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嬉隱肆
小白的嬉隱肆

一直是這樣我的血脈裡沒有正經

【藍調月 Day 16】B.B. King – Blues Is King、Muddy Waters – Hard Again、R.L. Burnside – Too Bad Jim

B.B. KingBlues Is King (1967)

這是這個月我聽的第三張 B.B. King 唱片。這張來自 1966 年十一月在芝加哥 International Club 表演的錄音,成為他第二張現場專輯。沒有什麼好說的,銷魂吶!

前天才聽過他五〇年代發的生涯頭兩張單曲合集,相較之下,他的嗓音在這時候打磨的更加深切而情緒化、樂隊也是起伏流暢張力十足。其實我更喜歡他另兩張現場,就是 Day 4 提到的《Live at the Regal》和《Live in Cook County Jail》,因為這張感覺音場似乎有點扁糊。不過無損 B.B. King 的現場功力,聽聽這首〈Night Life〉他中氣有多足!


Muddy WatersHard Again (1977)

芝加哥藍調名廠 Chess 唱片在 1969 年被創辦人 Chess 兄弟出售,大哥 Leonard 不久後旋即後過世,Chess 唱片帝國也逐漸走向垮台,最終在 1975 年下課,身為旗下大將的 Muddy Waters 和 Willie Dixon 還控告資方未付版稅。這些鳥事不但讓 Muddy Waters 的 "mojo" 能量降低,更讓他一時沒了棲身之處。

隔年身為他大粉絲的 Johnny Winter 成功把他納入自家 Blue Sky 唱片旗下,並找了幾位厲害高手來搭配 Muddy Waters 的老搭擋,如口琴 James Cotton、鋼琴 Pinetop Perkins、鼓手 Willie "Big Eyes" Smith,再加上瘋神 Johnny Winter 自己彈琴兼製作,只花了三天便打造出這張我超愛的藍調經典名盤。那首看到歌名就想獻出膝蓋的〈The Blues Had a Baby and They Named It Rock and Roll〉就來自此。

整張唱片雖是錄音室作品,但全部都是 studio live,當那藍調火種燃燒起來的時候,我們會聽見 Johnny Winter 和 James Cotton 不時的吶喊叫好聲,根本一整個火上澆油助長烈勢,整個氣氛嗨翻天,連當時 63 歲的 Muddy Waters 都覺得自己 "hard again"!事實證明他也真的重振雄風,還趁勢奪下一座葛萊美獎。

我要放的是其中最長的曲子〈Bus Driver〉(7:44),因為真的是太火辣了,尤其是 James Cotton 的口琴,救人啊!


R.L. BurnsideToo Bad Jim (1992)

R.L. Burnside 這位九〇年代才開始走紅的老藍調人,其實在六、七〇年代就有錄過音,只是若非田野採集性質就是未出版。即使之後他仍不斷四處走唱,但要不是 1990 年一部由藍調樂評人 Robert Palmer 製作的紀錄片《Deep Blues》中介紹了他、進而吸引各路新世代藝人跟他合作,這位密西西比藍調耆老仍可能埋沒以終 (卒於 2005 年)。

這張唱片就是他獲得注目後灌錄的第二張作品。他的風格是鄉村藍調,尤其是北密西西比山區藍調。這種音樂著重在用單一和弦重複進行,並強調打擊樂音,營造強勁的節奏與律動感。再融合三角洲藍調的滑弦特色和他偶像 John Lee Hooker 的布基吉他,產生一種舒暢放鬆的氣氛。我都可以想見,當時年輕樂迷聽見這種酷酷屌屌、既熟悉又陌生的音樂會起多少雞皮疙瘩!

記得前幾年 Apple Music 剛進台灣時,某次亂聽一陣藍調新唱片,對一張叫做《Descendants of Hill Country》的專輯印象深刻,藝人是 Cedric Burnside Project。當時完全不知其來歷,只覺得那帶有非洲風的生猛藍調搖滾火侯很對我胃口。到了今天才知道,原來 Cedric Burnside 就是 R.L. Burnside 的孫子(還曾經跟他同台當鼓手),唱片名稱啥意思也就再清楚不過,而那相當鮮活勁頭的來源,在我聽完他爺爺的專輯後,自然就完全明白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