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樂思
陶樂思

社工系學士。現職行政人員。業餘寫作。喜愛自學。寫作領域涵蓋觀點、社會科學、歷史知識、寓言短篇等。Github: https://github.com/Dorothy1984

閱讀咖啡角精選:透過介紹非主流教育模式反思我們的倒模人生

(编辑过)
為什麼華人社會總是標榜倒模式的標準答案人生?為什麼人生的歷程只能照著一套標準答案走?除了說到爛的那套標準答案以外,我們真的沒有選擇嗎?或許從小孩子的教育說起,我們能看到更多。
攝於一次社區活動。是攝影師Zita CHAN的作品。


前兩天看見@楊軍 YK 的《生活隨筆-為什麼我們會支持女兒退學》一文說道:「今年我們家作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支持女兒(15歲)退學。在今年暑假後離開學校制式的教育環境和模式,轉換自主學習模式(Self Directed Education),你可以稱它做Unschooling,是Home School的一種,是Deschooling的「朋友」。

很多朋友得知後都會表示很佩服和欣賞我們的決定,但同時也會很好奇和帶點擔心。我會說這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我們作為父母的跟女兒一樣,也會有迷惘、憂心和壓力,前路茫茫。因為我們沒有這樣學習經驗,不知道從可開始…」

是的,大部分人從小到大都是跟著主流定下來的軌跡走自己的人生路。縱然不一定適合自己,到底也是熟悉的,有很多其他人的經驗可參考的,也是多年生活經驗累積之下習以為常的。一旦要離開熟悉的東西走向未知,難免會迷惘和不知所措。那麼,究竟除了主流的一套以外我們有沒有其他選擇呢?答案是有的。就是因為看見上文,竟然帶領我找到主流以外的另類教育選擇。以下就是今天咖啡角要精選的文章啦(希望@楊軍 YK 不要介意拿你的作品做引子啦哈哈!)

今天咖啡角的精選作品是@Michell 的《認識瑟谷教育》:

「瑟谷教育的理念源自美國一間私立學校 —— 瑟谷學校(Sudbury Valley School)。

瑟谷學校成立於一九六八年,位於美國麻省弗雷明翰(Framingham),是美國第一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校。此校已運作超過五十年,無數畢業生繼續升學或投入熱愛的事業,過著豐盛有意義的人生。現時全球有多於五十間機構以瑟谷模式運作。」

究竟沒有預設課程,完全任由孩子選擇自己要學的東西會是怎樣的景況?校內沒有老師,只是和學生們地位平等的「職員」校內氣氛又會怎樣呢?五歲至十八歲的學生不分班混齡學習可行嗎?學生與職員一起運作學校,召開校務會議、學校法庭又會激盪出怎樣的化學作用呢?最重要者,就是孩子在鼓勵自發自主的學習環境長大會發展出怎樣的性格特質,對日後應付人生課題又會有那些幫助呢?若你對以上問題都存有一分好奇的話,鼓勵你點進上述文章仔細閱讀。除了閱讀其文字以外,也鼓勵大家多設問多想像多探索。現時有關瑟谷教育的中文資訊仍然是少得可憐,這是個亟待更多探討的領域。雖然很多時在初始階段,主流與創新的力量、聲音和話語權都相當懸殊,主流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最起碼我們知道除了主流以外,人生還有其他選擇。端看人是否願意為了自己的選擇而付出更多努力,在充滿未知時仍然保有勇氣、衝勁與好奇向著不易走的路途邁進。

除此之外,這篇文章的作者也寫了不少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她兒子在瑟谷教育模式下學習的經歷。這位作者的作品有助擴闊讀者的視野,惜現時追蹤者不多,文章的能見度也很低,其作品價值遠被低估。期望有興趣就教育議題探討更多的讀者們關注她的作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讀寫咖啡角

陶樂思

喝著咖啡悠閒閱讀。分享知識、觀點與心情。盼與讀者一起成長

0243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