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cthelion1993/ 美術史是研究美術品與時代文化交涉互動下的歷史研究,而當代讀者的閱讀及傳播也參與了美術史的形塑。五丁目期待透過不同形式的短篇筆記,提供關心文化、喜好藝術的各位一個富知識性的生活提案。

「畫得跟拍的一樣」與「畫得跟真的一樣」是兩回事

(编辑过)

最近,一張獲得「竹梅源文藝獎」油畫獎第一名的作品,在PTT、FACEBOOK等社群媒體上受到矚目,原因是這幅描繪公車內部的畫作,被認為「極其寫實」,如同照片一般。這也引發後續正反兩極的爭論,有些人認為像這種跟照片相仿的作品不該被稱作藝術。也有人拿出羅斯科(Rothko),譏諷獲獎者就算畫得這麼「像」,也不如對方能賣到十幾億臺幣等等。

呂振揚,《下一站,幸福》,2020,117x91cm,油畫。

上面的問題由於涉及的議題面向很廣,五丁目無意在此一一提及,只先討論「像照片是不是就是寫實」。首先,若要歸類這幅畫在藝術史上的「可能」分野,單在風格上會比較接近所謂的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也就是以照片及照相機作為樣本,並盡可能在另一媒材上「再現」照片中的現代風景。此主義興起於1960年代的美國都會,一來是對抽象表現主義及極簡主義的反動,另一方面,該主義追求「像照片」的逼真感,也剛好容易以炫技般的視覺效果,擄獲一般社會觀眾及買家的心。

John Baede(約翰.拜德), "John's Diner with John's Chevelle", 2007.

但要注意的是,與超寫實主義(Hyperrealism)不同,照相寫實主義因為要強調「像照片」,所以對於照片中的焦距呈現、細節省略等特徵都會如實呈現。而前者則會強化細節、明暗等要素,去年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超寫實人體雕塑展」,便是與照相寫實似是而非的存在。

李梅樹,《河邊清晨》,1970,91x116.5cm,油彩畫布。此畫在前景人物的描寫上,即有焦距柔化的趙像固有特徵。

臺灣方面,早在戰後60年代,李梅樹就創作出以照片為基礎的寫實作品,將照片中的景深、焦距特性移植到油畫布上,不過這與美國照相寫實主義之間是否有直接關係,仍有待後續研究。稍後則有迄今仍在各大藝展中活蹦亂跳的現代藝術家韓湘寧,他在70年代赴美後,創作出一系列挑戰藝術邊界定義的照相寫實作品,可以很明確地感受到照相寫實主義的反動意識。所以說,雖說都是社會大眾認知的「畫得像」,但各自的殊異仍舊十分明顯,且都有藝術史的脈絡可循。

韓湘寧,《街頭速寫者》,1982,152x229cm,油彩畫布

回過頭來看這件獲獎作品,最後五丁目要談的是,社會大眾應該如何理解此類作品。由於此畫明顯是以照片作為素材,將解析度不足、白平衡校色等照片特徵加以呈現。也因此,網路鄉民在看這幅畫時,會不自覺地稱此畫「畫得跟拍的一樣」。這是因為「畫得跟拍的一樣」跟「畫得跟真的一樣」是截然不同的事情,你不會將畫中的公車視為真實存在的空間,而是頂多將其當成照片。

最後,如前所述此種作法早在1960年代的美國、臺灣就已出現,且此畫與當時歐美,乃至今日臺灣、中國的照相寫實、超寫實主義的名家相比,在畫技上並沒有特別出色,因此無須過度吹捧,應以適當的歷史眼光去理解這樣的作品。然而,竹梅源文藝獎主要還是獎勵藝術發展,並非國內外具指標性的大獎,因此或許不該以太過嚴苛的觀點評斷此類作品的水準,將其視為眾多效仿照相寫實主義的作品之一即可。

理查德.埃斯蒂斯(Richard Estes),《時代廣場》,2004,162.5x94cm,油畫畫布。

※本文同時刊載在Facebook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讀後歡迎到粉專按讚、訂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