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鹿吃書
餵鹿吃書

至少我還擁有自由

【出版觀察】台灣編輯與網紅的距離?

聊聊編輯明星化或網紅化現象可能引發的問題

之所以會注意到「台灣許多出版編輯正逐漸明星化的現象」。

起因主要是在上個月出版魯蛇碎碎念主辦的「出版人小聚四月場:A 編 B 編特別場」中聽到高大斯文的 A 編提出現在慢慢有這個趨勢;加上去年參加華文朗讀節「編輯之夜」,對三百個位置場地聽眾爆滿的經驗記憶深刻;加上個月在出版臉書粉絲專頁小圈圈中(假裝有這個小圈圈)頗為關注的一本書《除了死,都只是擦傷》的作者箕輪厚介更是直接在書中提出「編輯應該在公司打響自己名聲」的主張。

我腦海中立刻閃過幾個金碧輝煌光芒閃爍的名字: 第一人是我最敬佩的偶像,八旗文化的總編,富察延賀。富察個人的臉書打書貼文幾乎寫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無論是生硬的滿州歷史、清代旗人文化,甚至到中亞唐代游牧民族生活,這些題材幾乎都不是一般台灣教育背景下會接觸到的知識範圍,他都可以說得引人入勝趣味非凡,讓看到的讀者立刻點入購書連結下單!

另外,擁有將社科書打造為一次文化現象等級的春山出版總編,莊瑞琳。江湖人稱小瑞。無論題目是台灣轉型正義、台灣民主發展史到台灣地質公園自然環境。每年小瑞新書一出手就是通路選書、金鼎獎、國際書展大獎等級的高水準!

自己長期追蹤的編輯人,還有聯經出版的胡金倫,雅言總編顏擇雅、逗點的夏民跟新經典文化的葉美瑤,諸位總編每一人都可以說是自己渴望追求,希冀達到的典範。


仔細想想,會有編輯明星化的趨勢,在今日社群媒體盛行的背景下也不至於太意外。

編輯所擁有的文字表述能力,自己就能說會寫,加上社會興趣逐漸分眾細化。當讀者在網路上逐步尋找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時,自然而然會接近自己曾經買過的書籍以及出版社、編輯。作為特定知識領域的生產者,這些編輯身邊自然就聚集越來越多的粉絲追隨,也在社群網路上奠定自己的意見領袖地位。

因此,我想最重要的先決條件是,這些編輯們的名字都跟出版社的名字或一本書連結在一起。比如說,八旗的中國系列,有何偉的《甲骨文》、《尋路中國》、張贊波的《大路》;小瑞編過的書有《百年追求》與《21世紀資本論》、《南風》、《無法送達的遺書》。

一本好書,就是編輯最好的名片。


但這樣的現象引發了自己想到很多問題。

首先,「編輯應該走出來,為書現身說法嗎?」這是我的第一個困惑。對於這個問題當然會有兩派不同意見。一派是認為編輯的工作就在於為書找好定位,對應讀者需求,踏實地把書編好,讓書為自己發聲,以好內容主動吸引到讀者,好書絕不寂寞;另一方面的意見則是編輯當然要走出編輯室為自己編輯的書發聲。畢竟每一本書對編輯來說就像自己的孩子,在社群媒體上推書的心情就像父母曬娃一樣,如果能夠接觸更多讀者促進銷售,多一本是一本。

我首先想到一個極端的例子:前幾個月悅知文化推出的「覆面書」,沒有書名、也沒有作者姓名、只有外包著一張編輯手寫的推薦文,上了誠品排行榜。這是個我覺得好矛盾的行銷方式啊! 一方面確實是告訴讀者這是一本好書,另一方面卻又隱瞞書籍本身可見的資訊,讀者沒有傳統可以判斷的資訊。所以到底讀者在乎的是書內容本身,又或是更加信賴編輯(甚至是陌生人)的推薦呢?

從覆面書的例子,進而讓我想到第二個問題:「書籍販售是內容,還是編輯的明星光環?或者對出版社品牌形象的肯定?」當然,也許一般讀者並不會想那麼多。單純對題目感興趣或者覺得新奇、有所需求就買了。而當編輯擁有一定的粉絲追蹤後,自然形成個人品牌效應。以我自己為例雖然很沒說服力,但八旗推的書幾乎大部份都會自然買單哈哈。

只是當消費者或讀者心中產生出「蘋果」=「賈伯斯」的連結關係,把一本書甚至是出版社的光環全集中在一人身上時,會不會是件相當殘酷的事情?一如 A 編在出版人小聚中,回答讀者的問題「為什麼要以 A 編匿名開立粉專?」時。他的看法深得我心,他的回答是「畢竟要能做出一本書,甚至進而推廣給大多數的讀者知道,這之間的過程絕不只是一個人的努力而已。」因此他選擇了開設匿名的粉專,將自己私人的身分與工作的編輯職位切割(儘管大家都還是知道他是誰啦~)

一本好書取得的成就應該屬於誰呢?在尖端出版的《響,成為小說家的方法》這套漫畫中,有一段精彩的爭執,主角小說作者對於自己未來的責編不客氣地問道:「 編輯是創作者嗎?」(這段實在很嗆也很好看,推薦大家可以買回去仔細讀)

「編輯是創作者嗎?YES、NO?」

我的看法,編輯固然不是內容的創作者,但若要將作者創作完成的內容轉化為一般大眾可消費的產品推向市場,編輯的角色當然不可或缺。很有趣,這個問題的回答,也就牽涉到不同編輯對這份工作如何類比想像。

例如在中國,磨鐵出版社將他們將過去的「圖書編輯」職銜,轉變為「產品經理」,對應到的想像是科技業界針對特定市場需求,打造特定產品把控所有環節。而在台灣類似的概念,也有人類比為商業界的「專案管理」。例如 A編或電腦玩物站長 ESOR,他們都將編輯做一本書的過程視作一次次工作專案,從企劃到上市一手包辦。

另外還聽過像是編輯小姐 yuli 在她書中使用的類比是電影導演,從攝影、美術、劇本每一方面都必須顧及。這種藝文工作的隱喻,我個人覺得其中隱含著編輯其實也是在進行創作的想像。而我自己的工作經驗來類比的話,我總感覺像是球隊總教練,每本書就像是一場場比賽,如何從作者到排版、印刷行銷各個環節都排定好棒次,拉高勝率。希望可以每一棒都可以擊出安打,甚至是全壘打!

結果說到最後,無論編輯自己是否有意願成為明星或者營造個人品牌。最重要的追求,始終都還是努力地以實際產出,做出一本接一本好書來證明自己。對我而言,「做出一本自己也想讀的書」,多少是作為編輯的初衷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