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嬉隱肆
小白的嬉隱肆

一直是這樣我的血脈裡沒有正經

《我們幹過的蠢事》,等你們來看的屌書

(编辑过)

有時覺得書看太多會不會變成書獃子,工作太認真會不會變成機器人,正能量太豐沛會不會變成山達基。缺少改變的生活仍然會變,但那叫做變無聊。所以有時候需要一點出軌的刺激與不正經的幹話來調劑,譬如這本幹話滿滿的《我們幹過的蠢事》。

這本贏得去年 Openbook 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的小說,似乎真讓許多人讀得霧煞煞,到最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故事的情節並不重要。那什麼才重要?我自己猜是「逼你動腦」啦。但動腦是要思考什麼?

按照春山出版社所言:「三不五時跳出的名人引言或諸如語言學、攝控學、生物基改工程、資訊理論乃至小說論,往往真偽難辨、虛實交錯,讓人只想不斷連上谷歌搜來搜去。」有搜尋有思考,總比什麼手都不動就直接張嘴問人好。至於小說大綱我也就不覆述了,諸君動手爬一下文就知道。連唐鳳都在書腰上推文了,我不相信你查不到。

基本上請容我一言以蔽之,這本小說就是道格拉斯・亞當斯《銀河便車指南》+ 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湯瑪斯・品瓊《V.》+ 威廉・吉布森《神經喚術士 / Neuromancer》+ 艾希莫夫《機器人故事全集》+ 肯・凱西《飛越杜鵑窩》+《尋找新樂園 / 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 筒井康隆《盜夢偵探》+ PKD《高堡奇人》+ 本月新書《CIA 洗腦計畫》+ 電影《銀翼殺手》和《駭客任務》和《噩夢輓歌》和《異星入境》和《阿基拉》+ 哲普書中的互打嘴巴 + 美學概論中的抽象畫,如果你看的懂的話。

正面列表像鬼扯,反面其實也差不多,不然這樣說你覺得如何:

沒有正邪對立的陰謀,所以不是伊恩·佛萊明的 007。女人各個朱唇紅顏,顯然不像村上春樹《世界末日冷酷異境》那般白皙。酒是喝很多沒錯(其實只有獨鍾艾雷島的 Laphroaig),但也並非勞倫斯・卜洛克那《酒店關門之後》還戒不斷的乙醚。

還是看不懂?誰叫你不夠魯蛇!啊沒差啦,我一開始不就說書中幹話連連嗎,那就直接引它幾則供你瞧瞧。

  • 論政治
    自從可以選總統以來,我們選了好幾個總統,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好像是都沒有性生活。如果說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領導人,那我真的不知道我的同胞到底在想什麼。
  • 論主義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這叫分配正義;別人沒有的我還是要有,這叫資本主義;我已有的還要更多,這叫消費主義。
  • 論人性
    我們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同理心。同理心是有了他者後才誕生的怪物,暗中把自己和他者切割開來,藉此偷窺他者的內心,進而支配操控他者。
  • 論系統
    只要系統夠複雜,產生自我的感覺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不然你以為所謂存在感、所謂自我是怎麼回事。
  • 論歷史
    智人佔領地球後發展出來農業,讓自己成為地主的奴隸;一萬多年後又發明的工業革命,讓自己成為消費的奴隸;接著沒兩百年,就發展出數位革命,讓自己成為訊息的奴隸。
  • 論鬥爭
    哲學家追求的是真理,皇帝要的是統治的權力。但權力總是試圖掩蓋真相,就像烏雲天生就想遮蔽陽光。真相和權力天生就是要搶食的兄弟。
  • 論戰爭
    戰後不到五十年,軸心國製造的汽車在全世界都打敗了同盟國。
  • 論經濟
    在未來的世界裡,對事物的使用比佔有更加重要。
  • 論廣告
    喬治・歐威爾曾經憂心我們在一九八四年會喪失所有的隱私,卻沒想到我們會心甘情願把所有隱私獻給雲端。
  • 論遊戲
    互動雖然可以帶來比小說更深化的沈浸體驗,但一昧的過關打怪,卻讓過程取代了目的。互動讓你擁有主體的錯覺,其實是把你收編為被程式化的人。
  • 論愛情
    如果你真的愛上某樣東西,遲早會把它給拆了。東西包括人,但不包括愛情,因為愛本身是不堪分解的。
  • 論藝術
    我們只是卑微的礦工,試著在地道裡看看開採哪些還沒被表達的美感經驗。我們沒有 GPS 或六分儀,幹,我們連指南針都沒有,但有時我們就是必須跳入井裡河裡海裡,我們就是要挖些東西出來。
  • 論音樂
    愛情一如音樂,只有擺脫背後的控制,才能與音樂交媾。

書中最後還是趿拉出了音樂,並且獨家發現一個薩克斯風的關鍵屬性,我在這裡就不道破了。最後讓我切題地為觀眾點播一曲,由爵士薩克斯風大師 Ornette Colman 帶來既前衛又復古的〈Focus On Sanity〉,獻給看完本文還清醒的你(繼續挑戰音樂啊)。看得懂我隨便你,看不懂你就應該去讀這本小說,但讀完後懂不懂我也隨便你。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