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天涯曲此時】人生有幾個五十年?

(编辑过)
悼念Yes鼓手Alan White

前言:可能是進入這個年紀,面對死亡的頻率也相對高密,差不多到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程度。剛勉強接受到Vangelis 的離去,卻馬上出現Depeche Mode的成員Andy Fletcher突然逝世的消息,只是60歲,又沒有甚麽病痛傳聞,通告又只說是「Natural cause」,(怎樣算是正常逝世),真有點悲憤。Depeche Mode是自己心目中頭號擁護的樂隊,傷痛和疑問此起彼落,埋首於他們的音樂和回憶之際,偶然跳出來透透氣之時,又聞說Yes鼓手Alan White也剛病逝,雖然他的健康狀況早讓樂迷知道,但在此情況下,仍叫人措手不及。

我正考慮寫一篇關於Andy Fletcher,正在翻看資料和等待心情平復下來,因此Alan White的消息,絕對百上加斤。Yes也是自己追隨多年的樂隊,他們到2017年才入選美國搖滾名人堂,當時一怒之下寫了這篇文字,今日重po,僅此致敬和悼念。


(文章在2017年1月發表在個人網誌,此為修定及加長版)

Alan White Photo: BBC.com

原題:Yes, 遲來的贈興,真是尷尬

美國搖滾樂名人堂(Rock n’ Roll Hall of Fame)宣布2017年的入選名單,其中英國前衞樂隊Yes終於被寫到歷史册上。樂隊在1968年組成,下一年,2018年便是50週年紀念了。先不說一支樂隊,一個人可以有幾多個五十年?樂隊最風光的時間是七、八十年代,之後斷斷續續,幾番人事變遷,支撐至今時今日。

Yes絕對值得進入名人堂,但應該在二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時間。事實上,以名人堂的計算方法,Yes在1994年便已合資格,但要到2013和2015年才見有提名,但都落選。如今第三度提名並終於成事,已是人面桃花,五個第一代的成員都已經離隊,甚至創隊之一兼低音手Chris Squire在2015年已離世,現時的成員中,有三位可算是新人,雖然都跟樂隊合作了不短的時日。因此當宣布入選時,也詳細說明如何定義Yes樂隊。正如上面所說,他們的高峰期在七、八十年代,因而以此作為準則,入選的,便是這時期的先後八位成員,包括兩位鼓手Bill Bruford和Alan White,兩個琴鍵手Tony Kaye和Rick Wakeman,兩個結他手Steve Howe和Trevor Rabin,歌手Jon Anderson和已故的低音手Chris Squire。而巧合地,當年,在形勢突然許可下,這個八人組合曾經走在一起,推出過一張叫《Union》的專輯,而且作世界巡迴演出,可算是一眾樂迷夢眜以求的盛會。不過,那張專輯卻是八個人都異口同聲地否定的,真是尷尬!

樂隊在入選名人堂之夜的致詞

由於在頒獎禮上,入選的樂手都會演唱三首歌,更會和其他入選樂手合奏,因此已有樂迷在猜測,這七個成員會同時出席及表演嗎?低音手Squire已離世,誰來代替,是現任的Billy Sherwood?但他不在當選名單內,是否有點尷尬?但對Yes的樂迷來說,總算是守得雲開,如果到時這七位成員(外加客串樂手)再一起在台上演奏,可能就是最後一次,想起又有點興奮。

在名人堂頒奬典禮上的演出。

Yes的開始是當Squire遇上Anderson,而因為都喜歡Simon & Grafunkel,而惺惺相惜,樂隊的和唱也因此而深受影響,而自己認識Yes也是和Simon & Grafunkel有關。樂隊早期以翻唱別人作品為主,不過編曲方面卻特別加鹽加醋,好像變成另一首歌。他們曾翻唱Simon & Grafunkel的《America》,後來輯錄在他們的一張精選專輯《Yesterdays》內。當年我們都跟同學互換唱碟聽歌,其中一個同學的哥哥已岀來工作,經常買唱碟,有時見我們初學,會不時推介一些我們少機會聽到的唱碟。我是在這種情況下聽到Yes版本的《America》,這超過十分鐘的版本,和我原先認識的版本完全是兩回事,當時是一頭霧水,有點呆住了,不懂怎去形容。奇怪的是,歌曲的點點滴滴,在打後一段時間,縈繞腦際,甚至無端學着歌手的唱腔,吟唱著And walk off, walk off, to look for America…,終於借了唱碟回家,再加上另一張《The Yes Album 》,就此上癮。

《Release, Release》

那時他們剛推出新專輯《Tormato》,我毫不猶豫地買了。對自己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張唱碟,和當時聽開的流行歌曲截然不同。由第一首《Future Times/Rejoice》已是先聲奪人,那些鍵琴一瀉千里迎頭而下,就如一種洗禮,我馬上歸信了。而《Release, Release》中結他和鼓的撕殺,着實叫人驚心動魄,刀來劍往,火花四濺。一時結他取得上風,劍氣滂薄,招招兇狠。鼓便變陣退守,耍岀棍網迎戰,水來土掩,大戰三百回合,依然不分勝負。我聽完此曲要大力吸氣,如缺氧一樣,像打完一場的是我。而《Arriving UFO》和《Circus of Heaven》接連出現,是順理成章,題材是自己從沒有有其他歌曲聽過,如果Anderson 的歌聲可算是如天使般清純,那他拉了兒子來在歌中客串,更似是人間仙境,天外來客了。這張專輯我到今天,仍不時播放。

Alan White的獨奏

可惜,那是他們當時的最後一張專輯。在準備下一張專輯時,出現意見分歧,結果琴手Rickman和歌手Anderson離隊。當時有一隊新浪潮電音組合Buggles(有過一首流行歌《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剛好在同一錄音室工作,樂隊請他們來客串一下,結果雙方都覺得不錯,合作完成了專輯《Drama》並作巡迴演出。不過成績欠佳,大家都意興欄柵,樂隊解散。結他手Howe和琴手Downes跟其他樂手組成Asia,低音手Squire和鼓手White加上結他手Rabin打算以Cinema名義繼續,後來再找回早期琴手Kaye。但歌唱部分大家覺得不滿意,最後Squire找回Anderson來試,才大局抵定。但樂隊名字卻引起爭議,原來已有好幾隊樂隊以此為名。唱片公司認為既然有四個成員是Yes舊人,何不乾脆用回Yes名義。雖然Rabin非常抗拒,但仍要小數服從多數,於是Yes又再重生。

入選搖滾名人堂的八位成員。

專輯《90125》和單曲《Owner of a Lonely Heart》都大賣,也是樂隊歷史上唯一的冠軍歌,也開拓了新巿場,不過多岀版一張專輯後,Anderson又再離開,他跟另外的一些前Yes成員,Howe,Bruford和Wakeman組成一隊組合,據說受不了那太流行的取向。他們就以各人的姓氏為樂隊名,簡寫ABWH。另一邊的四人獨欠一個歌手,在機縁巧合下,也是唱歌公司的意願,將這八個人組合一起,來個超級大滙合。演唱會相當有睇頭,但專輯只是強差人意。此後人事變遷不停岀現,不過樂隊一直繼續。

今日,他們的叫座力大概不及從前,但那段光輝歲月已寫在歴史上。終於也等到搖滾名人堂的認可,幾位資深成員在訪問中也顯得很高興,亦不約而同地說Squire在天上一定也感到驕傲。但我覺得那只是裝飾得體的政治正確門面話,潛臺詞是為甚麽不在Squire在生時頒給他。如果在1994年打後已合資格,為何要等到今年?每遲一年,尷尬便多一點。名人堂每年都有好幾個新入選,今年的包括Electric Light Orchestra, Journey, Pearl Jam等。Pearl Jam是第一年合資格,馬上入選,ELO見仁見智,自己是中立態度,不多提了,但Journey自己一向沒有甚麼好感,好像在八十年代紅過一陣子,這類美式搖擺樂隊,多如牛毛,如今Yes竟與他們一同入選,對我來說,尷尬莫過如此。


後語:我以為很多人認識Alan White,未加入Yes之前,已經在一些經典專輯上出現,和披頭四的成員特別有緣,在名曲《Imagine》(John Lennon)和《My Sweet Lord》(George Harrison)的鼓便他的貢獻,卻原來很多人不知道。他1972年加入樂隊,今年剛好五十年(據說他只是早幾年剛慶祝他婚姻四十年),人生可以有幾多個五十年?

上面提過的《Union》Tour我有幸在場,原本以為八個人同台一定有好看頭,誰不知他們會因歌曲出版時由那組人彈奏而調整,因此大部分時間只有五個人表演,觀眾都表示失望。幸好他們仍安排了一節雙人敲擊獨奏(Double Drum Solo),加上是Bill Bruford和Alan White兩人,僅此一節,足以值回票價。他們都不是強而有力的肌肉型鼓手,都以輕型柔和,力度準繩見稱,表演不是整齊敲打,而是一人帶頭,另一人從後追趕,沒有震耳欲聾,但是和諧樸素,不花巧,但平實中見真章,大家隨着節奏,便輕舟已過萬重山。是自己看過的敲擊獨奏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他們入選名人堂之夜,由加拿大樂隊Rush兩位成員致引介詞,然後順理成章由低音手Geddy Lee參與演出,要代替Chris Squire不是隨便一個人便可以。而Yes這幾年經常以重玩某張專輯為題演奏,頗受樂迷歡迎。今夏已安排「Close to the Edge」之旅50週年,正是Alan White首張參與的Yes專輯,不過下個月(六月)舉行的演唱會,Alan White早已宣布因健康問題不會參與,由他的朋友Jay Schellen代替,他只作壁上觀。只差一個月,便可算完滿了,現在他只能在天堂欣賞了。

人生嘛,總是有一些缺陷吧。謝謝你們的出現,替我們的人生加添如此燦爛色彩!

一次過看Chris Squire和Alan White的個人表演,和兩人的默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