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風 梨珂
希臘風 梨珂

平常出沒在Telegram:http://t.me/rikablossom 台灣性別不明關懷協會專員 協會經營論壇:不明小站 https://trnt.lgbt 跨性別女性,在Telegram有經營一個跨性別群組,如有興趣歡迎私訊加入。興趣是哲學、文學、閱讀、音樂、美食,重度貓控,請多指教。

跨性別普及 《看見跨性別:帶你認識跨性別困境》

跨性別者遭受著相當多的苦難,我可以說跨性別身分是一種永久性的debuff(負面加成),但是這些負面加成,卻跟你對待跨性別者的態度息息相關。

本篇轉自個人在不明小站上的創作
https://trnt.lgb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1&page=1&extra=#pid87


跨性別的定義


跨性別是傘式術語(Umbrella term),意思是跨性別這概念,是好幾種概念的集合,為了釐清我想談論的跨性別者部分,我先將定義限縮在「出生時被指定的性別與自身所認定的性別不一致的群體」,以下談跨性別,都以這個定義作為討論。

會成為跨性別的因素有很多,但對於跨性別者主觀的認知上,往往是在生長歷程中,受到不明原因的召喚,無論如何都無法認為自己是出身時被指定的性別,而認為應該是其他的樣態。


有些人會認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一種性別表達(Gender expression)的不一致。


不可否認,兩者具有許多交集,但對於性別認同來說,更指向是對自身性別身分的認知,而不單單是因為無法展現特定的性別樣態而痛苦,因為也有所謂的變裝者(Crossdresser)。


變裝者會透過變裝來實現被社會壓抑的裝扮或表現,但不會對自己性別身分有強烈的排斥感,而跨性別者則會有更強烈的異樣感,認為自己就應該要是另一種性別身分,無法容忍自己現在被指定的性別身分,所以在跨性別意識上,並非是扮演異性,而是回到自己舒適應有的生活樣態,這是我認為需要注意的。


在剛剛的論述中,我將跨性別與變裝者硬生生劃開來,但正如同性別認同與性別表達的交集,跨性別者群體與變裝者群體也有諸多交集,有些跨性別者會認為自己既是跨性別也是變裝者,也有些變裝者在訪談中,發現其性別認同指向的並非是自身的原生性別,而可能有流體性別認同、間性性別認同,甚至可能認為自己就是男性/女性,但在諸多原因下,依舊將自己定位為變裝者。


性別認同不等於性傾向


性傾向是指自己會受到哪些性別的性吸引,因為常常有人誤解,必須加以聲明,跨性別者只是有著與自己出生性別不同的性別認同,不等與跨性別者會成為一個在他們性別認同下的異性戀者,就連順性別者也有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泛性戀……等等多樣的差異,怎麼會認為跨性別者就會是迷戀男人/女人的呢?


性別認同不是性癖好


這是一個很惡劣的對跨性別者的誤解,以前我在混雜跨性別、偽娘、以及其追求者(想約炮)的交流群組中,會聽到這樣的論述:「偽娘迷戀上被x的快感就會想變成女人」、「想當女人就是想被x」這類惡劣的理解。再次聲明,跨性別者是遭受一種不明原因的召喚,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就是認為自己應該是另一種性別身分和樣態,但絕對不是癡迷於性欲的結果。


跨性別是一種恆久的狀態


有一些跨性別者,會認為透過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ssignment surgery),或是更改法律上的性別身分,就不會是跨性別者。然而這是不正確的認知,跨性別的意思,是中性地陳述出生性別與性別認同的不一致,僅僅作為一種描述式的定義(Descriptive definition),即便完成這些改變,也不會使跨性別者在定義上變成順性別者(Cisgender,出生性別與性別認同一致者),差異僅在於,能使跨性別者認同的性別身分較容易地被社會大眾承認,但都不會使自己出生性別變成順性別者的樣態,同時,性別重置手術僅而是一種外科整形手術,法定性別置換,也只是在政府所登記的性別身分更改成自己所希冀的,永遠都會與順性別者有所差異,也永遠會恐懼自身的性別身分不被大眾承認,或是怕被揭發自身的出生性別。


因此,我們要重新思考性別是什麼?


在確立性別前,首先是個人


對跨性別者最強烈的攻擊,往往是對生理的汙辱,例如:「把褲子脫掉就知道你是什麼了」「去驗染色體阿,我只承認染色體的性別」,這樣的話語層出不窮,更惡劣的有些人還會直面對跨性別者性別錯稱,去不斷「自以為善意的提醒」對方的原生性別是什麼。


這邊我要用些文字嚴正批評這些人。跨性別者就如同殘疾人士、精神疾患者一樣,是一種較少見的自然狀態,但你會成天對缺腿的人笑著說:「嘿!你的腿呢?」或是對憂鬱症者說:「欸!你幹嘛憂鬱,想開點就好啦!」,甚至你會整天追問順性別者「欸!你有雞雞耶」「女人!給我看你的陰道」嗎?姑且我不談當中偏見、歧視、霸凌的成分,但我要說:


「親愛的,你做人這麼白目,你家人知道嗎?」


花了一點時間抒發憤怒,繼續來談性別。


不可否認,染色體會影響性徵的表現,生物學上確實會有性別差異,同時有許多變異可能造成雙性人,例如具有不符合染色體的性腺與性激素分泌,甚至形成外觀上的雙重生殖器官。


另外像在不同物種的性染色體上,也造成不只兩種性別的結果,而是可能有更多種,甚至性別會因環境因素轉變。


但這些都不是我想談的性別,我想談的是更全面的性別,我們不會因為染色體知道自己該穿什麼衣服,自己平時行為該什麼表現,要合攏腿還是張開腿,這些更多仰賴社會的規訓,意即在漫長的歷史中,由文化所型塑的分別,社會像是一個環繞成圓形的監獄,你處在正中間,時時因為外界的檢視而僵固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控制了你的人生。


如果你進入了我的脈絡思考,設想一下日常生活情境,你是怎麼使用性別的,真的是依據對方的性徵嗎?還是你判別標準其實是那個被社會型塑的性別表現?那性別差異真的不能被挑戰嗎?


這些哲學問題有個特色,就是沒有標準答案,雖然我有我的立場,但我不能說我的觀點具備真理性的高度,而是在思辨中追尋合理性,所以我邀請願意耐心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來思考。


再來談一下法定性別,政府為了管理性別人口,如目前中華民國法律採用的是二元性別登記制,但例如剛剛的雙性人,該把自己登記為什麼性別呢?還有就是,登記性別的意義真的是為了區別生理差異嗎?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實質有多大影響呢?如果今天將一半的女性一半的男性法定性別交換,真的就會社會大亂嗎?


這裡我同樣不花時間開展論述,但我想提出這些問題邀你一齊思考。


我的看法會認為,性別是個標籤,如同順性別跨性別一樣是個標籤,就像我們會用膚色區分人類一樣,是一種人類為了認識萬物所採用的簡單手段,但因為過度簡單,就可能會把定義中殊異的部分遺漏,在定義中那些不太一樣的個體,可能會因為這樣的標籤而痛苦掙扎,是的,這就是跨性別者。


可是,撇開這些標籤,在這之前,我們同樣身為人類,同樣應被尊重。


跨性別的成因與權利


因為有這樣不一樣的群體,自然有學術研究者會想去研究,有些人從大腦研究發現,跨性別者的基因可能會導致,跨性別大腦的部分發育較接近其認同性別的大腦,或是有人會從家庭背景去做精神分析,認為幼年經歷會影響跨性別意識的型塑。當然還有更多,我也不想寫的很深入。


我想談的是成因其實並不重要,要認知的是跨性別者實存的事實,以意識研究角度來看,要完全剖析意識成因是當前學術的瓶頸,因為意識並非是一種物理狀態而是心靈狀態,中間有一道神祕的閘門(想深入這個問題可以找意識哲學與科學的書來讀)。


另是,無法證明某段基因或是大腦某個區塊發展,就能決定意識之所以這麼形成,基因表現往往是複雜的因果交織,要滿足許多不同的基因條件,才會展現特定的生物特徵,而不是如直覺思考般地單一因果連結。


另外用大腦區塊發展來證明意識差異,則可能回到顱相學的舊路,抹除了大腦可塑性的可能,變成素樸的大腦同一論者。我會認為,如果有科學研究者可以篤定說自己理解意識成因,那會變成是一種科學自大。


所以,用任何理論想蓋括跨性別的成因,都是有些缺陷的,我們不妨當作是對跨性別理解的一條進路就好。


那你可能會問我,既然成因都不確定,為什麼要談成因?我想表示的是不用太苛求成因,而是承認跨性別者存在,並因為存在,在公民與政府的契約關係中,政府有義務去認識這樣的弱勢群體,並給予跨性別者應有的權利,無論社會大眾接受或不接受,都應該要制定政策,使跨性別者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並帶領大眾認識跨性別,讓大眾可以更多更正面理解跨性別是怎樣的群體。


而這,並不會剝奪順性別者的權利。


跨性別者的困境


跨性別者遭受著相當多的苦難,我可以說跨性別身分是一種永久性的debuff(負面加成),但是這些負面加成,卻跟你對待跨性別者的態度息息相關。


跨性別是一個在社會語境中,幾乎被消聲和賦予大量汙名化的群體,媒體和社會避開談論跨性別,並且當出現時,會透過一種否定和貶低的視野,將性別認同視為癖好,將差異的生存方式視為變態。這些都影響著跨性別者的心理健康,並由於偏見的型塑,跨性別者會不斷陷入自我偏見與自我否定。


「沒有跨性別者是自願成為跨性別者,而是意識上就是知道自己有著不同的性別認同,且無法欺瞞自己的」


因此,在就學時,會害怕被同學批評自己表現不夠像自己的出生性別;找工作時,會畏懼雇主是否會攻擊與否定自己的性別差異,甚至因此不錄取自己;走在街上時,會時時在意他人的目光,怕自己表現不好,就會被以自己不希望的性別身分被稱呼和刁難;上廁所時,希望自己可以不要進去那個不符合自己認同的廁所(廁所其實本沒有性別區分,但這不在此文陳述),但又不知道自己進去別的廁所會不會被攻擊……


這邊只列舉一些臨時想到的困境,當然並不是所有跨性別都會有同樣的困境,只是,這類困境是無時無刻處在跨性別者的生活中的。

如果你認識一位跨性別者,且願意用對方認同的性別身分稱呼,對跨性別者來說,就會是一個治癒自己的時刻,而感到安心與安全,對其精神壓力有很好的釋放作用。


跨性別者的治療


在上述的跨性別困境,使得跨性別者因而憂鬱、焦慮,甚至有各式各樣精神病理徵兆出現時,醫學稱這種現象叫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而性別不安也可能產生對自己的傷害,如自殘與自殺。


因此身為一個跨性別者,會有一些療程的考慮,包含服用荷爾蒙藥物,透過外科手術消除二次性徵、面部整形、重建生殖器官外貌等等。

然而這邊要說的是,這並不是跨性別者「必須要做」的治療,這些治療是一種安慰方式,讓跨性別者不必因為自己的生理特徵而自卑,與能夠更好因應社會的「惡意」。


會因為跨性別者對自我認同的寬恕、找到自己身為人獨有的價值、能夠從容應對社會的惡意等等,而不必要實施這些治療。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會有跨性別者選擇不做這些讓自己身體更接近自己認同的性別身份的治療。


原因是這樣的:一是所處環境的不允許,可能是對家人、工作、伴侶等等的考量,而放棄了這些選項;二是經濟上的考量,由於在困境中,可能導致跨性別者在求學與求職上受輟,因而在經濟上容易較為弱勢,這些治療都伴隨費用,許多跨性別者並無法承擔;三是這些治療都具有風險和後遺症,如女性荷爾蒙有可能增加血栓風險,造成肌肉衰退骨質酥鬆容易疲勞,還有不孕風險。或是像整形手術都需要經歷相當大的疼痛與可能後遺症,如男轉女的性別重置手術,很有可能會造成終生漏尿,分泌發臭的分泌物,還可能會組織壞死最嚴重死亡,另外還需要終生每日通模具,以確保人造陰道不會萎縮,同時傷口痊癒過程會感受劇烈的疼痛,據形容最疼時如同被火車輾過。


你可以不接受跨性別者的存在,但你不能否定跨性別者生存的權利


說了這麼多,你應該開始對跨性別者有更多瞭解了,也謝謝你願意閱讀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不會要求你一定要怎麼對待跨性別者,但在了解跨性別困境後,希望你能用稍微友善一點的方式對待跨性別者,跨性別者一直處於創傷中非常脆弱,傷害跨性別者我想並不是好玩的事情。


但你永遠有不接受我們的權利,你可以不認同我們,只是不需要阻止讓跨性別者擁有一些權利去改善他們的生存處境,當然對你生活造成影響的部分你可以提出質疑並加入討論,可是不需要全面否定這份權利,因為我們是存在的,希望你不要對我們趕盡殺絕。


另外,如果你身為保守主義者,覺得LGBT的出現讓世界越來越亂,我會想跟你說,亂其實是一種多元性,代表各式各樣的價值不會被主流吞噬,是一種民主化後才能體現的價值。


在過去任何紀元去看後面的紀元都會是亂的,因為世界的價值一直都會不停改變,是被型塑的,價值改變是一件正常發生的事情,你可能會恐懼價值變革過快,不接受新的價值體系,因為你所相信的價值正好是你對自己存在的理解,是這些價值構成你的樣貌與差異。


不過我想,保守的意義應該不是完全不變動,而是去選擇更緩和的變動,在看完這篇文章後,我會想知道你對跨性別權利的看法,如有興趣,可以公開地談論你的想法,與分享這篇文章給更多人一起加入討論。


給閱讀此篇的跨性別者


謝謝你願意讀完這篇文章,我們除了性別不一致與性別不安外,其實整體並不存在共通性,所以我能預料即便你身為跨性別者,也有可能不接受我的看法。


這並不要緊的,我只是想提供我的理解,並希望這樣的說明能對你所處的困境有一絲幫助,並且無論你外貌是否理想,生活是否富裕,我都會用你認同的身份稱呼你,所以請不要害怕,你並不是一個人戰鬥。


我在Telegram這個社交軟體上,有經營一個只有跨性別者的交流社群,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從 https://t.me/rikablossom 連結到我,跟我說明你是哪種跨性別者就可以加入。


最後,祝福你能追尋到你所滿意的人生,你是值得擁有幸福的,希望你相信這點,我們一起加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