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188《史記》卷七〈項羽本紀〉09:危機就是讓英雄進化的時刻!

危機,就是轉機!也是人進步的契機!

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項羽曰:「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宋義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鬬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而運策,公不如義。」因下令軍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天寒大雨,士卒凍饑。項羽曰:「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舉而秦彊,何敝之承!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令軍中曰:「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當是時,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將軍家也。今將軍誅亂。」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

當初,宋義在路上遇見的那位齊國使者「高陵君」顯正在楚國軍隊中(初,宋義所遇齊使者高陵君顯在楚軍),他打算把自己路上所見所聞告訴楚懷王:

「宋義曾猜定武信君的軍隊必定失敗,沒過幾天,果真應驗了戰敗的消息(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在軍隊沒有打仗的時候,他就能事先看出失敗的徵兆,可以稱得上是懂得用兵的人(兵未戰而先見敗徵,此可謂知兵矣)。」

聽了這番話之後,楚懷王召見「宋義」,跟他商計軍中大事,非常欣賞他,因而任命他為上將軍(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另外封「項羽」為魯公,擔任次將,「范增」擔任末將,前去援救趙國(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其他各路將領都隸屬於宋義,號稱「卿子冠軍」(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然而,這支新組織的部隊卻在抵達「安陽」後,停留四十六天都不再向前進軍(行至安陽,留四十六日不進)。這讓項羽頗為不滿,前去與宋義溝通:

「我聽說秦軍把趙王包圍在鉅鹿城內,我們應該趕快率兵渡過黃河,如此一來,楚軍從外面攻打,趙軍在裡面接應,勢必能打垮秦軍(吾聞秦軍圍趙王鉅鹿,疾引兵渡河,楚擊其外,趙應其內,破秦軍必矣)。」

對於項羽的建議,宋義回答說:

「我認為並非如此。能叮咬大牛的牛虻卻損傷不了更微小的蟣虱(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如今秦國攻打趙國,即使打勝,他們的士兵也會疲憊,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他們的疲憊進行攻擊(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罷,我承其敝);相反地,如果秦軍打不贏趙國,我們更可以率領部隊擂鼓西進,一舉殲滅秦軍(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所以,現在不如先讓秦、趙兩方相鬥(故不如先鬬秦趙)。

其實如果要比披堅甲、執銳兵,勇戰前線,我宋義是比不上您(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但是如果是要在軍帳中坐下來運籌決策,您比不上我宋義的(坐而運策,公不如義)。」

宋義回答了項羽的質疑後,為了避免還有人打算進軍救趙,便通令全軍:

「往後只要軍中出現兇猛如虎,違逆如羊,貪婪如狼,倔強不聽指揮的人,一律斬殺(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彊不可使者,皆斬之)。」

接著,宋義還派兒子「宋襄」去齊國擔任國相,並且親自送兒子來到「無鹽縣」,在那裡置備酒筵,大會賓客(乃遣其子宋襄相齊,身送之至無鹽,飲酒高會)。

然而,其實當時天氣寒冷,還下著大雨,士兵們各個又冷又餓著(天寒大雨,士卒凍饑)。

項羽面對宋義不聽他的勸諫,甚至還刻意針對他的情況下,便對將士們說:

「我們大家都想著齊心合力攻打秦軍,但他卻久久停留不向前進(將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如今正值荒年,百姓貧困,將士們吃的是芋頭摻豆子,軍中甚至沒有存糧(今歲饑民貧,士卒食芋菽,軍無見糧)。然而,他竟然只顧著置備酒筵,大會賓客,不打算率領部隊渡河去趙國取得糧食,跟趙國一起合力攻秦(乃飲酒高會,不引兵渡河因趙食,與趙并力攻秦),只說『想利用秦軍的疲憊』(乃曰『承其敝』)。

其實,憑著秦國那樣強大去攻打剛剛建起的趙國,那形勢必定是秦國攻佔趙國(夫以秦之彊,攻新造之趙,其勢必舉趙)。趙國被攻佔,秦國就更加強大,到那時,還談得上什麼利用秦國的疲憊呢(趙舉而秦彊,何敝之承)?

再說,我們的軍隊剛剛打了敗仗,懷王坐不安席,集中了境內全部兵卒糧餉交給上將軍一個人,國家的安危,就在此一舉了(且國兵新破,王坐不安席,埽境內而專屬於將軍,國家安危,在此一舉)。可是上將軍不體恤士卒,卻派自己的兒子去齊國為相,謀取私利,這不是國家真正的賢良之臣(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因此,項羽在早晨去參見上將軍宋義時,在軍帳中斬下了他的頭(項羽晨朝上將軍宋義,即其帳中斬宋義頭),出來向軍中發令說:

「宋義和齊國同謀反楚,楚王密令我處死他(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羽誅之)。」

這時候,將領們都畏服項羽,沒有誰敢抗拒(當是時,諸將皆慴服,莫敢枝梧),都說:

「首先把楚國扶立起來的,是項將軍家(首立楚者,將軍家也)。如今又是將軍誅滅了叛亂之臣(今將軍誅亂)。」

於是大家一起擁立項羽為代理上將軍(乃相與共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派人去追趕宋義的兒子,追到齊國境內,把他殺了(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項羽又派「桓楚」去向懷王報告(使桓楚報命於懷王)。楚懷王只好讓項羽作了上將軍,「當陽君」英布、「蒲將軍」等人都因此歸屬項羽(懷王因使項羽為上將軍,當陽君、蒲將軍皆屬項羽)。

──────────────────────

雖然這篇〈項羽本紀〉的主角應該是日後的西楚霸王─項羽才對,但其實直到目前為止,我們的主角項羽除了開篇的學習態度不佳,以及看到始皇帝的車隊時發下「彼可取而代也」,還有不斷地「屠城」之外,幾乎沒有太多的表現機會。換言之,一直在叔父項梁的羽翼下成長的項羽,只給人帶點屁孩以及殘忍的印象而已。然而,叔父的驟逝,加上楚懷王又打算把叔父的兵權交給外人宋義來管理,我想這種種突如其來的情況,勢必讓項羽的心智成長不少吧!

仔細想想,楚懷王之所以能從牧羊人變成楚王,依靠的正是項梁等人的擁立;反秦義軍能有今日的規模,也都是項梁所積累的實力。然而,懷王似乎在有所顧忌之下,打算利用項梁的驟逝,將義軍中的項家力量削減。楚懷王的這些安排,應該讓項羽感到強烈的危機感吧!

再者,用來取代項梁的宋義,從他那「以逸待勞」的觀點來看,應該只是個熟讀兵書的投機者而已。畢竟,戰場上比拚的,除了看得見的士兵戰力外,還包括看不見的「士氣」。倘若秦軍攻破了鉅鹿城,勢必士氣大振;相反地,前來救援的各路諸侯如果看到趙軍遭到殲滅,勢必無心戀戰。屆時,士氣大振的秦國軍隊更可以順勢追討無心戀戰的各路義軍,如此一來,歷史的發展或許會出現不一樣的結果。

因此,身為項家代表的項羽勢必要有所行動,才不至於讓叔父所積累的成果化為烏有。

從項羽先跟宋義提出建言來看,項羽仍具有貴族該有的風範。然而,面對項羽的提議,宋義不只不接受,甚至還刻意針對項羽提出禁令,更加突顯宋義的人品不如項羽。另外,項羽不只怒殺宋義,還知道趕緊派人追殺宋義之子,也可以看出項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有勇無謀。

總之,曾經的「牧羊人」懷王,這次的「牧虎行動」反而激起了項羽的危機意識,進而讓項羽的心智成熟不少。至於奪回軍權的項羽,面對那支擊斃自己叔父的強大秦軍, 他該如何擊敗對方?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心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