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rden Hagu
Jorden Hagu

七小福

1988年的電影,演出香港一票動作巨星的梨園過往。但與其說是「七小福」的成長傳記,不如說是學生贈予于占元師傅的感謝狀。

片中盡可見洪金寶的師兄風範,成龍的傑出與好女色,元彪的傻氣可愛,但更顯著的是于師父的外嚴內慈,傳統中國式的師道。對弟子說不出的關懷與憂慮,對情人說不出的眷愛,後者深藏於「我能來就來」的婉轉承諾,前者則裹挾於揮舞生風的竹鞭裡。厚重如天的師恩父恩,化作龜背上的床腳,多年後放其自由,迤邐的是一路血痕。

那踽踽獨行的烏龜是學生嗎?或許更像老師吧。他背負著全校學生的生計,更背負著傳統藝術的香火。一路從北京上海,流浪至香江,最後又流落美國,始終對曲藝從一而終的師父,如同中國千年來的南遷者一般,背負著命運的無奈。屈原式的忠而見棄,也同樣應驗在忠於戲曲,卻懷才不遇的師父身上。他和師弟兩次唱的《霸王別姬》,一再重演無奈心境,大風大雪裡迴盪的,已非道德者悲歌,而是敗軍之將的四面楚歌。

洪金寶憑此片得金馬獎男主角並不意外,他將師父的鐵漢深情演得自然真誠。當然現今的觀眾重溫經典,不見得要將目光擺在道德感召。對我而言,最驚豔的是看到80年代的香港,那時還有下九流聚居的破落樓房(像九龍城寨或新難兄難弟裡的春風街),還有舞台逼仄的小戲院,還有售票員顧門的雙層巴士,還有救濟米和金魚攤。這些景象都是昨日黃花,不見了卻永遠燦爛。

香港的光榮,就這樣在移民者的手中開啟;然而香江歲月總是如流,留得住光輝,卻留不住安穩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