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vin
eivin

書/雜誌/音樂/咖啡

記錄02|Chantal Akerman電影觀看記錄(一)

Chantal Akerman,比利時最傑出的女導演,1950年出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畢業於巴黎高等電影學院,一生中幾乎所有影片都是專注於女性,主題涵蓋了愛情、工作、慾望等。

Akerman可能更被人熟知是因為2015年10月5日她在巴黎自殺身亡,當時很多電影評論網站都對其作出了哀悼。

我開始看Akerman的電影是去年,當時看了「Delphine et Carole, insoumuses」,翻譯成中文是「德菲因與卡洛爾:反叛繆斯」。而集中開始看她的影片是從前兩週開始的,目前已看9部。

1、德菲因與卡洛爾:反叛繆斯/Delphine et Carole, insoumuses(2019)

如果你對女性主義、女性的反抗有興趣,那麼一定要看,並且一直看完。

2、迷惑/La Captive (2000)

改編自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第五卷「女囚」。Akerman這是用一部影片向普魯斯特致敬,但讓人觀影很痛苦。男主是控制欲極強且敏感的,不斷地想破解懷疑,最後的結局也是無從得知,死亡或失蹤結束了這場猜疑?這種極限的愛還是愛嗎?

3、薩克三小節/Trois strophes sur le nom de Sacher (1989)

大提琴的音樂和牆後的生活百態。

4、房間/La Chambre (1972)

從360°到180°,油畫般的質感,不是完全的重複,因為人是意外。

5、我的城市/Saute ma ville (1968)

充滿了急躁、無聊和自娛自樂,但帶來的是疲憊(身體和心理),其實很多人都是這樣。最後鼓搗個動靜在這座城市也算是一種發洩。

6、我飢腸轆轆,我寒冷難耐/J'ai faim, j'ai froid (1984)

雖然很短,但很微妙且日常。

7、我你他她/Je, tu, il, elle (1974)

這部即興的影片即使放在今日依舊是先鋒的、實驗的。第一部分是在逼仄的房間裡重複並且盡可能的讓自己能在狹小空間中更加自由。第二部分是我非常喜歡的,太像現在的社會狀態了,在酒館裡寒暄但背後又是孤獨的,欲言又止地狀態到最後向一個陌生人傾訴。第三部分是同性,這部分相比之前就沒有那麼克制了,但結尾還是喜歡的,悄悄地離開。

8、安娜的旅程/Les Rendez-vous d'Anna (1978)

固定鏡頭取景帶來的靜態美感,而且非常乾淨。安娜一直在旅途中,但所有人(包括最後電話錄音中的人)都在向她傾訴和索取。靜默的、朦朧的,但又是真實的。

9、提行李箱的人/L'homme à la valise (1983)

和Akerman同頻自閉,很有意思。

下週繼續看Akerman!

🔗

https://www.imdb.com/name/nm000190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ntal_Akerman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