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成
方可成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动荡年代,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

<lt-mirror style="display: none;"><lt-highlighter contenteditable="false" style="display: none;"><lt-div spellcheck="false" class="lt-highlighter__wrapper" style="width: 653.984px !important; height: 28px !important; transform: none !important; transform-origin: 326.992px 14px !important; zoom: 1 !important;"><lt-div class="lt-highlighter__scrollElement" style="top: 0px !important; left: 0px !important; width: 654px !important; height: 28px !important;"></lt-div></lt-div></lt-highlighter><lt-div spellcheck="false" class="lt-mirror__wrapper notranslate" data-lt-scroll-top="0" data-lt-scroll-left="0" data-lt-scroll-top-scaled="0" data-lt-scroll-left-scaled="0" data-lt-scroll-top-scaled-and-zoomed="0" data-lt-scroll-left-scaled-and-zoomed="0" style="border: 0px none rgb(179, 179, 179) !important; border-radius: 0px !important; direction: ltr !important; font: 400 13px / 14.95px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Segoe UI", roboto, arial, "PingFang TC", "Microsoft YaHei", "Source Han Sans TC", "Noto Sans CJK TC", "WenQuanYi Micro Hei", sans-serif !important; font-feature-settings: normal !important; font-kerning: auto !important; hyphens: manual !important; letter-spacing: normal !important; margin: 0px !important; padding: 0px !important; text-align: center !important; text-decoration: none solid rgb(179, 179, 179) !important; text-indent: 0px !important; text-rendering: auto !important; text-transform: none !important; transform: none !important; transform-origin: 326.992px 14px !important; unicode-bidi: normal !important; white-space: pre-wrap !important; word-spacing: 0p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writing-mode: horizontal-tb !important; zoom: 1 !important; -webkit-locale: "zh-Hant" !important; -webkit-rtl-ordering: logical !important; width: 653.984px !important; height: 28px !important;"><lt-div class="lt-mirror__canvas" style="margin-top: 0px !important; margin-left: 0px !important; width: 653.984px !important; height: 28px !important;"></lt-div></lt-div></lt-mirror>

👆 点击收看视频版


不知不觉已经是2020年10月了。这个极其特殊的、动荡的年份,居然就只剩最后一个季度了。

我想,每一个人都在这一年遇到了从未预料到的变化。有人被迫改变了出国留学的计划,有人失去了原来的工作,还有人在疫情中失去了亲人。即便是更幸运的、受影响更少的一批人,也失去了出国旅游的机会,错过了很多场线下的演唱会,或者被迫上了很久的网课。

接下来,这个世界多半还会继续动荡。那么,在这样的年代里,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课题。

我翻阅了一些心理学的文献,发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先说坏消息吧,那就是:我们的大脑真的很不喜欢变化,只要外界发生变化。我们的大脑就会千方百计地抗拒它,给我们制造各种不爽的感觉,因为人类天生渴望确定性。

听到这里别着急,好消息是:在大脑的本能排斥之外,人类其实有着强大的适应能力。只要我们沉下心来,花一些时间,用一些方法,就可以去适应绝大多数的变化。

那么具体怎么去做呢?我在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正视自己的情绪反应,但是不要沉浸其中。

刚才说了,大脑在本能性地拒斥变化时,会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比如愤怒、恐惧、挫败感,等等,这都很正常,你不必掩盖它们,不必假装自己没有一丝波澜。

但是在最初一两天的情绪反应之后,就应该把它们暂时搁到一边,着手去寻找应对变化的实际方法,去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了,沉浸在情绪中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个要点:要破除一种思维模式,那就是认为事情可以不发生变化,可以按照原计划进行。

可是,这可能吗?你人生中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是真的完全按照预想中的样子发生的?如果有的话,那你真是太幸运了。你有哪一年完成过自己在年初制定的20条新年计划吗?如果有的话,那你真是太厉害了。

所以,我们本来就无法完全控制事情的走向,变化本来就是必然会发生的,是人生的本来面貌,并不是特意来打击你的。

如果我们可以接受变化的必然性,那么就有可能去用更加平和的心态,将这些变化转变成提升自己的机会,就不必沉浸于对所谓“good old days”的不切实际的缅怀之中,因为这种缅怀对你应对变化毫无意义。

第三个要点是一个更具体的方法。我们现在都知道social distancing,也就是社交距离。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temporal distancing,也就是在时间上保持距离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不要只是停留在此时此刻,而是去想想10年之后、20年之后。那时的你回头再看现在的变化和困境,是不是就会觉得根本算不上什么?

或者想想:10年之后的你,希望怎样跟身边的人讲述这段经历?

让自己通过想象的时间机器穿越到未来,可能可以给现在的你很多启发。其实你想想,你初中时候很烦恼的事情,现在想起来还是个事儿吗?所以你现在遇到的突如其来的变化,在十年之后来看可能也不算什么。

第四个要点:要尽快行动起来。

不需要有非常周全的计划,可以走一步看一步,但一定要迈出步子,因为行动本身会带来更多的行动。就像你迈出了左脚,右脚就会很自然地跟上,而如果你哪只脚都不迈,那就很可能会困在原地很长时间。

这个行动甚至可以是继续做你日常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做饭、养花、爬山,等等。因为在突如其来的变化面前,如果我们能保持生活中的积极事物不变,那本身就已经是强有力的回击了。

最后一个要点:动荡的世界,突如其来的变化,其实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重新反思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反思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价值是什么。

当你发现人生无常的时候,你会更加意识到,坚持一些自己信奉的价值是多么重要

曾经有学者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研究人类如何应对变化。他们发现,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迎接变化——那就是,花10分钟的时间写下来自己的一段经历。这段经历是关于你所坚持的某种价值观是如何给你带来了积极的东西。

这个回忆和记录的过程,就是在帮助你确认自己在乎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最终将引领你度过人生的大风大浪。

最后,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顾一下以上五个要点。

去年底今年初的时候,我经历了一系列的网络暴力以及封号事件,失去了悉心经营多年的账号。很多人关心我是如何应对这种打击的,那么,对应以上五点——

第一,我让自己难过了一两天。但是很快就把精力集中在了如何做下一步的事情,怎样通过邮件的形式寻找我的粉丝,怎样在其他平台继续发布内容,等等。

第二,我告诉自己:这样的事情发生几乎是必然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我完全不必觉得自己特别倒霉。

第三,我希望10年之后,我再回顾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的时候,可以笑着对身边的人说:其实也没什么,你看我不还是继续通过其他方法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第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那我就需要行动起来,一点一点地开始做,继续创作。

第五,我收到很多朋友的来信,大家讲述了我所生产的内容对他们的积极影响,这让我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的价值,让我感到人生充满了意义。这些意义并不会因为账号的被关闭而消失,这让我重新充满了力量。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记得到YouTube订阅我,下次继续睡前聊人生。

晚安~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