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ncanLau
DuncanLau

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我的四分之三個香港之九:勵德邨與大坑

勵德邨可算是香港公屋的美好想像,代表香港美好的時光。
前言:香港地方小,不過住在這裏幾十年,其實很多地方未踏足過,特別一些熱門的景點,遊客必到,我們反而沒有特別興致。台灣作家劉克襄稱有四分之三個香港是很多人未去過,而現在的時勢發展,不少人在考慮,甚至已有實質計劃離開香港,而今次,很多人會想像到,可能在有生之年,未必再會重回這個家園。因此我想起,很多地方其實未去過,於是盡量安排到此一遊,也寫下一些文字,留個紀念。

勵德邨大概是自己見過次數最多所一條屋邨,每次去中央圖書館,一抬頭便見到,坐巴士電車路過,也是輕易見到。我有朋友住在大坑,每次探訪,走過蓮花官,它就在之上。但我從未上過去,近距離接觸!

話說回來,我在中學期間,認識一個同學是住在勵德邨。他比我們低兩級,但經常跟我們打籃球,後來混熟了,知道他每天要乘渡輪,由荃灣碼頭到中環,再轉巴士回家。我說過,同學在放學後,很多時會和住在附近的同學結伴而行,而很明顯,他不會有人相伴,他可能是全校唯一一個住在港島的同學。可能出於好奇,也可能有少許同情,於是有一次,我提議跟他同乘小輪到中環,由於我是住在尖沙咀,之後便再乘天星小輪回到尖沙咀。其實在價錢上和時間上相差無幾,但小輪班次穩定,而且一定有座位。如是者,我跟他這樣放學很多次,但從沒有想過要到他家探訪。可能在當時,港島和九龍仍有點隔膜,如沒有需要很少跨海出遊,那時我比較熟悉的港島區域,主要是中環和灣仔,連上環也不認識。

而一般香港人當時對勵德邨的認識,大概是那圓型的樓宇,在七十年代算是前衞意念了。不過,大部分的即時反應都是:點樣擺傢俬?邨名是為了紀念後來被尊稱為「香港公屋之父」的港府官員鄔勵德(Michael Wright)。而一般政府屋邨,英文都稱為Estate,例如彩虹邨,就是Choi Hung Estate,又不會直譯作Rainbow Estate。但勵德邨卻全用音譯Lai Tak Tsuen,都算奇怪,而且既然是以一個真實人物為名,為甚麼英文不用那人的名字呢?叫Wright’s Estate好失禮咩?

這天終於來到勵德邨,原來規模很小,只有三幢樓宇,圓形建築其實是雙塔式,英文形容為單車形狀(bicyclindrical),中文多以8字型來形容,於是兩座這樣的樓便計成四座。另外一座長方形的,也分成四座,所以合計有八座大廈,但相比其他的屋邨,應該細得多,我相信一層未必有十戶。但屋邨位於山上,風涼水冷,在建成入伙之時(1975/76),應該有無敵海景。現在週邊盡是豪宅,仍勉強可以在樓與樓之間看到海景,環境仍然優美。

8字型的兩幢有一個頗大的平台連接,在這裡休閑,看看風景或山上林木,甚至是曬曬太陽,似乎相當寫意。

商業部分極簡陋,全部在長方型那座的地舖,就只有超市,便利商店,一間餐廳,加數間商店,最基本的生活供應。其餘的便要到山下,巴士下來便是中央圖書館和大坑一帶,仍算方便。

附近有真光中學,正門的籃球場有座位之設備。

其他都是多層式豪宅,也有不少有點歷史的洋房,那些三層高的洋房,在香港是買少見少了。

我在週邊走了一圈,很多斜路,在大坑道和近巴士總站的偉景街,都可以連接寶雲道的半山區。附近不大多見到垃圾桶,但狗糞收集箱倒是接二連三,你應知道,在這區,狗比人重要。

我沿巴士路線步行下山,不到十分鐘便來到銅鑼灣巴士總站,就在中央圖書館後面,於是我順便到大坑這些街道走走。以前常來這區,主要是為食,今天便放慢腳步,細認其他店舖。

這幾條街內,都是新舊交錯,一邊有多個車房,有些老字號已經營多年。亦有新店開業,最重點是很少連鎖商店。

這裏也見植物橫生,有些在後巷,有些在荒廢的角落,甚至是兩舖之間的牆壁橫生出來。而一些店舖,特別是街角的,又會自己種植,一盆盆的擺放在店外,一時令人錯覺它是花店。

馳名的炳記茶檔,風雨無間,我也曾在此吃過早餐。

可能是最新的區內成員,大坑火龍文化館,還未完全完工,尚未開放。

當然在種種的商業模式中,還有一座蓮花官,後面還有一個花園相當濶落。


後記:突然有點後悔,當年沒有問那同學能否到他家看一看,起碼了解「點樣擺傢俬」。而提到鄔勵德,他當年是提出要改善大眾的居住環境,引入獨立廁所和廚房的概念,後來被稱為「Wright Principle」。之前的徙置區只是一層一個公用洗手間,大小事情,煮飯洗菜,洗衫沖涼,全部都在那裏。而家家戶戶都放幾個火水爐在單位前的走廊,作煮食用途,意外頻生,也沒有甚麽私隱可言。而大家尊稱鄔勵德為香港公屋之父,是因為他真真正正去改善民生,將市民大衆的生活質素提升,真的是以民為本。現在我們可能覺得微不足道,但細心回想,那只不過是四、五十年前,香港突然增加一大批逃港難民,有地方住已經要叩謝神恩,能得到政府的安置,租金廉宜,已經不作他想。但當時的官員還要多想一步,讓大家活得更有專嚴,生活質素再進一步,大家對一些昔日港英政府的官員緬懷,除了是人之常情之外,可能更是反映今日官員的不濟。過去幾年來,政府的政策有多少是為香港人而做,大家一定心裏有數。

今日,大家都有廚厠(卻未必獨立),可是生活質素不升反降,地產商計到盡,歪理連篇,甚麼皇帝也是睡七尺的床!而政府又默許劏房存在,結果床也放不下,住戶很可能是睡在馬桶旁。

今日慢遊大坑,感受到這裡的特色,的確有其獨特之處。當然還有一座酒店變成的…,我當然不會拍照,以免誤墮法網。而幾個XX警察守門口,他們有自己一套制服,單看外表,大家不會聯想到是屬於香港的,和這區的社區人脈相比,就是格格不入!站在勵德邨的平台上,看看背山面海的環境,香港人最自豪的海港美景,慢慢地只剩下樓和樓之間的罅縫中的點綴,滄海桑田,只剩下唏噓。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