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190《史記》卷七〈項羽本紀〉11:常勝軍輸了一次就崩潰?!

──────────原文──────────

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戰不能勝,不免於死。願將軍孰計之。」陳餘亦遺章邯書曰:「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何者?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并起滋益多。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夫將軍居外久,多內卻,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今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此孰與身伏鈇質,妻子為僇乎?」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約未成,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度三戶,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翻譯──────────

鉅鹿之戰後,章邯的軍隊駐紮「棘原」,項羽的軍隊駐紮在「漳河」南方,兩軍對峙但沒有正面交戰(章邯軍棘原,項羽軍漳南,相持未戰)。秦軍屢屢退卻的消息傳回皇宮內,二世皇帝派人來責問章邯(秦軍數卻,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害怕之下,派長史「司馬欣」回朝廷去說明並請示(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然而,司馬欣來到首都咸陽,卻被滯留在皇宮外的「司馬門」長達三天之久,從丞相趙高的不接見來看,似乎有種不信任的感覺(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面對被拒而不見的情形,讓長史「司馬欣」感到害怕,因此他立即趕回軍中,途中甚至不敢走原路,果真趙高立刻派人追趕,但沒有追上(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

司馬欣回到軍中,向章邯報告說:

「趙高在朝廷中獨攬大權,底下的人不可能有什麼作為(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如今就算仗能打贏,趙高必定會嫉妒我們的戰功(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如果打不勝,我們更免不了一死(戰不能勝,不免於死)。希望將軍您認真考慮這情況(願將軍孰計之)!」

這時,趙國大將「陳餘」也給章邯寫了封信,說:

「白起身為秦國大將,南征時攻陷了楚國國都鄢郢,北討時坑殺了『馬服君』趙括的軍隊(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打下的城池,奪取的土地,數也數不清,最後還是慘遭賜死(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蒙恬也是秦國大將,往北趕跑了匈奴,在『榆中地區』開闢了幾千里的土地,最終也在『陽周城』被賜死(蒙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這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戰功太多,秦王朝無法讓每個人都獲得封賞,所以就在法律上找藉口殺了他們(功多,秦不能盡封,因以法誅之)。如今將軍您擔任秦國將領已三年了,士卒傷亡數以十萬計,而各地諸侯紛紛起義,甚至有越來越多的情況(今將軍為秦將三歲矣,所亡失以十萬數,而諸侯并起滋益多)。那個趙高一向阿諛奉承,時日已久,如今形勢危急,他也會害怕二世皇帝殺他(彼趙高素諛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誅之),所以他想藉由法律來殺掉將軍以推卸罪責,並讓別人來代替將軍以免去他自己的災禍(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使人更代將軍以脫其禍)。將軍您在外時間長久,朝廷裡跟您有嫌隙的人很多(夫將軍居外久,多內卻),現在您即使有功也會被殺,無功也會被殺(有功亦誅,無功亦誅)。而且,上天要滅亡秦朝,不論是智者,還是愚者都看得出來(且天之亡秦,無愚智皆知之)。現在將軍您在內不能直言進諫,在外已成亡國將領,獨自一人支撐著又想著能維持長久,這難道不可悲嗎(今將軍內不能直諫,外為亡國將,孤特獨立而欲常存,豈不哀哉)?將軍您不如率兵倒戈,與諸侯聯合,訂立和約一起攻秦(將軍何不還兵與諸侯為從,約共攻秦),如此一來您也可以瓜分秦地為王,南面稱孤(分王其地,南面稱孤),這跟身受刑罰、妻兒被殺相比,哪個好一點呢(此孰與身伏鈇質,妻子為僇乎)?」

章邯猶疑不決,秘密派軍候「始成」到項羽那裡去,想要訂立和約(章邯狐疑,陰使候始成使項羽,欲約)。不過,和約還沒談妥,項羽就命令「蒲將軍」日夜不停地率兵渡過「三戶」(約未成,項羽使蒲將軍日夜引兵度三戶),並在漳河以南駐紮下來,接著與秦軍交戰,又再次擊敗秦軍(軍漳南,與秦戰,再破之)。最後,由項羽率領全部士兵「汙水」這裡大敗秦軍(項羽悉引兵擊秦軍汙水上,大破之)。

─────────解說與心得─────────

面對當年擊斃叔父項梁的秦將章邯,項羽在破釜沉舟的激勵下,成功地讓這支常勝軍吃下了敗仗。本以為接下來的劇情是,項羽與章邯的正面對決,但沒想到章邯的失利卻引來了二世皇帝與丞相趙高不信任。因此,曾經令起義軍聞風喪膽的章邯竟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一邊是屢屢被他打敗,對他恨之入骨的起義軍;一邊是不相信他,隨時準備從後面捅他一刀的朝廷。

倘若沒有朝廷的不信任,或許這場項羽與章邯的對決,會讓我們看到更多鬥智鬥勇的故事。可惜的是,章邯並沒有機會與項羽平等地交手。感受到來自朝廷的殺氣的章邯,打算與起義軍和談,甚至加入起義軍。從談判還沒完成,項羽又不斷出兵攻打章邯,讓這支常勝軍一次又一次的落敗的情形來看,項羽即使當年沒有認真學完用兵之道,但項羽的用兵應該還是略勝章邯一籌。畢竟,軍事不過是政治的延長而已。要打敗對手不一定侷限在戰場上,透過政治上的企圖和談,降低對方的戰意,也是個不錯的方法。

那麼,面對秦軍的可能投降,項羽該如何因應?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心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