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wii
Kiwii

絮絮叨叨的鳥

《安靜,就是力量》

  選一本關於內向者的書。會讓我一眼選上這本書,一來是書架上同一個作者的書多次出現,這只是其中一本,「那肯定是熱銷才有那麼多本吧」一種直覺性的想,二來是這個標題實在是簡單矛盾的切中心裡:安靜和力量,看似矛盾的卻又邏輯情理的說得通,剛柔並濟畢竟是中國道家千年前的智慧,我們早就對這樣的矛盾的存在該見怪不怪,但人是如何從一個安靜角色出發,卻讓人感覺具備力量的?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嗎?」

  青春期的我大概會斬釘截鐵地說不是,但也許那是和書裡點出的常見偏誤一樣,我們太習慣把內向和害羞聯想一起,想到過去人生不同階段中的朋友們和每個假日幾乎排滿的活動,比起內向的懦弱感,我寧可定義自己為外向者。但若是這樣,對於內向的定義恐怕真的過於狹隘。

  『我們的個性決定我們的社交模式。』
  『外向者思考速度很快,表達得也快、愛講話,比較不喜歡聆聽,很少會有辭窮的時候,有時候講出口的速度太快,結果講出的話和自己的意思相反。他們不畏懼衝突,但害怕孤獨。......內向者可能喜歡跑趴或參加會議,但是過了一會兒之後就希望自己能穿著睡衣宅在家裡。......他們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見。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

  其實我是微笑的看著這些句子,因為透過這些敘述我看到生活中的我自己:對朋友來說我可能是很好約的人,但其實每次在答應出門前我都得和自己抗爭一番,而我一直覺得這是某種惰性。終於出門後前面那些考慮就會忘卻,我可以很開朗的走在室外一整天,但在靜下來休息或是坐下來的那刻會突然覺得好想立馬回到家,待在自己的舒適圈裡。某些假日比起連續不斷地出門,其實更喜歡的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整天待在自己的空間裡直到天色終於吞沒房裡的自然光,我發現那一刻空間雖然灰暗卻時常更怡然自得。對於人際關係曾經的我只訴諸於文字,對於深層心底感受總難以言喻,想起朋友說的難以捉摸、家人說的缺乏人情......,原來那些許多不解或覺得天性的,都可能是因為自己骨子裡帶來這樣的個性。我想我在那一刻真的確確實實的承認自己是個內向者。

  內向並不是不好,相反的,從書中可以知道大多數的內向者擁有許多外向者沒有的獨立思考能力和過人的專注力,也許大聲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不是內向者的強項,但將一件事完整、獨立的呈現絕對是內向者的優勢。

  作者是美國人,在美國這樣一個提倡自我主義的國家裡想當然爾當一個內向的人並不容易,書裡大量取樣美國的各種文化素材,包含哈佛商學院的領袖形象取樣(華裔美國人在其中的矛盾),福音派的教會信徒文化(內向的牧師形象在其中的特別之處),或甚至是整個歷史脈絡的承接(一九二O年代開始大大提倡的個性文化)等,讓人直接看到外向社會裡的眾多迷思但又免除不了的主流模式。但我很喜歡這中間穿插的內向人物們,像是卡內基、沃茲尼克、比爾蓋茲,或是輕鬆帶過的愛因斯坦、牛頓、卡夫卡、甘地,會特別說這些人其實都是因為他們也是所謂的內向者,但內向並沒有影響他們的成功以及給世人的看法,於是看著看著好像能夠產生一種連結,一種孤獨但不寂寞,內向的我們在社會必然有很重要的地位。


積極找到共生關係

  心理學家經常討論「性格」和「人格」的差異。「性格」是指天生的,基於生物學上的行為與情緒模式,可以從嬰兒與幼童時期觀察得出來。「人格」是經由後天的文化影響與個人經驗等因素混合而成。

作者在第二篇以大量的科學研究企圖去解釋內向者的性格是怎麼形成的,了解根本的原因也許就能讓世界上形形色色擁有內向個性的人找到自己在日常中更舒適的生活模式。作者以教育立場書寫的,以那麼多不同的例子舉例,其實就是想消除「外向才是主流」的偏誤,在尋求大聲音的社會裡我們缺乏或錯過了什麼?以科學的角度來說,內向、外向只是一個人擁有的本能特性,也本應是中立的名詞、不應該有褒貶,所以其實無論內向、外向,重要的仍然是了解一個人的本質,並在可以接受的刺激範圍下讓每個人的專長、特性能在社會上發揮。


用溫和的方法,就可以撼動世界-甘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內向者天生擁有那些細膩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情感、憐憫,內向者真正要學習的不是隱藏自己的情感,而是怎麼把這些想法透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反觀外向者其實在「衝太快」「說太多」所釀成的失敗或錯誤中要學習的其中之一是三思,『「靜默」就是追求真理的人所需要的精神訓練。』和自己對話、認識自己的本質,知道什麼是自己可以跨越克服的但又清楚自己是怎麼樣的人-去接受他,是我們一輩子要在每個階段審視、認識的事。

書裡接近尾聲時有個故事很有趣,是作者訪問他的朋友提到的對話,他的朋友認清原本內向的個性容易讓他受到欺負,所以他透過觀察、模仿「學著變強」:學習其他男生追女生的邏輯、習慣;透過運動讓人佩服,甚至被欺負時打回去......,這些自學而來的外向讓他改變別人對他的看法,但內心他知道他仍然是那個不喜歡應酬、渴望獨居、不求成群朋友的內向者。透過練習能轉換內在的不自在感,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最在乎的核心。作者身為內向者但在需要高度交際手腕的華爾街待過一陣子,儘管一切在外人看來光鮮亮麗,但他花了近十年才能毫不猶豫地說自己最在乎的其實是家庭、寫作和推廣教育,「異國非常吸引人、非常刺激,在那裏我一定要認識一些別的地方碰不到的人。但是,我永遠是異鄉人。」


異鄉人的回歸

書中提供很多方法參考,可以讓人卻跟著小小的問題去審視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怎麼為自己在高接觸、不自在的狀態下解套。從小時候的「我的志願」,到畢業時的那份不知所措,其實我們在人生不同時期永遠無法脫離思考:「我們是誰」以及「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內向的我們大可以從書裡眾多方法中嘗試、挑一個自己覺得自在的方式給自己解釋,但其實這本書給我帶來最大的啟示是不要害怕自己的與眾不同,重新檢視自己的特質、不去強求交際或開闊的人際關係,知道其實善用自己的天性一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步調太快時就建構自己的避風港吧!喜歡上自己內向的一面一定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仙境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