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228《史記》卷八〈高祖本紀〉14:一句紀錄在劉邦這裡的項羽氣話

──────────原文──────────

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項羽使人還報懷王。懷王曰:「如約。」項羽怨懷王不肯令與沛公俱西入關,而北救趙,後天下約。乃曰:「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乃詳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都洛陽。趙將司馬卬為殷王,都朝歌。趙王歇徙王代。趙相張耳為常山王,都襄國。當陽君黥布為九江王,都六。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番君吳芮為衡山王,都邾。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故燕王韓廣徙王遼東。廣不聽,臧荼攻殺之無終。封成安君陳餘河閒三縣,居南皮。封梅鋗十萬戶。

──────────翻譯──────────

結束了鴻門宴後,項羽繼續向西行進,一路上繼續屠殺,甚至還焚燒了咸陽城內的秦帝國宮室,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遭毀滅的(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地的人們對項羽非常失望,但又很害怕,因此不敢不服從他(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項羽派人回去向楚懷王報告戰果並請示該如何分封。

楚懷王回覆:「按原來約定辦理(如約)。」

換言之,就是按照先前的約定,分封先進入咸陽的劉邦為關中王。但是,項羽怨恨懷王當初不肯讓他和沛公一起西進入關,而是派他到北邊去救趙,導致他最終落在別人之後(項羽怨懷王不肯令與沛公俱西入關,而北救趙,後天下約)。

因此,項羽說:

「懷王,是我家叔父項梁擁立的,他沒有什麼功勞,憑什麼能主持盟約呢(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平定天下的,就是各路將領和我項籍啊(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

於是項羽假意推尊懷王為「義帝」,但實際上並不聽從他的命令(乃詳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地、楚地的九個郡,建都彭城。又違背當初的約定,改立沛公為「漢王」,統治巴蜀、漢中之地,建都南鄭。並把關中分為三份,封給秦朝的三個降將: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建都櫟陽;董翳為「翟王」,建都高奴。又封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建都洛陽。封趙將司馬印為「殷王」,建都朝歌。把趙王歇改封到代地為「代王」。封趙相張耳為「常山王」,建都襄國。封當陽君黠布為「九江王」,建都六縣。封懷王的柱國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封番君吳芮為「衡山王」,建都邾縣。封燕將臧荼為「燕王」,建都薊縣。把原燕王韓廣改封到遼東為「遼東王」。

不過,韓廣並不接受項羽的安排,「燕王」臧荼便率軍攻打他,最終在「無終縣」把他殺了(廣不聽,臧荼攻殺之無終)。項羽接著又封給「成安君」陳餘河間周圍的三個縣,讓他住在南皮縣,並封給戰功彪炳的「梅鋗」十萬戶。

─────────解說與心得─────────

由於劉邦的不少經歷都與項羽重疊的情況下,這一段內容與〈項羽本紀〉中的描述相似,主要在說明鴻門宴後,項羽進入咸陽的一系列作為。這個時期的項羽,除了對咸陽進行報復性的屠殺與破壞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對反秦勢力的將領們進行分封。雖然,項羽曾詢問過楚懷王該如何分封,但當他得知懷王的想法是遵守當年的盟約時,項羽對楚懷王更加不滿,甚至決定自行主導整個分封。

與〈項羽本紀〉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司馬遷在這段內容中增添了項羽的那句話:「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讓人清楚感受到項羽對懷王的強烈不滿。項羽完全不把反秦勢力的盟主放在眼裡,不僅重新進行分封,甚至也還造成反秦勢力之間的內鬨,更顯示出項羽的恣意妄為。

不過,這卷的主角是劉邦。司馬遷之所以把項羽那句不得體的話記錄在這裡,與他的寫史原則「隱惡揚善」有關。所謂的「隱惡揚善」,是指司馬遷會盡可能把對該人物的褒獎寫在當事人的傳記中,至於對該人物的負面內容,則會盡可能寫到其他人的傳記裡。

回到劉邦的部分,在前幾段裡,劉邦最擔心的就是無法如願成為關中王,而項羽最終確實也沒有將劉邦分封在關中。看來,項羽應該是把對楚懷王的不滿加諸劉邦身上。但是,劉邦對於這個分封有何感想?司馬遷並沒有留下任何紀錄,搜尋了一下《史記》全書,似乎也沒有任何關於劉邦對項羽分封的評價。不過,在《漢書‧蕭何曹參傳》中記載:「故立沛公為漢王,而三分關中地,王秦降將以距漢王。漢王怒,欲謀攻項羽」來看,劉邦內心應該是多有不滿的。然而,在時勢比人強的情況下,劉邦也只能選擇隱忍下去。

至於為何項羽會封秦國降將為「雍王」、「塞王」與「翟王」?查了些資料後發現,相傳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其中關中地區屬於「雍州」,因此才會把章邯封為「雍王」。其次,函谷關為關中地區的「要塞」,因此才會封司馬欣為「塞王」。最後,相傳周代的封國之一「翟國」位於關中地區,因此才會封董翳為「翟王」。

讀到這段史料時,腦中突然浮出一個念頭:項羽之所以封他們為「雍王」、「塞王」,是否有取「壅塞劉邦」之義?雖然「雍」字的本意是和諧,但《春秋穀梁傳》中曾用「雍」字來當作「壅」使用(毋雍泉)。而且,被封在漢中地區的劉邦確實曾被這三位秦國降將所阻擋著。因此,項羽的分封名稱或許也參雜了他心中的政治目的吧?!

言歸正傳,秦帝國在反秦勢力攻入咸陽後正式宣告滅亡,天下在「西楚霸王」項羽的分封後理當回歸平靜。此時,劉邦也將前往他的新封地──漢中地區,那麼劉邦將如何返回中原?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