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014《史記》卷一〈五帝本紀〉14

堯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攝行天子之政,薦之於天。堯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喪父母。三年,四方莫舉樂,以思堯。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堯崩,三年之喪畢,舜讓辟丹朱於南河之南。諸侯朝覲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獄訟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丹朱而謳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後之中國踐天子位焉,是爲帝舜。

綜合前幾段文字,可以發現帝堯之所以能夠那麼如此完整地培養並交班給帝舜,很大的原因是帝堯很長壽。因此,帝堯才能從聽到舜的人品不錯,進而花時間考核他的品德,再放手讓他代理「天下共主」的職位,甚至還讓舜到各地去考察的情況下,最終帝堯應該是很放心的離開這個世界吧!

但如果根據司馬遷的說法,帝堯70歲得到舜,經過20年的考驗下才讓舜代理「共主」一職,又過了28年後帝堯才駕崩的話,帝堯離世的年齡是118歲,幾乎是現今科學家認為人體能使用的極限了(有科學家指出,人體的使用極限約120年)。為何上古的人們在那個醫療水平不高的時代裡,能活得那麼久呢?是因為古代的生活環境比較天然,不像我們生活的環境已經遭到汙染?抑或是以訛傳訛下的渲染?這點讓我感到頗為好奇。因為在今日這個平均壽命約80歲的時代裡,聽說一百多年前,也就是清末民初的時候,平均壽命約只有二三十歲上下,但卻看到古書裡的上古帝王能活到超過一百歲時,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話雖如此,還是先放下這個疑惑繼續往下看吧!

司馬遷在接下來的內容裡,給了一段其實相當匪夷所思的內容。按照段落的開頭,帝堯往生前28年,都是由舜代理共主一職的。帝堯之所以不傳給兒子丹朱,在前幾段文字中也曾提過,也就是這位爸爸很清楚自己的兒子很「頑凶」,所以並沒有打算把這個天下共主的位子交給兒子,這也是前幾段文字所敘述的帝堯不斷考驗、培養舜的原因。

但為什麼當退位28年的帝堯離世後,帝舜卻做出了讓位給丹朱的舉動呢?這個舉動導致了各部落依舊不理會丹朱、行政訴訟也不找丹朱處理、百姓們仍舊持續歌頌著舜,並沒有人因此歌頌丹朱。這樣的鋪陳,或許是司馬遷為了突顯帝舜謙虛的美德,又或許是這個「帝」位真的很難當,所以帝舜想藉此「讓」給其他人?然而,如果以更權謀的角度來看的話,會發現其實帝舜這手可謂高招。畢竟,他都代理共主一職28年之久了,人們早已習慣他的領導,此時換了一個帝堯本身也不喜歡的丹朱就任,怎麼想都覺得人們並不會因此認同丹朱的領導,如此一來,只是加深了人民對丹朱的厭惡,加強了人們對帝舜的懷念而已。經過此一布局,帝堯的家族應該就再也沒有辦法挑戰帝舜的權位了吧!?如果真以此角度來思考的話,帝舜看來還真是相當權謀。

不過,我想還是回歸司馬遷所要表達的政治理想:一種不看血緣,而是以德行為優先,再經過行政歷練後的人才,才是最適合領導人民的聖王。

在這段文字的最後,帝舜說著:「這是天意啊!」讓我想起了曾看過的一段有趣的記載:

在古代,「天意」其實不是上天的意識;在現代,「民意」也不全是人民的意識。

我想,帝舜所謂的天意,其實也不是上天的意識,反而比較像是「民意」才是。

總之,帝堯的時代正式結束了!接下來,我們終於要進入到《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的最後一位人物─帝舜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