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證券樹林分行-曾心慧
大昌證券樹林分行-曾心慧

您好!我是大昌證券營業員Dolly 誠摯的邀請您一起進入投資的學習圈 唯有花時間貼近市場,找到自己的投資策略 才有機會長久的留在市場,創造您冀望的投資績效 專營:證券|期貨|複委託|保險 LINE搜尋:serve666

個股介紹:英特爾Intel (INTC)|Intel 第13代CPU的「三道逆風」與「一個期待」

基本資料
英文名稱:Intel Corporation 
交易代號:INTC 
中文名稱:英特爾公司 
公司網址:http://www.intel.com/ 
市值:111,724,260,000 (2022/10/26) 
員工人數:121,100 
全美企業500強排名:46名
產業定位
所屬產業:asic,cpu,ic設計,thunderbolt,光通訊晶片,
         非揮發性記憶體,專業晶圓代工,嵌入式晶片,晶片組,
         無線網路ic,網路通訊ic,繪圖ic 
產業地位:為全球重要的大型電腦CPU及晶片組生產廠商


經營概述

Intel Corporation(INTC.US;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PC零件與CPU製造商,成立於1968年,總部在加州的聖塔克拉拉,是全球設計、製造及銷售整電腦、網路及通訊平台的公司,經營業務分為Client Computing Group(客戶運算事業群)、Data Center Group(資料中心事業群)、Internet of Things Group(物聯網事業群)、Non-Volatile Memory Solutions Group(不變性記憶體解決方案事業群)、 Intel Security Group(英特爾安全事業群)、Programmable Solutions Group(可程式化解決方案事業群)、All Other(其他)。

公司的平台被用在筆記型電腦、二合一系統、桌上型電腦、伺服器、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無線與有線連接產品、及行動通訊;企業雲端與通訊基礎建設;零售、運輸、工業、視頻、建築及其他市場領域。

公司提供微處理器,用來處理系統數據與其他系統裝置;晶片組用於傳送微處理器與輸入、顯示與儲存裝置的資料,例如鍵盤、滑鼠、顯示器、硬碟或固態硬碟及光碟機;SoC與多晶片封裝產品用來與其他系統零組件整合成為一單一晶片上的中央處理單位。

公司也提供應用在固態硬蝶的NAND快閃記憶體產品;安全軟體,用於保護電腦、行動裝置及網路;可程式半導體與相關產品則適用於通訊、數據中心、工業、軍事與車用市場。

此外,公司開發機器視覺與機器學習的感測產品,繪圖、駕駛技術解決方案,用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及自主駕駛技術。

產品銷售給OEM廠、ODM廠、雲端與通訊服務供應商、以及工業、通訊、車用設備製造商。


Intel發布第13代桌上型處理器

英特爾9/28在美國加州聖荷西舉辦2022創新大會(Intel Innovation),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宣布推出由i9-13900K領銜的第13代Intel Core桌上型處理器系列,包括22款處理器。

「未來10年,我們將看到所有事物持續的數位化(digitization),推進變化的五大基礎技術包括:算力、連接性、基礎建設、人工智慧、感測能力,這將深刻型塑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季辛格表示,更快更好的處理器有助於完成數位化進程。

延續上一代設計架構,小幅升級

本次英特爾推出的桌上型電腦CPU系列「Intel Core」(酷睿),始自2006年,大約每年更新一代,至今已迭代至第13代,逐步取代早年人們所熟知的Pentium奔騰系列。

近年桌上型Intel Core系列比較大的突破,是去年的第12代產品,其為英特爾首度採用「Intel 7製程」,以及「x86混合架構」打造。

混合架構是由兩組不同設計基礎的核心所組成,包括使用Golden Cove微架構的「效能核心P-core」,以及使用Gracemont微架構的「效率核心E-core」。P-core著重單核心效能,適合遊戲情境;E-core強調低功耗與多工運作,適合影音轉檔等情境。

「無論是遊戲玩家、創作者或需多工效能的商務人士,第13代產品均能提升他們的使用體驗,」英特爾PC客戶運算事業群副總裁高嵩,對新一代產品充滿信心。

英特爾桌上型電腦第13代處理器,延續「Intel 7製程+x86混合架構」的設計理念,但在23.8×10.8mm(面積257mm²)的狹小空間裡,塞入更多的E-core,旗艦產品達到8個P-core+16個E-core(上一代旗艦款為8顆 P-Core+8顆 E-Core),讓畫面更為流暢。

看了這麼多技術名詞,簡單來說,第13代採用第12代設計架構,放入更多運算核心,完成小改版的升級體驗。

但反過來說,小改版能不能創造耳目一新的體驗感,進而驅動消費市場流動,恐怕動力仍是有限。

產業人士表示,CPU的升級程度,主要還是看「製程」與「設計架構」的推進狀態,英特爾第13代主要是延續前者,增強的部分,也非桌上型電腦主要使用者遊戲玩家所在意的「P-core」核心,整體拉力不夠強;再加上另一個亮點的「搭配新一代記憶體DDR5」,其價格居高不下,迫使市場主流仍是DDR4的天下,桌機品牌商會不會為了高階記憶體,而選購新處理器,還是問號,「DDR5的價格甜蜜點,預計會落在明年第二季開始,屆時第13代處理器的記憶體好處,可能才能被凸顯。」

新品掀換機潮?恐遭遇三道逆風

再從外部因素來觀察,未來半年的買氣涼颼颼,原本期待的「換機潮」恐遭遇三道逆風:

(1)整體消費下行:總體經濟經過長達兩年的量化寬鬆之後,通膨效應開始發酵,國際主要央行出手較晚,讓通膨有失控之憂,股市輪番下挫,民眾的荷包縮水,也就不急著換機。

再加上前兩年因為疫情帶動的居家工作硬需求,已經被滿足,以桌上型電腦5年為一個使用週期來看,新一波換機潮應該還沒那麼快到來。

(2)分眾的遊戲市場也下行:高效能桌上型電腦的主要分眾市場是「遊戲玩家」,隨著疫情變化,各國陸續與病毒共存,回歸正常生活,將時間與消費配額,分散到服務型的、體驗型的線下消費環境,因此遊戲市場也開始出現修正跡象。

(3)12代庫存問題,挑戰兩代定價策略:前兩者的下行態勢,已持續一季,意味著內載英特爾第12代桌上型處理器的產品,還有庫存。

新舊兩代晶片的定價基本相同(i9系售價589美元、i7系售價409美元),但未來兩者定價策略怎麼走,下游品牌商又如何定價兩代產品,將考驗各家智慧,因為12代若下修太多,究竟是會推動消費者購買13代產品?還是直接買CP值優的12代產品?還很難判斷。

本季的「上行拐點」可能是它

此外,零售通路對於換機潮,仍保持期待、審慎樂觀。網路家庭電子商務部副總經理萬岳偉表示,「2022年品牌商存貨較多,影響12代的上市時間,所以要看各品牌商之後12代產品的策略,」狀況可能是需要時間盤點與消化12代產品,再看13代要做多少量。

「通常在新款CPU發表1-2個月,就有相應的終端產品上市,每年新的CPU都會有換機潮,這一次當然不例外,」他樂觀地表示。

整體來看,2022年第四季還有一個換機潮的機會點,也就是受到期待的另一款新品,可能問世。那就是電腦顯示卡大廠Nvidia(輝達)下一代產品次世代 Geforce RTX 4000 系列的推出,該款產品近期已有消息流出,如果最終效能有強勁推進,將有機會拉動換機潮。

秋天確實已經來了,但冬天會比往常冷多少?桌上型電腦市場的CPU新品已經暖起了小爐,後續能不能順利過冬,顯示卡新品狀態是主要關注熱點。


☀ 專營:證券|期貨|複委託|保險 ☀

Dolly誠摯邀請您的加入~

開戶、各項金融商品諮詢,請點我 ☺☺

券商許可證照字號: 109年金管證總分字第0002號

委任期貨商:大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

網路系統下單有一定風險,請交易人參考,並特別留意控管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