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共存抑或清零(被疫情困擾兩年多)

(编辑过)
2021年已成過去,但很明顯,有很多事情不會隨之而終。例如武肺,其實到了今時今日,再用武肺這稱號已經顯得過時,它不停變種,變得連阿媽都唔認得!

又到了農曆新年的時間,不過,過年氣氛早已越來越淡,而這兩年來受疫情影響,情況更加差劣,大部分過年活動已取消,今年甚至出現多區的樓宇被圍封數天,還有甚麼心情過年。

兩年前就在大家忙碌地辦年貨的時候,卻要分心去撲口罩,還要密切留意事態發展,因為消息是真假難分,只不過是兩年前,我們還有大批可以信任的媒體,大家依然人心惶惶,終於導至本城搶紙巾厠紙事件,一夜之間,全城買不到廁紙!(按:發表前,又遇到有消息説因有貨車司機中招,會加強檢疫,蔬菜入口會受影響,於是全城超市的蔬菜(主要是綠色的)又被搶購一空!)

Photo by Arya Pratama on Unsplash

兩年了,疫情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然後變種又變種,大家(包括所謂專家)像瞎子摸象,眾說紛紜,完全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甚至病毒如何傳播,也沒有一個肯定說法。因為樓上樓下同單位同樣有感染,所以是「垂直傳播」。而同一層有多宗感染,所以是「橫向傳播」。因為這位食客坐近門口,有帶菌者路過而受感染,那該是「空氣傳播」了吧?在地鐵站隧道路過,兩個人打個照面便受感染,但很多人通街拉下口罩吸煙,點解又冇事?從來沒有煙民因此被檢控或被感染,但幾隻倉鼠受感染,大鑊了!天塌下來了!

正苦的防疫措施完全沒有策略,沒有一個時間表和路線圖,一直在關這關那,又沒有證據顯示那些風險,例如晚上六時後禁堂食,如果推遲一個鐘,會有甚麼不同?而戲院劇場往往是首當其衝,最先被關閉,但一直以來,從沒有個案是在戲院內受感染。戲院雖然是密封空間,但大家只是安靜地坐定定看電影,而且又禁止進食,又限制入場人數,其實相對安全,但每一次爆發,必然拿它來開刀,從沒有考慮實情和變通。

我在疫情爆發初期曾寫了一篇談香港和多倫多兩地的情況,因為自己曾在那邊長期居住,仍有不少朋友住那邊。他們在疫情高速蔓延時,選擇封城,所有不是必需的商業和個人活動全部停擺,人人要逗留在家。歐美地區城市各有不同規例,例如可以獲准許每天出外若干時間,超市和食肆(只限外賣)有限度開放,照顧大家的日常所需。其餘各行各業能夠讓員工在家工作的,有限度地繼續,否則只好休業至能放寛為止,連學生亦如此。一個大城市,頓成空城一樣。政府有各種補助計劃,照顧各方面的損失,雖然不是最理想,但起碼讓大家有點助力,共渡難關。

當時香港經歷過搶口罩,搶廁紙,但偏偏正苦慢幾拍,口罩買不到,甚至呼籲大家不用戴口罩,醫護人員警告醫療系統可能受到的衝擊,要求封關,但正苦堅拒。到情況轉壞的時候,也只是停課,停部分服務,主要是正苦機構,如運動場,圖書館,劇院,游泳池等等,部分則轉為在家工作,但其他行業卻沒有甚麽指引,大部分人仍然每天早晚擠在公共交通工具內上下班。可以說,很多人的生活並未受到重大影響。我依然可以在外用餐,看場電影,逛街商場,照常工作,甚至不明白何以在外國會出現感染數字大幅攀升,理論上人口比較少,空間大,又已全城Lockdown。唯一的解釋就是有很多人不肯戴口罩,在那一段時間,我曾經慶幸當時是在香港,也幻想在到夏天,天氣熱便會將疫情控制,一切生活會回復正常。

可惜曾經有一絲的希望,隨著疫情反覆,第二波,第三波接連爆發,而且遇上聖誕新年假期,全世界都陷入這種輪迴,一個一個的大時大節被取消,最樂觀的人也感到沮喪。疫苗面世曾經讓大家帶來一線曙光,但畢竟疫苗是在短時間研製出來,部分未有足夠臨床數據,接連有負面反應以至死亡個案,不少人卻步,採取觀望態度,而正苦一直只說這些負面影響和疫苗無直接關係,這種推銷疫苗的策略一早便出現偏差,加上其誠信已破產,於是日後的工作更加艱難。

反觀外國,起初是掉以輕心,正如03年的沙士,以為只影響亞洲地區,甚至只影響亞洲人,直至來勢洶洶,有荷李活明星以及一些政治人物受感染,才嚴肅處理,蔓延太快,束手無策,大家紛紛封城停擺。這種對策很明顯不能長久,感染數字下降便有人要求重開,結果一重開又來爆發,停擺,又重開,終於迎來疫苗,但人數太多,供不應求,加上變種出現,大家仍是不知所措。但在一定人數接種疫苗之後,政府相對放寛限制,例如英國,英超聯賽可以閉門作賽,大家可以在電視收看。而宣布解除口罩令之日,酒吧餐廳坐無虛席,大家實在鬱悶太久了。此後,東京奧運會依限制舉行,再次出現變種病毒的威脅,政府加緊一些限制,但規模遠比之前的寬鬆,例如戲院仍可營業,只是入場人數限制為百分之五十。因為大家都知道,已經受困擾太久,已經到了臨界點,而且數據和實況都顯示,現時受感染的人,病情可控及影響較輕,所以政府不會大動作推出限制,甚至多國政府已準備全面取消所有限制,讓大家回復正常生活。

上星期跟多倫多的朋友通電話,他們的生活模式,特別是在聖誕前後,基本上和以前差不多。他告訴我一個朋友去了郵輪假期,去多明尼加玩了兩星期,才剛回家。他公司一個泰裔同事趁年尾假期,回到泰國探親旅遊,而回來時,作為公民,只需在入境時做檢測便可入境,無須隔離。而美加邊境重開,不少人都來一次長途旅行,即使不想過境,也飛到溫哥華等的國土另一邊旅遊探親。現在只待政府宣布完全解除禁令,便回復正常生活,有病便看醫生食藥。

反而現在香港,竟然才說可能封城,如臨大敵,禁制事項全面加強收緊,真有點平衡時空的感覺。個人認為,在內地可能未必知道外國的情況,只能信政府,但在香港,仍算能知天下事,即使主流媒體已被收編,大家仍可以接受到世界資訊,不少人有親朋戚友在世界各地,一通電話,一個短訊,便知真假。大家都懂甚麽是「共存」或「清零」,卻連討論也不容許,實難以服眾。不過兩年下來,大家還看不清政權面目嗎,從來都是四分政治任務,三分報復,二分維穩,一分抗疫!不然,那有地方會在疫情期間,大肆濫補濫告,打壓傳媒和公民社團,「完善」政制和選舉,然後怪責市民不合作抗疫。

兩年過去,香港這邊越來越差,外國地方有些已取消所有禁制,也有相當大部份準備在未來幾個月跟從,世界即將跳出困擾,回復日常生活,可以自由去旅遊。但相當肯定,他們不會選擇來香港。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