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山人
黃牛山人

分散式出版實踐者 網誌:bchai.cc

BarCamp 「非會議」的魅力

非會議(”unconference”)的型式,大媽廢青都可參與,百花齊放,用腳投票。沒有大大們或專業機構設定議題,人人可以出題目,講自己所喜歡講的,最壞情況只是沒有聽眾而已。這種自由味,很香。

每次參加完 BarCamp 總免不了會想:如果這種「非會議」的形式能普及到其他範疇便好了。社區、學術、創作、娛樂,任何範疇,任何事情。

如果會議地點是在沙田大會堂樓梯前的空地便好了,對題目有興趣的人圍成一圈,聽自己有興趣的題目,說自己喜歡說的話。如果能有這樣的一個空間的話,也許新城市廣場會變得更生活化一點。

這種氣氛我不是沒有經歷過。2015 年雨傘運動時,金鐘很流行這種「交流會」。有時演講很精彩,令我一坐便是數個小時;有時講者很廢或題目不對我胃口,我便轉身離開,去參加另一個組。有時我也會忍不住加入戰團,站起來發表自己的經國偉論-總覺得自己會發展成一個維園阿伯。

我很記得自己當時心中的感受:那種對知識渴求的興奮。我在 BarCamp 中又出現了相同的感受。

「非會議」的話題是多元的,質素也是參差的,而最可貴的是在其中能真正的發掘到來自社群所關注的趨勢,而不是老大發佈出來的「大方向」。BarCamp 的參與者很多有技術背景,所以分享的題目中可洞見社群在關注那些技術領域。今年最多人喜愛的題目,有 「NLP software for endangered language」,「砌 brand 做乜9」及「Crypto 從入門到放棄:AES也能破解是怎樣做到的」。跟我剛參加過的一些政府舉辦的活動相影成趣,我在那些場合聽到最多的關鍵字,是「大灣區」。

BarCamp 活動到了午飯時間,我跟一位朋友搭訕聊起維基百科的社群。幾個人聊得興起,便走到 “fireside” -一個有三張梳化和一部能接駁電腦的電視機的角落-分享起 WIKI 社群的䭿事。我一直不知道 WIKI 社群是怎樣操作的,他的分享令我大開眼界。這種議程設定的靈活性,正是「非會議」的優點。

曾經參加過仰光的 BarCamp,氣份很踴躍,人數上千,竟還有政府要員來撐場。政府對民間主導的非會議表示支持固然是好事,但更好的是表達支持卻不來參一腳,只提供所需的公共空間便好。讓民間自行形成秩序,尋找發展的路,其實更落地。香港「土地大辯論」的流程即將跑完,從一開始便是由政府設定議題,民間縱有說法,無論理據多麼充份,也會被其程序邊緣化。對這種從上壓下來的規劃手段,我很是反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