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嬉隱肆
小白的嬉隱肆

一直是這樣我的血脈裡沒有正經

比爾街不能說話,但她用藍調讓傷痛找到出口、蔓延遠方

趁著休假,去奇幻影展看了從年初就一直想看的電影《藍色比爾街的沈默》(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

這部電影是由美國黑人作家 James Baldwin 的同名小說所改編,而他這本小說背景並不是在「比爾街」,而是紐約哈林區。但為什麼會取此名呢?比爾街又是什麼?

比爾街 (Beale Street) 位於美國田納西州西邊密西西比河畔城市孟菲斯 (Memphis) 的市中心,一般人把這條街當成是藍調音樂的起源。孟菲斯是藍調之都,比爾街自然就是藍調之鄉。

藍調,超過百年歷史,乘載著美國黑人的世世代代的枷鎖。二十世紀初期的吉他手 W.C. Handy 被尊稱為藍調之父,比爾街上就有一間 W.C. Handy House Museum。除此之外,著名的老牌表演場館 Orpheum Theatre、B.B. King 發跡的俱樂部、W.C. Handy 和貓王的雕像、孟菲斯音樂名人堂都在比爾街上,貓王的老家「雅園」(Graceland) 也在不遠處,這些都是我這輩子夢想一遊的地方。

W.C. Handy 有首曲子叫做〈比爾街藍調〉(Beale Street Blues),其中有句歌詞就唱到 "If Beale Street Could Talk",後來的爵士巨匠 Louis Armstrong 把這首歌唱得有味道極了。James Baldwin 的小說名稱就是由此而來,當然我今天看的這部電影也是。我當初一看到這片名,立刻心有戚戚,後來才去研究了一下 James Baldwin。雖然沒讀過他原著、更不知電影演啥,可是就希望能有機會看到。不過台灣一直沒上映,就算電影在奧斯卡多項入圍也不得台灣片商青睞。現在總算等到金馬奇幻影展慧眼,休個假也要去看。

其實我原本想在看電影之前先讀過原著,但調查後發現也沒有人翻譯中文版,就連 James Baldwin 的書在台灣都很少。不過圖書館有一本《山巔宏音》(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是他的出道作,出版於 1953 年。想說沒魚蝦也好,至少能夠稍微了解一下他。於是借來看,趁著看電影前讀完,真不愧好一本世人公認的出道傑作,把美國黑人在社會上受到不公義對待的血淚故事,融合到了基督教信仰裡面尋求慰藉,一方面溫柔抗議,一方面又激烈地在心中吶喊救贖。基督教信仰是本書紮根的枝脈,但藉由黑人的苦痛來陳述,雖叫人不忍卻更有說服力。

但是在《藍色比爾街的沈默》片中,基督信仰不是重點,甚至變成走火入魔偽善者揮舞的權杖,更凸顯出男女主角深深的無助。神要在心中而不是口中,《山巔宏音》裡說白人心中沒有神所以才邪惡,但到了《藍色比爾街的沈默》卻連黑人、拉丁美洲人都一樣。無故遭禍、無人聞問、掙扎度日,那些哭喊著「這個爛國家」的黑人到最後只能投降、認輸,回到藍調裡,悠悠面對自己悲傷的運命。哈林如此,紐約如此,身為原鄉的孟菲斯比爾街,更是了然於胸。比爾街也許不能說話,但是她有藍調,她用藍調讓黑人的傷痛默默地找到出口、蔓延遠方。於是藍調繁衍了爵士和搖滾,數十載後,世界真的被這些音樂改變了。

還是盼望台灣能引進更多 James Baldwin 作品的中文版,畢竟黑人文學我們這裡不太容易見到,多點總是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