯選書推薦專欄;誠品也在 2019 年推出敦南誠品選書講座。看來確實接近本文最後一段當初的想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