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媽。旅行二三事
橋媽。旅行二三事

原本只是為了減肥,啟動每日步行十公里計畫 結果在走路過程中,意外發現台灣在地的美好

響徹世界的鼓聲「响仁和」製鼓達人王錫坤x臺灣神社獨木大鼓

(编辑过)
這是一顆使用整棵樹幹挖空木心雕製的鼓桶,稱之為「獨木大鼓」。王師傅將鼓皮仔細地拆除、並將鼓桶上的紅色塗料慢慢地噴砂掉,這時,鼓桶上隱約浮現「臺灣神社」字樣...


臺北市著名的圓山大飯店,原址是日治時期「臺灣神社」。以前課本不會告訴你的歷史,如今已不再是祕密。

臺灣神社建於1901年,最初是為了奉祀在臺灣染病過世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而建造,後來成了日本人的信仰中心,是日治時期所建神社當中,被稱作「臺灣總鎮守」位階最高的官幣大社。

臺北圓山大飯店前身--臺灣神社

戰後,國民政府為鞏固統治地位,將日本殖民時代威權象徵的神社、紀念碑、銅像等悉數拆毀,歷史文物散落各地,例如當年神社入山口的兩尊銅牛,被移到台灣博物館前,一對石刻狛犬流浪到劍潭公園門口,表參道上的石燈籠,多數被三峽祖師廟買去,不過,有兩顆「獨木大鼓」卻不翼而飛...

據說臺灣神社的獨木大鼓,一顆後來在龍山寺被發現,而另一顆在因緣際會下,居然出現在「响仁和」!

「走,來去看寶物!」在蕭文杰老師一聲吆喝下,跟幾位熱衷文史與攝影的朋友,來到新莊响仁和,由王錫坤師傅親自解說與獨木大鼓的偶遇、以及不服輸的製鼓人生。

新莊响仁和製鼓廠

創立於1927年的「响仁和製鼓廠」,由王桂枝(阿塗師)創立,第二代傳人王錫坤,以精湛的手藝,製作令人讚揚的好鼓,各大寺廟如佛光山、法鼓山、保安宮都能見到他們的作品。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漢唐樂府、甚至國外都向他們訂製大鼓,「响仁和」的名號響遍台灣、蜚聲海外,是高品質鼓的代名詞。


位在新莊中正路上的廠房裡,堆了滿室客戶訂製的大鼓及製鼓工具,職人安靜專注的工作身影,與大馬路上嘈雜的車聲形成強烈對比。



响仁和員工、也是王錫坤媳婦的黃于芮,首先帶領我們參觀廠房、講解製鼓的基本流程;從剝牛皮、鑿洞、繃鼓、踩踏、試音、塗裝至成品全部純手工作業,程序繁瑣而細膩,一顆鼓從訂製到交貨,至少得花上一個月的時間。

工作臺上有一顆大鼓,正在進行繃鼓皮作業。鼓皮邊鑿了許多洞孔,從洞孔反覆穿套麻繩,透過鼓臺拉緊繩索,並靠著千斤頂往上頂,讓鼓皮與鼓桶緊密結合。

黃小姐拍打著鼓面:「這時,鼓已經有基本的聲音。」


繃鼓皮的鬆緊程度,是決定鼓聲的關鍵,因此師傅在這階段就會開始進行調音動作,並且站上去踩踏鼓面,幫鼓皮按摩放鬆,讓皮革變柔軟。

在調音時,師傅會判斷客戶需要,調整聲音是要高揚或是低沉。高音比方說像陣頭、獅鼓團就需要雷震天響的高音,皮繃得越緊,聲音就會越高亢;但是像廟鼓的暮鼓晨鐘,就要給人祥和莊重的感覺,加上鼓擺放位置、氣候乾濕度等都會有影響,因此調音需要老經驗。


想要做出一顆好鼓,最重要還是在於鼓皮的處理。裁好的生牛皮要放入八十度的熱水去燙皮,除去腥味和牛毛,時間溫度如果沒有控制好,牛皮可能就變熟報銷了。燙過後還要泡軟,之後用削刀把皮削薄、在太陽底下曬乾。製鼓時再放到木桶上去踩踏、拉繃,每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


坊間有些鼓是以藥水處理牛皮,顏色均勻又漂亮,但其實會破壞牛皮纖維。用熱水燙皮雖然耗工,但是比較不會傷害皮質,能讓牛皮保有韌度與彈性,敲出來的音色自然也會不同。有的鼓剛買回來似乎還不錯,但打個幾年鼓皮會鬆掉,聲音就濁掉了。响仁和最驕傲就是連用四、五十年的鼓皮也不鬆弛。

繃鼓確定音色後,就要開始封皮,沿著鼓皮邊緣釘一圈「固定釘」,打上固定釘,基本上鼓已經算完成了。後續還有釘大帽釘、裁型、上色等,都是屬於修飾或裝飾的部分。

整齊打上固定釘之後,再把皮邊裁切掉。
有些則會刻意保留皮邊做裝飾。

最後是鼓身塗裝作業。鼓身的顏色一般會漆朱紅色或原木色;紅色為常見於道教廟宇、陣頭使用,感覺比較歡騰、喜慶;原木色多為佛教、佛堂以及表演團體,會希望呈現木頭天然原色。

匠師正在幫鼓桶上漆

鼓桶材質主要為質地堅硬的紅木、花梨木或櫸木,鼓桶有用整棵樹幹去挖空的,但一般大鼓還是以原木片拼接黏合者居多,黏合之後,再從外圍仔細打磨成為圓弧的桶狀鼓身。

從鼓桶內側可見到一片片木頭拼接膠合的痕跡

响仁和鼓傳人王錫坤除了有精湛的製鼓手藝,更致力製鼓工藝的傳承和創新。2001年在工廠隔壁設立「响仁和鼓文化館」,一開始是為了收藏父親阿塗師的作品,後來與藝術家合作,又有一些創作作品,以及來自非洲、印度、西藏等地特色鼓的收藏。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臺灣早期傳統的樂器,左邊是「唐鼓」,又稱通鼓,右邊這一顆扁平的鼓稱為「板鼓」,構造很特別,是用整節樹幹去挖空製作。「咚咚~咚咚咚~」黃小姐敲了一小段節奏給大家聽,聲音相當清脆悅耳,是北管、布袋戲、歌仔戲團裡常見的樂器之一。

唐鼓(左)與板鼓(右)
為了讓鼓更具藝術價值,王師傅特地找人訂製專屬的鼓座,相當精緻。


這一組是把傳統鼓做成西洋爵士鼓的樣式,毫無違和感呢!中式鼓和西洋鼓最大差異在於它無法調音。

接下來,就是大家迫不及待想看的臺灣神社的獨木大鼓了!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人變賣屋舍家產、準備引揚返鄉。當時臺灣神社裡的一些器物也遭變賣,其中就有一顆大鼓流到了民間。

大約在四十年前,一名客人帶了一顆舊鼓來到响仁和,想找王師傅訂做新鼓。王師傅看到這顆鼓的鼓桶被漆了厚厚的朱漆、鼓面也不堪使用,於是就幫客人做一顆全新的鼓,並買下這顆報廢的舊鼓。


過了些時日,王師傅趁閒暇,打算來整理這顆舊鼓,他先把鼓皮拆除了一面。這一拆,才發現鼓桶其實很不錯,跟一般木頭拼接的不同,這是一顆使用整棵樹幹挖空木心,去雕製做成的鼓桶,稱之為「獨木大鼓」,屬於較罕見的工法。且必須找到足夠粗壯且完整無瑕的樹幹,才能進行挖空動作。
他持手電筒,查看鼓桶內部,裡面還有日本匠師的簽名,可見不是一顆普通的鼓。

王師傅將鼓皮仔細地拆除、並將鼓桶上的紅色塗料慢慢地噴砂掉,這時,鼓桶上隱約浮現「臺灣神社」字樣...

台灣神社的獨木大鼓
台灣神社的獨木大鼓。鼓桶刻著「敬獻 臺灣神社」
鼓身內部寫著日本匠師的單位與名字(翻拍自《臺灣神社獨木大鼓研究報告》一書)

包括蕭文杰老師,人手一台專業單眼相機,對著這顆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重要文物猛按快門,甚至趴到地上拍攝大鼓底面,就怕漏掉了哪一處細節。

友人問:「舊鼓面是長甚麼樣子呢?」

黃小姐說:「舊鼓連鼓面都被塗了漆,圖案很模糊」語畢,就到隔壁鼓廠辦公室,打算找照片給我們看。

黃小姐離開不久,响仁和的製鼓達人王錫坤師傅,居然推門走進來。而且雙手拎著鼓皮:「我很少對外展示的」

完全是喜出望外,不但見到臺灣神社失而復得的獨木大鼓,連舊鼓皮都看到了,而且是王師傅親自出馬解說。大夥直呼「賺到了!」


王師傅說,最初見到它的時候,鼓身、鼓皮都被塗漆(當時很可能是為了掩人耳目),但從鼓面上若隱若現的巴紋、鼓桶上的提環來判斷,這顆應該是日本人的鼓。而且還是上好的櫸木。

王師傅說:「想說它是獨木大鼓,應該要有獨木大鼓的樣子,才能引發它的價值。」


於是他仔細地將舊鼓皮取下,另外繃上新的鼓皮,把聲音調整好後,模仿舊鼓畫上了巴紋(不過當時巴紋方向畫反了)。舊鼓原本就掉了一些帽釘,為了尋找相同的釘子,甚至飛到日本,可惜找不到相同規格,只好把缺少的釘子整理在同一邊。

當時在處理鼓身的朱漆時,原本是要直接磨掉,後來決定改用噴砂法,才浮現了「臺灣神社」的字樣。如果當初用磨的,大概就破壞掉了。

「起初,我也不知道這些字是甚麼」

王師傅謙稱,他其實只知道製鼓,對文史沒有研究,修復好的鼓就只是擱著。是到有一位法鼓山的師兄來這邊看到,才告訴他:「臺灣神社,不就是圓山飯店之前的神社嗎?!」後來去查資料才知道來歷。

台灣神社獨木大鼓
王師傅展示原本封在獨木大鼓上的舊鼓皮
舊鼓皮的裡側
被塗滿墨綠色漆、中間還畫了太極圖樣的舊鼓皮
帽釘上還有未完全清除的朱漆
原本就掉了幾顆帽釘,把空缺整理到同一邊
螺旋方向畫反的巴紋
提環的樣式罕見,王師傅當時就研判是日本的物件

王師傅可能難得看到有人對這顆鼓這麼感興趣,甚至躺到地上去拍照,笑著說:「不用那麼辛苦啦!鼓可以拿下來的。」

這顆鼓通常是不讓訪客觸摸的,更別說要取下來看了,這次居然破例讓我們看個過癮,真的超感激!


王師傅與友人小心翼翼地將大鼓從鼓架上取下,把底面往上轉動,露出底面字樣「昭和十二年十月本町會」。接著又是一陣快門聲,啪擦啪擦響個不停。

小心翼翼地取下大鼓
將大鼓轉向後,露出底面字樣「昭和十二年十月本町會」

至於臺灣神社另一顆獨木大鼓,現在是收藏在龍山寺的鼓樓裡,沒有對外展示。這鼓也有一段曲折故事。


龍山寺所收藏的獨木大鼓,大約是在1940年為紀念「日本皇紀2600年」,由當時的臺灣技術協會發起製作,敬獻給臺灣神社。臺灣神社在戰後1949年改制為「台北市民眾教育館」時,將大鼓移贈給台灣省立博物館(現台博館),成為館藏文物。但因歷史久遠、人事更迭,台博館在清點文物時,突然發現找不到這顆鼓,成為下落不明的待查文物。


眼看就要變成歷史懸案時,大鼓居然出現在龍山寺!原來,早在1960年獨木大鼓曾出借給龍山寺,並留有借據,台博館欲向龍山寺討回大鼓,卻遭拒絕,因事隔40年,當時簽字據的龍山寺主委黃玉對已過世多年,又無人知曉此事,且依法已過了追溯期,因此成了無頭公案不了了之。

由於臺灣神社在臺灣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顆鼓的歸屬,在3年後又再度受到關注。2009年法官最後將鼓判給龍山寺,成為龍山寺的藏品與精神象徵。


「那個鼓,其實歸誰都沒有關係啦!」王師傅說,重要的是要愛惜。而且鼓要經常去敲它,敲就是最好的保養,鼓皮才能保持韌度,不容易壞掉。

在大家的央求下,王師傅敲響了臺灣神社的大鼓。

影片聲音效果不如現場,僅供參考

顆獨木大鼓能夠來到响仁和遇到王師傅,真的很幸運。而更幸運的是我們,居然能夠穿越時空,聽見80多年前臺灣神社大鼓的聲音,簡直要起雞皮疙瘩了!

王師傅進一步解釋,這顆鼓他故意選用兩種牛皮來製做,往上傾斜這一面是黃牛皮,另一面是水牛皮。黃牛皮摸起來滑溜溜的、水牛皮就比較粗,敲出來的音色也完全不同,可以做為講解上的示範教材,讓大家練習聽聲音來分辨牛皮。

觸感上的差異,是來自毛細孔的粗細程度,每個毛細孔內長越多毛,皮就越粗。王師傅說:「水牛皮的毛細孔,每個孔會長3根毛!」

聽完這句,大家都跪了,原來「只懂得皮毛」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呀!王師傅認真研究的態度,讓人敬佩。

王師傅解說牛皮
王師傅解說牛皮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學製鼓和其他技藝一樣,都是需要經過反覆磨練、打好基礎,才能夠獨當一面的。


响仁和創辦人阿塗師,原本是私塾老師,但是對民間藝術很感興趣,常常幫布袋戲伴奏。後來迷上鼓的製作,還拜唐山來的師傅學藝,之後在新莊碧江街開了「响仁和吹鼓廠」,成為嗩吶與皮鼓的名師。

但因為這行太辛苦,社會地位也不高,他希望孩子多讀書,不要走這一條路。


不過,就在王錫坤還在讀大學夜間部時,父親在1929年突然過世,人生出現大轉折。

王錫坤認為父親辛苦打下的事業,放棄很可惜,猶豫著是否要繼承。可是親戚們都不看好,還說他「你冇才條啦!」。

這句話反倒刺激了他,王錫坤不願服輸,抱著「我一定要做好!」的決心,毅然扛起重擔,在不懂技術、沒有人脈、而且對製鼓業很陌生的情況下,幾乎從0開始,憑著小時候看父親製鼓的印象,反覆嘗試,慢慢摸索出製鼓方法,把响仁和的名號逐漸做響亮。

甚至將臺灣鼓藝發揚光大,響徹世界舞台。


王師傅說,這顆就是父親王阿塗做的鼓,是從一間寺廟收購回來的。把耳朵貼近鼓皮,還能聽到聲音!

响仁和創辦人-王阿塗的鼓

能聽到甚麼聲音呢?

將耳朵貼近鼓面,可聽見從遠方傳來的重低音的隆隆鼓聲,透過耳膜產生微微地震動,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接著,王師傅拿起鼓棒,要讓我們聽聽看這顆鼓被敲響的聲音。


王師傅皺緊眉頭,鼓棒敲在大鼓上「咚--咚--咚--!」

聲音隆隆磅礡,太震撼了!是天籟、是祈福、更是一種安定人心溫暖的力量。

鼓音在空氣中不斷迴盪,王師傅雙眼微闔,完全沉浸其中。

他緩緩張開眼,真情流露地說:

「爸爸的鼓聲還在這裡,我怎麼能鬆懈,怎麼能夠不努力呢?」





縱使响仁和已是享譽國際的知名鼓廠,但王錫坤師傅永遠是一襲工作裝扮,在廠房裡穿梭、調音製鼓、指導年輕匠師,不只將製鼓視為一種傳統技藝的延續,更將製鼓技術提升至心境上的陶冶與修行。

除了堅守傳統工序工法,王師傅也將創新點子帶入製鼓,像是八角鼓,就是一個大膽的嘗試。因為銳角很容易就會刺破鼓皮,因此從挑選韌度較佳的牛皮,到潤滑尖角、調整繃皮速度等等都煞費苦心,費時多年才大功告成。

八角鼓

一談到藝術創作,王師傅表情變得相當雀躍,像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他找老師學習傳統漆器,運用在鼓上。
也嘗試融入多元素材、如抽絲、壓花、生漆、浮染、撕畫、金工等等,在鼓身和鼓環上變花樣,以各種技法展現鼓的藝術之美。搭配每一面創作鼓專屬的鼓座,提升了鼓的藝術價值,豐富了鼓的精神內涵。


鼓文化館內,展示了多件王師傅的創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預約參訪喔!

放在展示間最角落,看似不起眼的這顆鼓,其實是王師傅最驕傲的一件作品。

鼓桶是以生漆與紗布結合而成,一層紗布一層漆,一層紗布一層漆,層層堆疊形成柔美起伏的鼓桶線條,而最大挑戰是繃鼓皮,因為相較於一般木桶,紗布較柔軟,如何在脆弱的個體上完成繃皮,是一大挑戰。而且繃好的鼓,一樣要能敲出好聽的鼓聲。

「咚!咚!咚!」王師傅拍打著鼓面,相當滿意這件作品的成果,他說:「應該沒人會想嘗試這樣做,以後也不會有」是一件高難度的作品。

他很開心分享三年前,得了新北市文化貢獻獎,當時就是以這顆鼓作主要的展示作品。

王師傅曾到客家庄學習浮染,嘗試將浮染技術運用到鼓環上;也曾與琉璃工坊合作,以琉璃脫蠟技法完成精品般的鑄銅鼓環。
王師傅說,只有用這方法,才能夠達到他要的細緻之美。

以浮染技法完成的鼓環


以朱漆與墨色恣意塗灑於鼓身與鼓面,充滿原始生命力的彩繪藝術

彩繪藝術

以棉紙撕貼的蝶谷巴特拼貼作品,抽象展現台灣山巒與花田之美

蝶谷巴特

以油彩描繪新莊大漢溪的夕照餘暉。這意境實在太美了,讓我的目光久久無法移開!

油彩作品

細膩的抽絲藝術鼓,就連底座也是精心搭配。

抽絲藝術


這些做工細緻的作品,每一顆都王師傅獨一無二的創作。

非常迷你的一顆鼓,但工法及敲出的鼓聲也完全不馬虎喔!


响仁和的第三代王凱正,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也踏入製鼓事業,並發揮文創行銷專長,和父親攜手守護「响仁和」這塊響徹世界的招牌、臺灣人的鼓聲。

不過,年屆七十歲的王錫坤師傅可沒有退休的意思呢!

「想做,就專心一意把他做好就對了」王師傅一路挑戰自我,樂此不疲,我們這些後輩真的不努力不行呀! 

時間過得飛快,一行人居然在响仁和叨擾了一整個下午,也該告辭了。王師傅熱情地送大家到門口,指引我捷運新莊站的方向,還不忘提醒:「車站裡擺了一個我的創作品,要記得停下來欣賞哦!」

王錫坤/1950年生。响仁和第二代傳人,2009年榮獲「臺北縣傳統藝術藝師獎」,隔年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登錄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與此同時並列入人間國寶;2012年當選第五屆工藝之家

响仁和製鼓廠/响仁和鼓文化館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171號
電話:(02)2992-7402
時間:08:30~18:00
公休:日
交通:捷運「新莊站」2號出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