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128《史記》卷五〈秦本紀〉20:這是一段爸爸被兒子的光芒所掩蓋的故事

獻公元年,止從死。二年,城櫟陽。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十一年,周太史儋見獻公曰:「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復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十六年,桃冬花。十八年,雨金櫟陽。二十一年,與晉戰於石門,斬首六萬,天子賀以黼黻。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二十四年,獻公卒,子孝公立,年已二十一歲矣。

──────────────────────

來到了秦獻公在位第一年,廢止了殉葬的制度(止從死)。之前不斷被批評的「殉葬」,至此算是畫下了句點。雖說後來是用「人俑」來取代,仍遭到詬病,就好像素食者吃雞鴨造型的素料一樣,但我認為無論如何這都代表秦國逐漸走向文明。

秦獻公在位第二年,在「櫟陽」築城。

秦獻公在位第四年正月庚寅日,孝公出生。

秦獻公在位第十一年,周王朝「太史儋」拜見獻公說:

「周與秦本來是合在一起的,後來秦分了出去,分開五百年後又合在一起,合在一起十七年後,將會有稱霸統一天下的人出現(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復合,合(七)十七歲而霸王出)。」

關於這段預言,之前在〈周本紀〉中已經討論過,這裡就不再贅述,有興趣者可以參閱本系列第101篇。

秦獻公在位第十六年,桃樹在冬天開了花(桃冬花)。換言之,春天才開的桃花,卻提前在冬天就開花。

秦獻公在位第十八年,櫟陽上空下了黃金雨(雨金櫟陽)。

關於「雨金櫟陽」,唐代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補充,認為「言雨金於秦國都,明金瑞見也」是指「金德」出現的證據。但這樣的解釋,似乎無法讓今日的我們接受。為何會出現「黃金雨」?如果是今日的我們,可能會解釋成空氣污擾,造成雨水呈現其他顏色。但在兩三千年前,應該不至於出現這麼嚴重的空氣汙染。因此,我找到的最合理解釋是:當時櫟陽城內可能颳起龍捲風,導致官府金庫的錢幣遭風捲上天,後來風停了,錢幣落下,造成「雨金櫟陽」的狀況。這也就是成語「櫟陽雨金」被解釋成「意外的恩賜」的緣故吧!?

總之,在這幾句內容中,感覺司馬遷似乎很想透過太史的預言,以及不斷出現祥瑞,告訴我們秦國即將迎來一位聖明的國君一樣。

言歸正傳,在雨金櫟陽後的第三年,也就是秦獻公在位第二十一年,秦國與魏國在石門交戰,斬殺魏兵六萬人,周天子為此派人送來繡有花紋的禮服祝賀(與晉戰於石門,斬首六萬,天子賀以黼黻【音:ㄈㄨˇㄈㄨˊ)。

兩年後,也就是秦獻公在位第二十三年(前362),再次與魏國在「少梁」交戰,俘虜了魏國將領「公孫痤」(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痤)。如果對歷史熟稔的話,就會知道這位「公孫痤」在病重時曾向魏國國君推薦過「衛鞅」,也就是商鞅,但他的意見最終沒有被接受。

隔年,秦獻公去世,他在位共二十四年,接下來由兒子「秦孝公」繼位,這時孝公已經二十一歲了。

在這短短的不到一百五十個字裡,司馬遷很簡略的介紹了秦孝公的爸爸─秦獻公一生的事蹟。但這不到一百五十個字裡,竟然還包括不時提到秦孝公的出生與年齡,加上一些祥瑞與預言,總感覺司馬遷筆下的這位秦獻公似乎沒有太多作為,只是個替兒子秦孝公的出場做鋪陳的人物而已。

一直以來,只要想到戰國時代的秦國,就會先想到秦孝公的商鞅變法,直到去年因為台灣的高中課綱大幅調整,中國史部分被大量簡化與改版後,才意外得知「秦獻公曾經透過墨家來改造秦國」的這件事。但搜尋了好久,都沒有相關史料的直接記載,才知道這個結論來自中研院院士「何炳棣」先生的研究:〈國史上的「大事因緣」解謎——從重建秦墨史實入手〉。有興趣者也可以上網找來看看。

還是回到今天探討的內容,其實在司馬遷的這段記載中,還是可以看到秦獻公開啟秦國富強的蛛絲馬跡, 像是在位第一年的廢除殉葬制度,以及秦獻公晚年的連兩次打敗魏國。如果對戰國時代的歷史略有了解的話,應該知道戰國時代最早強大的國家就是魏文侯的勵精圖治下的「魏國」。秦獻公時代可以連續兩次擊敗魏國,就可以看出秦獻公時的秦國已經逐漸強大。

其實仔細想想,秦國如果「只因為」秦孝公時的商鞅變法,就能瞬間變強大的話,似乎有點不合邏輯。畢竟,讀了那麼多年的歷史,幾乎不曾看過有什麼「特效藥」能讓一個國家瞬間強大的。所謂「事出必有因」,如果沒有強大的體質,吃什麼特效藥都沒有效。因此,能讓商鞅變法這帖特效藥發揮效力的前提就是「秦獻公」培養好的強大體質。

至於秦獻公做了什麼,司馬遷雖然在〈秦本紀〉中沒有多做說明,但仔細搜尋卻會發現,司馬遷其實把許多秦獻公的事蹟分散在各處,例如:

在〈秦始皇本紀〉提到「獻公立七年,初行為市」,也就是說,秦國在獻公時期,制定了市場的相關制度,像是營業時間、交易原則等等,都大大增加了秦國的財政收入。

另外,〈秦始皇本紀〉中也提到「(秦獻公)十年,為戶籍相伍」,也就是說,秦國打破了原本的國人與野人的區分,一律編入戶籍,為日後的商鞅變法中的保甲法奠定了基礎。

還有,在《史記‧六國年表》中記載:「(秦獻公)六年,初縣蒲、藍田、善明氏。」,以及「十一年,縣櫟陽。」都會看出秦獻公正逐步推行著「郡縣制度」,也會日後的商鞅變法打下了基礎。

最後,從「天子賀以黼黻」再搭配〈周本紀〉中提到的「顯王五年,賀秦獻公,獻公稱伯」,都可以看出秦獻公當時已經稱霸諸侯的盛況。

為何這位稱霸國際的國君,司馬遷卻簡單帶過呢?我想,或許是因為秦孝公重用了「商鞅」進行變法,有一段君臣美好的佳話可以記載,所以才讓司馬遷如此重視吧!相較之下,秦獻公似乎只是憑自己的能力讓秦國走向富強,這對想受到重用文人來說,似乎少了一點浪漫的色彩,因此而遭到忽視吧!

總之,沉寂多時的秦國終於走向富強,至於秦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段史料給我的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