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青年茶话会
好青年茶话会

拒绝盲目,保持表达,我们都是好青年。

第六期回顾:不婚不育,一种“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

“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这句引起无数人共鸣的话,背后是人们对于传统婚育制度积攒已久的不满,亦是对当下的环境最为直接一种反抗。因为ta们在乎,所以我们拒绝。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还常常可以看到这些关键词——环境、安全感、未来、成长、爱、自由、权利、女性、性少数……每一个词,都足以让我们想到自身的所见所感。这一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在此特别感谢。


Sophia——时常挣扎与活在当下

­关于“我们是最后一代”,我的观点是z世代的年轻人,对婚姻,对未来,对一切已经不抱希望。已经2022年了,还有许多无法理解的事发生。疫情让多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依然有人作威作福;b站up主去世,因性取向难以启齿被媒体抹去身份;家庭暴力、性别歧视无处不在……

我从中看不到希望,但我又对生活充满一点希望,因为家人对我的爱。朋友对我的爱,陌生人的善意,山川湖海带给我的美,以及我仍从他人身上获得的力量,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在宏大叙事的荣耀背景下许多困难更多地被以一种轻巧美妙快乐的方式完成,充足的内在动力消弭了伤痛与辛酸,这是我梦寐以求的状态,但于现在的我而言难以做到。

我时常在不抱希望和充满希望之间来回转换挣扎,悲伤与快乐反复流动。Anyway,活在当下吧,毕竟我现在能抓住的只有当下。

关于婚姻和生育,我认为在我的人生中不是必要的部分。比起一纸法律维系的婚姻我更需要一段稳定安全亲密的关系。有人可能会反驳我,说有法律保障的婚姻难道不应该更好吗?但我想,如果一段感情需要外界因素的捆绑来维系,那岂不是很没有意思了。

似乎存在一个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人都需要爱情。其实不然,爱情不是必须,爱才是。

“爱”本身不应该被裹挟在狭隘的定义中,常常被弘扬的“爱”是伟大的、付出的、牺牲的。但其实,庆祝是爱,珍惜是爱,祝福是爱,温柔是爱,原谅过往的自己也是爱。看到盛放的花,傍晚的天空,即便很冷但看到日出的瞬间,连着三次绿灯,吃到想吃的食物,这都是爱。爱甚至可以不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和花鸟鱼虫猫猫狗狗,和知识,和艺术,都可以建立这种关系。爱有千万种,爱本身也不该被定义,爱的表现各异,爱的本质如一,爱与被爱就是永恒🌷

 

­­­­­弗兰肯撕地毯——从“既然是任务我是大孝子我得办好这件事”到“this is my life”

 ­“这是我们最后一代”在我看来也未必局限在婚姻与生育的话题,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反抗,人在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如此无力,只能靠不生小齿轮,或者说通过试图与鼓励生育的主流意见唱唱反调来完成对现实的不满。

如果把话题拉回到婚姻与生育中,我本人可能是一个抗争的典型案例。首先明确我们的态度,真正的生育自由并不是大家都不生,而是每个人都有可以自己选择生与不生的权利,而我因为天然地讨厌小孩子并且不太喜欢婚姻,所以自然地成为了不婚不育的一份子。这一观点爸妈当然是不认同的,时至今日他们都无法理解“人生的关键一步”为什么我会如此抗拒,他们埋怨我不回家,埋怨我不和他们多交流,但却从来没有思考过我们之间思想的差异。

但我也不是一开始就坚定这一信念的,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从一开始的“既然是任务我是大孝子我得办好这件事”到现在的“this is my life”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其中一部分来自于对朋友的观察,另一部分来自于对我爸妈婚姻的观察。

首先,我的朋友们很少有完满的恋爱,ta们不断恋爱分手单身循环往复,女生们逐渐失去对恋爱的热情,男生们仍然热切追逐恋爱,我觉得这种态度本身就很说明问题。

其次,我父母婚姻完满,但在过去二十几年里我不断观察到母亲对于父亲不做家务的责备,而我父亲始终是要不说自己赚钱了对家里贡献很大,要不就倒个垃圾装装样子感觉劳苦功高,我觉得他从来没有正视过母亲的隐形劳动。是的,隐形,女性在我父亲眼里多半是男性的附件,是隐形的,这进一步使我意识到即使结婚我也不太可能获得家庭的支持。父亲爱我,但他更爱传统伦理观。我觉得在拒绝婚育这件事上我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感谢爸爸。

时至今日,我的看法归根结底——“因人制宜”,每位朋友都应该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至于别人怎么说,who cares.

­­­­­­­­

­­­­封了的一代——“希望我们是这荒谬的世界里的最后一代”

和视频里的青年一样,面对种种荒谬的规定和要求都是失语的状态。

直到傲慢的公权力继续叫嚣和威胁着“这会影响你的三代”时,终于如同找到出口般说出: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谢谢!这是中国青年人们用生命进行抗议。

在知乎里关于生育率问题里如是。回答和评论的许多网友们都表示看着越来越低的生育率无异于当代爽文。我认为其背后的一种心态是:既然无法改变体制,那么这个国家就不配有未来。最后,希望我们是这荒谬的世界里的最后一代。


­­­­­­ joise——不再抗拒婚姻这个词、依然排斥与反对生育

­提到婚姻了,看最近大家又再讨论“不婚”。说起来,结婚也好,不婚也好,本是个人选择。但偏偏那些选择结婚的人,总有各种理由去劝说不结婚的人结婚。这我就纳闷了,你愿意结婚结去呗,谁还能拦着你?劝不结婚的人结婚究竟何居心?你有结婚的自由,我怎么就没了不结婚的自由了?自由究竟是什么,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吗?不,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自由是说不。

这种话总是车轱辘似的转来转去,不懂的人还是不懂,是真的不懂吗?我觉得不见得 ,只不过是那些选择结婚的人,仿佛自己站在某种道德的至高地上,傲慢的对不结婚的人指手画脚罢了,从未真的想过不结婚的人为什么会选择不结婚。

说起自己的亲身例子,亲弟弟要结婚了,我的父母总以为结婚了,就好像人生中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似的。事实上是,结婚并不是解决人生问题的万能钥匙,恰恰相反,结婚只会为多灾多难的人生增添更多烦恼。有句话说得好,大意是你以为你找的另一半是为自己遮风挡雨,实则你遭遇的风雨都是另一半带给你的。我的父母并不信这些,不过走着瞧呗。当我亲弟弟的婚姻开始遭遇各种问题的时候,我就可以堂堂正正的拿弟弟遭遇的问题,来反抗父母的“催婚”了。

我真的是一名非常坚定的不婚主义者,但并不代表着我不要亲密关系。而是亲密关系并不需要所谓的一纸证书来保障什么,或者用国家机关来介入我的私人感情。这完全没有必要,也可以称之为我的“非暴力 不合作”的一种反抗现今世界运行规则的方式。说白了,婚姻更像是一种契约关系,和利益挂钩,和爱情没有任何相干。

(这段话写于2019年对婚姻的思考,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大致没有改变想法,但唯一的不同就是不再抗拒婚姻这个词了,也许将来遇到了the one我会愿意和对方结婚吧,也许吧其实我并不笃定,是更偏理想化的一种想法)

对于生育依然从内到外的排斥和反对。虽然说人生下来也许不是为了受苦,但从目前的大环境来说生育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假如有一天我结婚,也会选择不生,甚至有过领养的念头。说句挺暗黑的话就是我觉得地球上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人类真的太能生了,少我一个并不会怎样。而且生育即使到今天对女性的身体伤害也是不可逆的,我时常会想生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继承家业(除了极少数人)爱的结晶?我觉得都很虚,不过是人类自身的欲望罢了。

­­­­­­

­­­­anonymous

­对于我们是最后一代这句话,我认为这算是一种反抗吧,对于中国高税收;高教育成本;高贫富差距;看病难,等社会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一种反抗。

我不太赞同传统上婚姻和家庭对个人的约束,我同时也是一个LBGTQ的支持者,我认为一些传统观念应该被最终消失。


­­­­­­达瓦里氏——现实、现实、现实,还是现实

 不想生育的不只是女性,作为男性的我也一样,原因之一是贫富差距太大,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安全感。

我们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从小就要被迫内卷,好不容易通过高考的独木桥,以为真的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但其实过上普通人的生活都颇为不易。一个人的成功幸福与否,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并不最大了,社会的现实和从小接受的教育完全不同,从小信奉的仁义礼智信都是狗屁,没有这些“包袱”你才能在这样的社会里赚得更多,获得更大的所谓的成功。

但这些绝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信仰,所以很迷茫,但是与造成这样局面的背后的力量对抗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被迫接受,又不想自己的孩子生下来也变成这样,也面临着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的痛苦,也面临着无法抵抗的无力,也面临着不得不变成金钱物质权力的奴隶(甚至只能做某些利益集团的奴隶),所以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在这样的时代真的是正确的吗?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也像自己一样根本不想来这世界走一遭但又不得不继续迷茫地活着的痛苦?

我觉得很多人都是想至少生一个自己的孩子,不仅是为了传宗接代,更是体会骨肉亲情、体会从一个无意识的婴儿到懵懂的孩童到健全的成人的过程,更是陪伴自己的宝宝从小到大,也弥补自己小时候的缺陷和遗憾,让自己的后代在自己的基础上变得更好。只是想每每想到那些现实,便觉得不如不生了……

­­

z——我们对人生是否还抱有期待?

 “这是我们最后一代”不知道多少人被纳入“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在这个“我们”之外,“我们”之所以要用这种自绝于世界的方式反抗,恰恰是因为这个语境中的“我们”是遥远又抽象的,这个“我们”会在虚拟空间中在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感受中共鸣,形成一定的网络声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得到这个抽象我们的支持。

那些不会在网络上发出自己声音的圈层,他们仍然在习惯性的延续着繁衍的传统。

其实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到底是谁,“我们”真的是被权利压迫的最严重的一群人,还是我们是对权利敏感的一群人,我们是怎样看待生命的。

就我个人来说,是否生育与婚姻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反映着我们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是否还抱有期待,如果自己的未来都看不到希望,为什么要带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

­

­­rank7bil——坦诚、“幸运”、“无知”

 我对“这是我们最后一代”的感触其实不是很深。

 这一部分是因为我本来就对“婚姻”不感兴趣。我从来没有过恋爱,认为自己是aromantic asexual(无浪漫倾向的无性恋),也一直以来都不觉得“婚姻”这件事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这三个事实是相关的,但可能没有因果关系)。此外,我的家长思想也很开放,没有催婚逼婚,很尊重我的想法。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抱持着“想结婚就结呗”的看法。但是,这个观点是抽象的,是脱离实际的。

 我对现状是很无知的。

 比如,我老家的亲戚有很多家长的思想似乎相对保守。我不知道他们在婚姻的话题上和我的堂亲和表亲说过些什么。因为和我同一辈的人,好巧不巧都是男性,所以我也不知道在女性视角下“婚姻”话题的情况。

 又比如,我从未深入思考过aromantic asexual的身份和婚姻之间的关系:有结婚的aroace吗?如果有,他们是出于什么原因结婚的?

 我对“婚姻”的话题本身不是了解,而对“生育”来说更是这样。比如,我只知道计划生育这个政策的不科学、导致的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而忽视了它本身就侵犯了人的生育权。

 很幸运的,我没有遭遇什么。不过,我也什么都没看到。


­­Alice

 对于 “这是我们最后一代”,从生物学来说,引用《三体》的话,文明的发展延续是第一要务,生育还是会有很多落后思想的人会生的,特别是中国这种这么多穷苦、压迫地区的国家,况且还有一些人本身喜欢小孩的人。

 加速底层人数的增长,往高处的路又被那些腐败的人占领,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对于中层人士来说,确实是最后一代了,孩子生出来,上不能上,下又没希望,不愿意看到孩子受我们这一代的苦,还不如不生。另外国家经济增长,物价涨,但工资不涨,让中层阶级的娱乐开支太大,只能顾着自己的精神不崩溃已经竭尽全力了,不要说还教导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所以我们这一代啊,有可能真是最后一代了。


­­­­­­Susanne

 25岁女性,以我自己在此地的人生经验,人的教育除了家庭还涉及学校和社会。

 而我的经历是,正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这三个方面都是普遍全面缺失的,因此,我在自我探索方面走了很多弯路。从小到大,面对同龄女同学的早婚早育、学校的填鸭教育以及社交媒体上的各种爱国宣传,我全都沉浸式体验了一遭,看着周围的人都亦步亦趋我很难去质疑也无法找出具体的问题,但我唯一的幸运就是一直都不太fit in,所以才能在认识足够成熟以后,回过头来肯定我过往所有的不适感,which means 肯定自己的存在,因为曾经的我一直都不太确定。但这种地狱闯关式的成长模式,陷阱太多不说,闯关成功以后才发现你得到的宝藏是别人生来就有的…由此可见,这样的时间成本以及扭曲的大环境里,一个人要找到自己有多难!

谈及生育,就算我能保证小单位家庭是正常的,在这样的学校和社会体制下面,我仍旧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能保证小孩子自由安全的成长。毕竟生长于这样的环境,我尚且不能和这个体制和解,怎么能无所畏惧的养育另一个生命呢?

 (这个时代不容易,希望大家都幸福就好了!)

(好青年茶话会注:上面括号的内容本不在正文,但很适合送给大家,同祝~)


­­­­­文末有话说:
 一,这是很特别的一期
这期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收到了比以往都要多的鼓励和夸奖,非常非常感谢每一位朋友;另外,也第一次收到了不确定是否来自同一个人的两句粗口——骂完还反馈说这一期的主题“挑动男女对立”,好青年茶话会瞬间宕机中……
 二,有朋友询问如何查看往期内容
目前好青年茶话暂时也会在Matters同步发布,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先到那里查看。
 三,还是夸奖
好青年茶话会也很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呀,依旧期待你们的声音~
 四,更多可能
对回顾内容再反馈以及其它形式的可能,或许会在未来几期出现(不敢保证QAQ
 好啦,本期文末的聊天就到这里啦,期待更多反馈和交流~
 这里是好青年茶话会,我们会每周定期向大家发起一场讨论,并最终呈现给大家。如果你希望加入这场讨论,可以通过点击下方链接订阅我们的邮件,如果你有任何想要讨论的话题,也欢迎分享给我们:

https://www.eSurveysPro.com/Survey.aspx?id=d1adce36-5715-4007-adf5-abec5da35c8c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