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ua
Aqua

搬運皆爲個人讀書標記,pdf 直接複製粘貼,凌亂破碎格式簡陋實在抱歉。 楊繼繩教授著述鏈接直達:http://93.174.95.29/_ads/CE9A0657496B77CA10F306102B37A147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部分摘录

第二十七章 集体信仰――共产主义宗教

1958年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金桥”的口号铺天盖地,共产主义的狂潮席卷 神州。一时,中国的多数人被共产主义理想所振奋。正是在这美好理想的旗帜下,铸成了惨 绝人寰的人间悲剧。但是,这共产主义的狂潮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少数人一时的疯狂。它源 远流长,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极端化。为了探索这一理想的来龙去脉,我们不妨从它的 源流说起。

一、对千古难题的探索

人是万物之灵,又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级动物,他自私、贪婪、残忍、淫荡,而且无休无尽,在这些恶劣的方面远远超过其它高级动物。但人有同情心,有关爱心,有自尊心,有 思辨能力,这是其它高等动物不能企及的。所以,有人说人类“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说法是:“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人是群居的,有社会性。作 为“魔鬼”的人经常和其社会性相冲突,而作为“天使”的人使他们和谐相处。为了维护其 社会性,使其不至于相互残杀而自灭,人类的精英们一直想方设法抑制人的魔鬼性的一面, 因而出现了种种宗教,种种学说。然而,在这种种宗教、种种学说之间的相互斗争中,人类 的魔鬼性表演得更加淋漓尽致,那些执行抑制人类魔鬼性的精英们,自己常常变成了更加可 怕的魔鬼。1958-1961 年三年间,这种执行者的魔鬼性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人类是智能高度发达的动物,正是智能的创造性才使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发展为现代文 明。尽管人类的创造是在社会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发展的,但作为创造性的 本源还是每一个人的脑力和体力。但是,人的创造性冲动常常与其魔鬼性相伴生。如果在抑 制人类的魔鬼性的过程中,同时把个人的创造性抑制了,人类社会就会出现停顿的危机。计 划经济制度和与它相配套的政治制度,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如何既抑制魔鬼性,又发挥 其创造性,成了千古难题。 人是社会动物,如果没有社会,单个的人是无法生存的。和上一个难题相关的另一个难 题是,如何把成千上万既具有创造性又具有魔鬼性的人组织起来和谐相处?即如何组织社会 生活?组织社会生活需要权威,需要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上众多的意志服从共同的意志。然而 , 组织社会生活的权威一旦形成,它就有可能成为“依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寄 生赘瘤”(马克思语)。控制众人的权威如果得不到控制,力量过于强大,就会变成力量强大 的魔鬼。毛泽东组织社会的方式就是运用秦始皇遗留下来的“控制者不受控制”的制度,它 使得大大小小的权威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恶魔,大饥荒年代表现得最为突出。怎样防止组织社 会生活的权威变成压迫人类的恶魔?这也是人们探索了千百年的古老难题。 人类社会对上述千古难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在长达数千年时间内,人类依靠超乎众人 之上的最高权威力量来压制人性恶劣的一面。这个最高权威有的在人类之上,如上帝以及种 种神;有的在人类之中,如“承受天命”的皇帝。通常是二者的结合。但控制最高权威、防 止他不变为魔鬼的难题直到现代才在部分国家中得到解决。 与服从权威相适应的理念是崇尚集体主义,压抑个人主义。崇尚集体、压抑个体的思想 在孔子和柏拉图的著作中都可以找到渊源。孔子的“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克制个人的 私欲,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礼”的规范之中。汉字中有一个“公”字,这个字是由“八” 和“厶”组成的。“厶”即古“私”字,《说文解字》说:“公,平分也,从八厶,八犹背也。 韩非曰:背私为公。” 中国的“公”是和个人相背的,是表示抑制人的魔鬼性的。中国很早 就有“天下为公”的说法,其本来意义是“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 儒家经典之一的《礼 记.礼运第九》从“天下为公”出发,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奸邪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大同”,是中国人几千年梦寐以求的社会政治理想。 人类面临相同的问题,在交通极不发达的远古,相隔万里的异域也会有相似的探索。和 孔子远隔万里的柏拉图认为: “部分为了整体而存在,但整体并不为部分而存在……你是因 整体而被创造,而整体的被创造并非为了你。 ”他认为,如果你不能为了整体而牺牲自己的 利益,那么你就是自私的。 柏拉图承认的首要准则是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处于次要地位。 因此,柏拉图主张“共有财产”。在同一书中,他写道: 妻子们、孩子们及其所有的奴隶们都有他们的一份共有财产。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要尽可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04

能地根除各种形式的私人或个人行为。只要这点能做到,即便是自然造化为私人或个人的, 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大家的共有财产。就像我们的眼睛、耳朵和手可以视、听和行动- -好似它们不是属于个人而是属于社会一样。所有的人被格式化,让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全体 一致地喜笑怒骂,让他们甚至在相同的时间内,对相同的事情感到欢喜或悲伤。所有这些法 律因把国家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而更加完善。 为了实现“全体一致地喜笑怒骂”,柏拉图主张控制舆论,主张对文艺作品的检查制度。 他甚至认为:“治理者为了被治理者的利益,有时不得不使用一些假话和欺骗。 ” 在中国,几千年来,是王权支配一切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王权是至上的,是无限的 , 没有任何有效的、有程序的制衡力量。被统治的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任何个人都是国王的臣 下和奴婢。王权思想就是专制思想。这种专制思想,由秦始皇构建的完整的制度而实体化。 这种制度将所有的人都“格式化”了,实现了“全体一致地喜笑怒骂”。所谓“格式化”,就 是消灭了个性。 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距今几百年前,对上述千古难题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 由于个人主义的兴起,工商文明的发展,从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理论。梁启超敏感地看到了 这一点。他引述了颉德(即英国哲学家基德,著有《社会进化论》)的话: “今之德国,有最 占优势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即马克思最早汉语译名)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尼采 的早期汉语译名)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强者所压伏;尼 志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少数之优者为多数劣者所钳制。二者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 。 这“持之的故,言之面理”的两种理论,使得人类对千古难题的探索出现了两种不同的 理论和实践路线: 第一条线:集体主义-行政整合-公有制-计划经济-专制政治-封闭社会; 第二条线:个人主义-契约整合-私有制-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开放社会。 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条平行线。这两条平行线不能交叉,却相互感应,在感应中在一 定程度上吸收对方积极因素。 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因专制程度(自由程度)不同,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地带。这两条 平等线的极端把对方当成势不两立的异端加以攻击,两个极端还不停地争夺中间地带。数百 年来,这两条线是不断地磨擦、碰撞、互补、融合。但从总的趋势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的个性不断得到解放,自由主义不断得到张扬。 个人主义是与集体主义相对立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不是一个 概念,利己主义是和利他主义相对应的。个人主义可以和利他主义相结合,用利他主义来抑 制人类的魔鬼性。而利他主义也是出于人类的同情心和关爱心。个人主义与利他主义相结合 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根基,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圣经》上说, “爱你的邻人”,不要“爱你 的部落”),也是产生于西方文明并促进西方文明的一切道德学说的核心。波普尔认为, “在 人类道德的发展历程中,还没有其它跟它一样如此有力的思想。 ” 波普尔批评柏拉图“简单 地把所有的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等同起来,把所有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划上等号。 ” 这 就为集体主义穿上了无私的外衣,为个人主义披上了自私的脏外套。 个人主义由基督教与古典哲学提供了基本原则,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发展,此后成长 和发展为西方文明。也就是说,个人主义是西方文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 “个人主义的基 本特征,就是把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 。 纵然这个范围可能被限制得很狭隘,也就是相信人应该发展自己的天赋与爱好。 ” 无缘无故 地压制别人的任何能力都是错误的。基督教徒会说,其错误就在于违背了上帝对人的设计。 个人主义的美德是:尊重和宽容别人和他人的意见;独立精神;敢冒风险;有首创精神 ; 自力更生;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不随波逐流;为维护自己的意见不受上级左右(刚直不阿); 对弱者的关怀;尊重别人的隐私,对别人的善意怀有信任;不干涉别人的事务;宽容异端;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05

对权力和权威的适度怀疑……这些美德减少了社会交往中的磨擦。 个人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只能在个人能负责任的范围内才是真正的道德。在个人不能 负责的范围,个人没有权力作决定,谈不上恶和善,没有机会获得道德评价。任何人没有权 力以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博取无私的美名。不是对上级而是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不是用强力 威逼出来的善行,自己决定在自己认为必要的情况下,为他人做出牺牲,自己对这个决定的 后果负完全责任,这才是真正的道德。 “个人自由是和整个社会都必须完全地、永久地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的至上性这一观 念水火不容。自由社会绝不能从属于某个单一目的,这条规则的唯一例外就是战争和它暂时 性的灾难。” 从17 世纪到19 世纪,由于商业的发展,欧洲那种有严格组织的压抑个性的等级制度, 在剧烈的社会震荡过程中,逐渐转变成一种新制度。在这种新制度下,个人从束缚他的种种 习惯和成规中解放出来,个人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商业规范逐 渐代替了等级规范,自由竞争逐渐代替了行政垄断,契约整合逐渐代替了行政整合。一旦除 去了自由运用人类天才的阻碍,人类很快就能满足不断扩大的欲望。个人活力的大解放,其 结果是科学技术的大进步,生产力的大发展。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 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如是说。 资本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民主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政府的 存在是为了保护每一个人的自由。保护个人的生活自由和财产的自决权是国家的目的。政府 的权力不能无限扩张,必须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这种制度不承认有“内圣外王”的 超人,却承认任何一个人都有魔鬼和天使的两面。因此,不能把管理社会的全权交给任何一 个人,也不能交给一个不受外力制衡的独立的组织。任何权力都要受到制衡。立法、司法、 行政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这些都是为了防止组织社会生活的权威变成压迫人类的恶魔。 如上所述,人类是群居的,是有社会性的。除了协调人性以外,还有一个如何组织社会 生活的问题。在组织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种种不同的模式,这些模式极而言之分为两类: 一是自由民主制度,二是专制独裁制度。在二者之间,因民主和专制的程度不同,有着种种 不同的情况。专制独裁制度通常是以代表大众利益的面目出现的。专制独裁制度的统治者总 是宣称自己代表全民利益。 从人的生理本源上看,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人的动物性。看一看某些具有社会 性动物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它们的领袖取得权力靠的是强力征服,维护权力靠的是强力镇压 。 其征服和镇压是极其残酷、极其血腥的。猴群如此,蜂群和蚁群也是如此。随着人类的进化 , 人性的成份逐渐增多,动物性成份逐渐减少。政权更迭方式和执政手段逐渐人性化。专制制 度逐渐被民主制度取代。

二、共产主义探源

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危机。马克思对这些危机的概括大体是符合实 际的:一是贫富悬殊,工人阶级贫困化,造成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二是个别资本 家占有巨额的生产资料和完全放任的自由经济造成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从而引发社会周期 性的动荡;三是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谎言和真理,泪水和微笑,良心和 尊严都可以变成商品出卖。金钱淹没了真理、正义和道德,埋葬了融洽与和谐。这些危机造 成不停息的社会动荡,造成不停息的冲突和战争。 对于这些弊端,自从资本主义出现那天起,文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 史学家,都用各自不同的理论武器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批判。然而,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理 论源泉大都来自古已有之的集体主义思想。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06

因此,与个人主义相对立的集体主义思想,在其发展中找到了新的社会实践依据。它的 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它的现代形式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发展过程,其中一些天才人物作出了重要贡献。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3)出版了《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 邦新岛的有益且有趣的金书》,这就是以后人们简称为《乌托邦》的传世之作。这本不到10 万字的小册子,使托马斯·莫尔名垂千古。莫尔在这本小册子里,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岛国, 在那里废除了私有制度,一切财产、甚至包括个人消费品都属于全民所有。为了杜绝私有观 念的产生,住宅也要每隔10 年抽签调换一次。金钱被取消,没有金钱流通。那么黄金干什 么用呢?“粪桶和尿盆,都是金银铸成的”,“奴隶身上的链铐也是金的或银的”。“可耻的罪 犯都戴着金耳环,金戒指,金项圈,还有一项金冠”,“金银变成了可耻的标记”。主要生产 部门是农业和手工业,人人参加劳动。产品按需分配,设立公共食堂。但保留着奴隶。《乌 托邦》的问世形成了一个的思想流派,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起源。 1602年,意大利人托马佐·康帕内拉(1568-1639)发表了《太阳城》。这是他在西班 牙宗教裁判所 27年的囚禁中写成的著作之一。在“太阳城”里,居民建立了公社制度,由 公社组织生产和分配。在那里,没有贫富之分,没有私有财产,一切产品都由公社的公职人 员分配,人人都能从公社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没有商品,没有货币。由祭司掌握政权 。 居民在集体食堂里用餐,食谱由医生安排。劳动是全民的义务,人人热爱劳动,劳动光荣。 “太阳城”比乌托邦前进了一步,在那里没有仆人,没有奴隶。 18 世纪末,法国人格拉古·巴贝夫(1760-1797)提出了国民公社。国民公社实行财 产公有制。原国家的财产、私人的财产、耕地和未开垦的土地等等,一律归国民公社所有。 参加国民公社以自愿为原则,依靠公社的优越性,使私有者放弃财产加入公社。人人无条件 地参加劳动。福利由大家享受,平均分配。为防止盲目生产和产品过剩,一切都按计划进行 。 19 世纪初期,英国人罗伯特·欧文(1771-1858),法国人圣西门(1760-1825),法 国人夏尔·傅立叶(1772-1837)使社会主义理想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把他们称之为空想社 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工业资产和其它资本实行公有制,并且建立计划化社会。 所有的社会主义学说都认定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都主张消灭私有制,有的主张取消商 品、货币,采取直接分配。马克思继承了在他以前的社会主义学说并加以发展。人们说马克 思把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从哪些方面变成了科学呢?恩格斯说: 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 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 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的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 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马克思。由于这 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 由此看来,马克思把空想变成科学,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对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作出 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说明;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指出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即通过无产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最终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马克思全盘接受了从莫尔到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的核 心部分:消灭私有制,消灭商品经济,消灭货币。连他的关于“用黄金修建厕所”的说法也 是来自莫尔的《乌托邦》。他对这些核心内容并没有进行多少科学的分析。例如这些设想是 否可行,怎样实行,实行以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等,他都没有进行科学分析。但是马克思和 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是不同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理应如此”,马克思认为“必然如此”。 前者是理想的天堂,后者是历史的逻辑。马克思用德国人特有的严密的逻辑把这一理想妆扮 起来,使社会主义由赏心悦目之花变成了历史必然之果。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07

这个合乎逻辑的理想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得消灭私有制。“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 消灭私有制”。 第十四个问题:这种新的社会制度应当是怎样的? 答:首先将根本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管理权。一切生产部门将 由整个社会来管理,也就是说,为了公共的利益按照总的计划和在社会全体成员的参加下来 经营。这样,竞争将被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消灭,而为联合所代替。因为个人管理工业的必然 后果就是私有制,因为竞争不过是个别私有者管理工业的一种方式,所以私有制是同工业的 个体经营和竞争密切联系着的。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 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废除私有制甚至是工业发展所必然引起的改造 整个社会制度的最简明扼要的说法。所以共产主义者提出废除私有制为自己的主要要求是完 全正确的。 现在由于大工业的发展:第一,有了资本和规模空前的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 内无限提高生产力的手段;第二,生产力集中在少数资产者手里,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却愈来 愈多地变成了无产者,并且资产者的财富愈是增加,无产者的境遇就愈加悲惨和难以忍受; 第三,这种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的发展,已经大大超出了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范围,以 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动。因此,现在废除私有制不仅可能,而且完全必要。 这些,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所有制越“公”越好、越“纯”越好的理论根源。“一大 二公”的思想源远流长,并非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新中国建立以来,动用了各种舆论工具 宣传全民所有制的理想,批判私有制的罪恶。成千上万的人把消灭私有制当作自己终其一生 的奋斗目标――这么美好的理想当然早一点实现比晚一点实现好。从这里可以找到毛泽东追 求“一大二公”的思想根源。 近代实践证明,私有制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国有财富的执掌者必然成为国家的主人 。 国有人的经济不仅低效率,而且是和专制制度相匹配的。消灭了私有制,必然为专制制度奠 定基础。 这个理想的第二项内容就是消灭商品生产,实行计划经济。 消灭了私有制以后怎么办呢?消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认 为,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情况下,生产是盲目的,无政府的。这就不可能自觉地实现各个 产业之间、各种产品之间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只有通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才能达到平衡。消 灭私有制以后人们就可以自觉地进行计划,自觉地保持比例关系,经济危机就会消除。 一旦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 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日常的经验就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因此,在上述前提 下,社会也无需给产品规定价值……各种消费品的效用(它们被相互衡量并和制造它们所必 需的劳动量相比较)最后决定这一计划。人们可以非常简单地处理这一切,而不需要著名的 “价值”插手其间。 没有一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的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 织,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 计划要‘具有立法的职能’,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决定, ‘应具有立法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就可以取消商品生产,不需要价值规律 来配置资源,而是实行全面的经济计划。 “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将变成一架大机器,变成几万 万人遵照一个指令工作的大机器”。 后来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是,在资源配置上用人的主观判断来代替经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08

济运行的客观规律。人不可能准确、及时地认清市场变化并及时对经济活动做出正确、及时 的指导。所谓计划指导,实际是一连串的错误指导。在不断的错误指导中,巨额投资付诸东 流,大量的财富被浪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每一个劳动者,每一家企业,都是大机器上的 齿轮和螺丝钉,必须按一个指令运转。因此,首创精神被压抑,进取心和奋斗精神被挫伤, 智慧和才能被窒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被扼杀。停滞、匮乏和贫困也就必然。 既然全社会按照一个指令工作,就得有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长官的指示就是命令,计 划就是法律,不同的意见就会被当作“杂音”和“噪声”加以消灭。所以,计划经济体制和 民主不相容,和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政治制度是极权制度。 这个理想的第三项内容就是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是指“消费资料”,因为生产资料已经公有了,没有分配问题。 他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 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除 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它任何东西,另一方面,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 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我们 党看得更远些:社会主义必然会渐渐成长为共产主义,而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上写的是: “各 尽所能,按需分配。” 各尽所能,按劳取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公式。 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排除了其它分配形式。如按资分配。因此,把拿利息当作剥削。 中国在1956 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资本家把工厂交给了国家而拿很少的“定息”。但是即使 如此,后来也被当成剥削的根据而一直受到政治歧视。 按劳分配,谁来分配?实践的结果是:分配者成了主人,接受分配的人成了奴隶。分配 者可以随时剥夺接受分配者的生存资源。干部在公共食堂里随意对农民“扣饭”,就是分配 者控制和奴役接受分配者最典型的一例。 消灭了私有制,实现了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国民经济就能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经 济危机将终止,剥削、阶级和阶级的对立将消除,商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随之消除,人们将 从金钱的奴隶变成社会的主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将变成平等的互助关系。这就是共产党人 的理想。然而,这个美好的理想一经实践,就出现了和他们初衷相反的结果。 这个理想的第四项内容,也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是通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来消灭 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 , 挺起胸来……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 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 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推翻资产阶级以后怎么办呢?实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说: 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 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 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至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 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这种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根本消灭 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 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09

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在国家成了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时候,在它成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施用暴力的机器的时 候,我们就要完全地和无条件地主张坚强的政权和集中制。 马克思主义者设想,无产阶级专政只是在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当时他 们没有说这个“过渡时期”有多长。从苏联和中国的实践来看,这个“过渡时期”很长很长 。 共产党执政时期全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既然是无产阶级专政,那么,为了实现“全体一 致地嘻笑怒骂”,“对意识形态的全面专政”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实践证明,所谓无产阶级 专政,实际是领袖专政。专政对象并不是什么“阶级敌人”,而是不愿意效忠领袖的人。 由于从古代的集体主义思想到近代的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针对人的魔鬼性的,都针对社 会不平等种种社会弊端的。因此,自古以来,这种思想体系就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处于下层 的百姓是它的忠实信众,一些同情下层群众的知识分子,也极力宣扬它。从康有为到李大钊 , 都主张“大同”和“共产”。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建立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以后,这个美好的理想,以各种通俗的或深奥的形式,向各种年龄、各种不同文化水平 、 各种不同身份的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灌输。虽然在实践中,有些理想暂时不能实现,但 作为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不能动摇的,中国共产党还把对这种信仰是不是坚定,作为考察党员 、 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 这样,共产主义信仰就成了1500万共产党员的集体信仰,还通过政权的强制,让中华 人民共和国全民都信奉这个集体信仰。中国共产党一直教育它的党员: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 , 又是信仰。其实,科学和信仰是不相容的两回事。信仰通常中坚定的,而科学是要不断地发 展和扬弃。信仰是心灵的,而科学需要实验去验证。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信仰,它就失去了 科学性。 人类不能没有信仰。只要你不对人们进行强制,不剥夺每一个人的自由选择权,不管什 么样的信仰都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如果把共产主义信仰变成了全民信奉的集体信仰,并且 用政权强制所有的人、动用全国资源实践这个集体信仰,必定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一个人如果只崇拜某个神,他还算不上有虔诚的信仰,只有当他把自己的一切思想资 源、一切自愿的服务行为、发自肺腑的幻想热情,全部献给一项事业或一个人,将其为自己 全部思想和行为的目标和准绳时,才能够说他是一个虔诚的人。 ” 共产党的舆论控制系统,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个目标,一大批人成了共产主义虔诚的信徒。尤其是那些单纯幼稚的 青年和文化低下的人们,对共产主义怀有强烈的宗教感情。 从古今中外的教派斗争中我们得知,凡是怀有极端宗教偏执的人们,通常会用火与剑去 清除那异教徒。在政教合一的国度里,必然如此。于是就出现了大跃进年代(以及后来的文 化大革命)大规模的残酷迫害。

三、中国为什么走上了极权主义

最早将社会主义一词译作中文的是黎昌庶的《西洋杂志》,1877 年黎昌庶随郭嵩焘出使 英法,接着又转任德国和西班牙的使馆参赞。《西洋杂志》是他对欧洲的了解。这本书中两 次提到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将Socialist 一词译成“平会”,“会”是“会党”的意思,即当 时中国民间结社。他将社会主义理解为一个“平”字,与中国“均贫富”的传统思想有关。 稍后,西方传教士的一些中文著作对马克思的一些片断介绍中,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救贫”、 “均富”、“富民”的安民学说。1899年 2 月至 5 月,上海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连载 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泰、中国人蔡尔康节译的英国哲学家基德(梁启超译为颉德)的《社会 进化论》,将译著命名为《大同学》,用中国的“大同”思想来理解、介绍社会主义。190 2年10月,梁启超发表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一文中提及到“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10

马克思。提到马克思的“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强者所压伏” 。不过,他认 为马克思这种抑强济弱的思想,中国古已有之。他把王莽改制的作法也与此并列,还说: “中 国古代井田制度,正与近世之社会主义同一立脚点。 ” 孙中山、朱执信、宋教仁、廖仲恺都曾著文介绍过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他们称赞马 克思的某些思想,但认识各异,也不打算在中国实践。宋教仁认为共产主义实际是中国古代 的大同思想。孙中山等人本来是想把中国建成一个宪政国家,但当时相当多的人把那场革命 当作一场种族革命。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旗帜上,“驱除鞑 虏”放在第一位。“排满”是触发辛亥革命的重要因素。占国民绝大多数的汉人,既对清廷 腐败不满,更恨它是“异族”统治。反对“异族”统治是宋、明以来的主流传统。 当年在武汉三镇经历过这场革命的老人回忆,当时不叫“辛亥革命”,而称“兴汉灭旗”, 即振兴汉人,消灭旗人。当时杀戮了不少旗人。我的家乡距武汉只有100多公里,我在童年 时(当时距辛亥革命仅 30多年)多次听到这样一个传说:为了区别汉人和旗人,有些革命 军抓住俘虏就让他念“六百六十六”,念出“陆伯陆司陆”的就放人。如果念出“溜百溜十 溜”,最后一个“溜”字还没出口,就已人头落地。 1912 年 2 月12 日,隆裕太后颁发《逊位诏》,有人在明陵举案祭奠,以政权归汉来慰 告朱家王朝在天之灵。在许多人心目中, “异族”统治已经结束,其他便无关紧要了。用胡 汉民的话来说是:“同盟会未尝深植其基础于民众,民众所接受者,仅三民主义中之狭义的 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于此。民众 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 ” 这样狭隘的革命成功以后,就很难有制度创新了。大清帝国的旗号换上了中华民国的旗 号,清帝国的专制制度以及它的小农经济基础和官僚代理体制,以及清帝国的种种社会问题 , 几乎都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中华民国的旗号之下。帝国的根基和灵魂并未随着满清的倒台而消 失。中国进入了专制帝国崩溃后军阀混战的局面。 在混乱中,中国的知识精英们不断地寻找救国之路。二十世纪之初,达尔文主义、三民 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国家主义等源于西方的种种学说纷纷在中国登 场,各自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解释,开出各自的药方,争取各自的信徒。 本来,英美等国家的思想、制度,也就是我上面所说人类文明的第二条线,那时已经介 绍到中国。当时,由华盛顿、杰弗逊等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以自由竞争为特点的市场 经济制度,在不少国家已经成为现实。正如陈独秀在晚年(1940 年)所说的,这套制度是 “几千万民众流血斗争了五六百年才实现了的”。 为什么中国没有选择西方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却从苏联那里接过来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走上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之路呢?这不是少数精英的选择,而是历史的机缘。 首先,西方思想是和毒品鸦片同时进入中国的,是靠洋枪和大炮打开国门的,是与割地 、 赔款的耻辱和圆明园的废墟相联系的。这些,势必在中国人中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毛泽 东 说 : “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梦。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近几年来,余英时等学者提出了与毛泽东这个看法不同的见解, 但是,中国和西方之间, 国家利益的冲突,不同文明的冲突必然会发生的。在西方野蛮性的市场扩张和两种文明冲突 中,强者一方采取了令人遗憾的血腥、残暴、掠夺手段,当时的中国人感受到深重的民族危 机。在外强入侵面前,势必民族独立压倒制度创新、主权压倒人权、集体主义压倒个人主义 。 其次,中国专制制度统治的时间过长,在中国没有像西方产业革命以后的那种经济基础 和社会基础。在英国,16 世纪资本主义就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专制制度垄断了一切社 会资源,民间经济没有发展的余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比欧洲晚了一两百年。 1872 年,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个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成立。1883 年出现了股份制。1883 年至 1887年,只有39 家股份制企业。这些企业多数是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批准的,重要的

墓碑: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

511

企业是由皇帝批准的。但是,这些企业都窒息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中。在封建专制条件下,资 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也不可能出现民主制度的主体阶层――中产阶层。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儒家文化“重农抑商”,把商人视为“四民之末”,市场经 济是重商经济;儒家文化强调“修身”,西方文化强调个人自由。诸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中国 传统文化不易吸收英美文化,而便于吸收马克思主义。吸收英美文化更重要的阻碍是中国传 统政治文化。王权主义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意识。在广大底层 群众中,形成了的“非参与意识”。人们畏惧王权,又崇拜王权,只能伏在君主脚下当顺民。 在王权的束缚下,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没有对于自身权利的自觉。政治是极少数人的 事,大多数人甘心作王权统治下的良民。长期的专制制度造就了这种政治文化土壤,这种土 壤又培育着专制政治。 可以想见,这样的文化土壤,对西方民主制度有一种自然的排斥。而来自苏联的集体主 义,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着较多的亲合力。 第四,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吸引力,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工 人失业,贫富悬殊。当时,苏联和美国比较,显出了更多的优越性。1929 年经济危机时, 不少西方知识分子也赞扬苏联的制度。这种情形,对正在选择制度的中国显然会发生影响。 对于长期抑郁在儒家文化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马克思主义无疑是一股沁人心肺的 新鲜空气。它那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思想和严密的逻辑,使他们看到了远比儒家学说所描绘 的更加明晰、更加精确、更加可信的图景。这个图景不仅有理想的魅力,有扶贫济困的正义 之光,还给除统治者以下的各个阶层以巨大的利益诱惑。仅这些就会吸引众多的人为之奋斗 终生。 按照列宁的学说,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薄弱环节,一个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无产阶 级革命夺取政权,再利用政权的力量,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可以集中国力实现超越式发展, 可以超过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当时对苏联建设成就的宣传资料已经为这一理论 提供了实践的佐证。这种前景,对于处于落后挨打的中华民族来说,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用暴力革命手段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中国 知识分子在中国多次农民起义的成功实践中找到了可行的证据。毛泽东把农民起义当作推动 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把太平天国这个近似邪教的组织当作中国近代革命的先驱。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然而,炮声送来的马克思主 义是苏联式的。当时马克思主义的欧洲流派称为“第二国际”(现代为北欧的社会民主党), 主张非暴力革命,主张民主制度,主张在资本主义制度中逐渐演生出社会主义。列宁称他们 为“修正主义”,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主张暴力革命,主张建立有严 密组织、有铁的纪律的、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政党,主张用暴力 剥夺有产者,取得政权以后,用行政强制推行经济的超越式发展,用暴力镇压反对者。因此 , 从苏联引进来的“主义”,更是带有专制的血腥。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毛泽东,又 把苏联式的马克思主义翻译成具有中国乡土气息的思想体系。这种中国乡土气息不仅是“农 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而是承袭了中国农业社会的一些价值观,用农民起义的方式进行 “无产阶级革命”;用秦始皇的政治体制推行无产阶级专政。 于是,王权思想借助马克思主义的躯壳在中国还魂。“五四”运动,倡导民主、科学、 人权,结果事与愿违,引进的却是反民主、反人权的思想。中国仁人志士追求的美好的理想 最终成了这样一个结果:苏联的专制主义和中国王权思想的叠加。 于是,人类文明的第二条线与中国社会擦肩而过。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成了中国的“国 教”,毛泽东的极权制度在中国确立。三年大饥荒以及其它种种“人祸”接踵而来。 这一切,都是在似乎合理的历史逻辑中发生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