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把拔
鱷魚把拔

教書是我的職業 寫作是我的志業 人生以分享歷史想法,撰寫小說、散文為目標 歡迎各位一起來欣賞 https://liker.land/dragonlovesnow/civic

粒史學加000025《史記》卷二〈夏本紀〉04

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濟、河維沇州:……。海、岱維青州:……。

海、岱及淮維徐州:……。淮、海維揚州:……。荆及衡陽維荆州:……。

荆、河惟豫州:……。華陽、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道九山:……。

道九川:……。

於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栞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六府甚脩,衆土交正,致慎財賦,咸則三壤,成賦中國,賜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自從打算寫下每一段讀史書的心得後,其實內心一直都是誠惶誠恐的。畢竟,自己也不是什麼專業的歷史大師,只是一個教了十幾年書的高中老師而已。如果遇到史書上比較枯燥乏味,或是專業領域的內容時,如果因此沒有任何心得可以寫的時候,我會不會寫不下去?甚至終於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停筆的理由或藉口呢?

之所以會提到這點,是因為其實接下來的十多段內容裡,司馬遷很認真的把禹治水的所有地區,一段一段地詳細介紹。每一個州的地理狀況、土壤貧瘠,都詳加介紹。這些內容對兩千多年後的我來說,還真的一點感覺都沒有。因此,與其跟著司馬遷一段段看著各地的詳情,不如來探討另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在這十多段文字中,不斷出現的一個數字是「九」,包括有「九」州、「九」川、「九」山等,為何剛剛好都是「九」呢?是真的禹的時代都規劃的非常完美,天下的一切都是劃分成「九」份嗎?

當然不可能,司馬遷的這些記載與其說是呈現出上古的狀況,不如說是呈現出先秦到兩漢對上古的想像。

根據《易經》的說法來看,一三五屬於陽、二四屬於陰,因此陽數最大是五,陽數的總和,也就是一加三加五等於九,所以皇帝又稱『九五之尊』,是一種極陽的表現。換句話說,不斷出現的「九」,其實是蘊含著陰陽的觀念在裡面的。

如果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上古的很多數字,其實都跟「奇數」有關。例如:為何偏偏是「三」皇、「五」帝?為何一定得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三皇的人選明明超過三個,五帝當中也有不少種說法,春秋五霸嚴格來說也只有齊桓公、晉文公符合「尊王攘夷」的定義,戰國七雄的時代裡好像還有個沒沒無聞的中山國等。其實,這些數字的背後,代表著中國對陽數,也就是奇數的偏好。

依稀記得當年的大學教授曾說過,古人每逢奇數月的同奇數日期,都會找理由讓自己放假,像是一月一日:春節、三月三日:春遊日、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乞巧、九月九日:重陽等,都可以看出古代中國對奇數的喜愛。而當中,有以「九」為最。這也就是這十多段內容中,始終以「九」當作貫穿的理由。

在治理好河水後,禹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還依照土壤貧瘠與否,畫分成三種等級,來當作收稅的標準等等,著實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在上古時代發生的事情。我想,對大禹如此推崇,應該是後人都很期待有個如此親近人民的聖王,因此才不斷的美化的緣故吧!

其實,此時仍屬於帝舜的時代,禹能夠在治水完成後,封地賜姓給人們,這些行徑竟然沒有讓帝舜感到不滿,應該是此時的禹已經是默認的接班人,他已經通過治水的考驗,正代理著帝舜四處巡視,一如當年的舜也曾代理帝堯四處巡視,甚至能處死鯀一樣。

如果這些紀錄真的屬實,上古時代對於接班人的培養,真的是後代所難以企及的。這種選拔→考核→代理→正式接班的體制,如果能確實落實,應該更能避免昏庸國君的出現吧!

以上是這十餘段史料給我的一點小小收穫。

(昨日生病,遲了一天完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